胡安定的一生
景佑元年(1034),42岁的胡安定开始在苏州教授经学。二年,苏州知府范仲淹邀立苏州县学,聘胡安定为县学教授。三年二月,朝廷命人设置时钟节奏。在范仲淹的推荐下,胡安定前往京师开封府,设置更雅的音乐,并撰写了《游静乐府奏折》。45-47岁时,在担任苏州教授期间,胡安定研究了《礼言》中的规则,并“主张为诸郡所用”。康定元年(1040)八月,宋仁宗派范仲淹镇守兖州(今陕西省延安市),时年48岁的胡安定被范仲淹推荐为儋州(今陕西省宜川县)武官,参与幕府的军事筹划,并撰写武学条令,建议国家发展武学以抵御外侮。李青元年(1041),胡安定父亲去世,辞去密州(今山东诸城)守推官,回家参加丧事。两年,在保宁(今浙江金华)任官。同年,受湖州知州滕宗良之聘,主持湖州州学。四年,朝廷在都城开封设立国子监,并派人到湖州总结胡安定的教学经验,后以苏湖先生的教学方法为国子监令。此时,胡安定被招为太子府,不久便在寺中为官。祐二年(1050),十一月,朝廷定立雅乐,仍邀胡安定参与其中。他和阮仪等人一起努力,在司马光和范的支持下,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五年时间,他和阮仪合作写了三卷本《游新乐皇帝图》。在此期间,胡安定被朝廷任命为光禄寺和国子监的丞直接发言,主持国子监的座谈会。嘉祐元年(1056),64岁的胡安定升任中云太子、天章阁进士、关沟太学。四年来,胡安定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坚持刻苦学习,勤于教学。他不仅主持国子监的教育事务,还担任国子监的直属老师。他还建议皇帝“日常服务,以启发他”。最终因过度劳累,卧床不起,难以上朝。经仁宗皇帝批准,以太常大夫的军衔回到东方,到杭州长子胡康仁处养病。当他离开时,为他送行的队伍“长达一百英里,我为此感到自豪。”他很快去世,享年67岁,被授予“赵文”。
1.注重教育的目的,真正培养出能“统治世界”的人才
胡安定在《松滋县学记》开篇就说得很清楚:“治天下者为才,成天下之才者为育,育者在学。”他从“治天下”的政治目标出发,揭示了人才、教育、学校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一、为什么要重视教育。胡安定认为,治理好国家,关键在人才,人才要通过教育来培养。二是如何办教育。在他看来,“师儒”就是用孔孟之道来管理和从事教育;第二,普及人民教育;第三,地方长官要办学校。在封建社会,人民是无权的,封建政权的内部监督机制是有名无实的。各级官员的政治道德和文化素质与官员管理的质量和人民负担的轻重密切相关。因此,培养真正的人才对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现实意义。北宋初,教育不盛,风俗单薄。当时的科举制度崇尚华而不实的旋律,以诗为借。社会上普遍存在“争利”、轻“教育”、重“借钱”的风气,各地没有建立学校。为了培养真正合格的治国人才,胡安定认为有必要建立一所“勤政务实”的学校。这种“立学为人”的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2.努力纠正社会弊病,坚持体用原则。
宋仁宗明道、宝元时期,为了纠正选士不“体”的现象,只重视诗词歌赋和学校教育思想,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精通经典、应用的人才。胡安定回答宋神宗的问题时说:“我听说过圣人之道,是有形的,有文化的,有用的。君父子,仁、义、礼、乐,经世不变,身也;采取措施滋润百姓,还皇帝也是有用的。”明确“身”指君主父子,仁义礼乐,这是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标准;“用”就是掌握并运用这个基本的道德标准来治理国家。换句话说,教育不能只是为了科举而博取功名,而是要培养精通儒家经典、能为实践所用的人才。胡安定在实践"经世致用"思想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成功,开创了宋代理学的先河。同时,他将“体悟而用之”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改革中,成为他教育改革和实践的理论基础。
3.大胆改革教育,倡导分科教学。
为了贯彻“体悟而用之”的教育思想,胡安定在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建立了禁食教学制度。他设立了“二斋”,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和志向进行教学。经易主要研究六经;治事分为治民、讲武、堰水(水利)、历算。俗人中的每个学生都选择一个主修科目和一个附加的辅修科目。还有一所小学。这种大胆的尝试,即使学生能理解圣人的经典原理,也能学到实际应用的技能,胜任行政、军事、水利等专门工作。实践证明,这次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非常有效和成功的,培养了一批有专长的人才。如擅长经学的孙珏、、倪,擅长政治的范纯仁(范仲淹之子)、钱公辅,擅长文学艺术的钱藻、滕元发,擅长军事的苗寿、陆炳,擅长水利的等人。
4.推进普及教育,提倡县办学校。
面对宋初“轻教”的不良学风,胡安定还运用历史比较法,强调“师儒”和“兴学”的重要性。他说:“学派之盛,无非三代,三代之盛,无非周。大司徒被刘德的六行六艺所激动,教导所有的人。改正分歧的人会受到惩罚,行为不同的人会被禁止。说话的都是法字,走路的都是德。”当时的宋代官学有两种:一种是中央官学,一种是地方官学(即州县学)。李青四年(1044),第一次促学运动之前,中央政府的学生很少,大部分是官僚子弟。大中祥符二年(1009)宋真宗才允许曲阜在第一文庙设校,并授应天府书院称号,这是为郡县办学的开始,其余的少之又少。因此,胡安定大声疾呼“应任用受洪开导之人于郡”,既是对地方行政官员的强烈呼吁,也是对宋朝统治者的忠告。胡安定主张“广设急令之教”,推行地方官学,不仅可以使人才“跟从”,更重要的是可以“赢得民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以达到太平盛世的目的。于是,李青第四年四月,宋仁宗采纳了范仲淹的建议,开设了天章阁,与大臣们商讨兴国的良策,并向全国发函,要求各州各县都要设置学堂。这与胡安定的“学仁义礼乐”、“治天下”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5.探索新的办学方式,李炎条例,以身作则。
胡安定在苏州和上海任教的二十年间,亲自制定了一系列教育规章制度。如学校作息规定:一般早上讲解经典,课后重复500遍;下午讲解历史,重复100次;晚上讲解书,重复300遍。他不仅对学生要求严格,而且注重言行,规定了师生之间的礼仪。他经常“打头阵”。盛夏时节,他还整天坐在公共服务的课堂上,从不懈怠。有一次,学生姬旭第一次见到胡安定时,头微微一歪,叫出了“直头”。这使姬旭从中受到了教育,并时刻告诫自己不仅要有尊严,还要注意自己的操守。同时,他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例如,学生陶安患有慢性疾病,他给了他父亲般的关怀。同学们都很感动,说王老师的爱心就像冬天的太阳。在规矩明确、要求严格的情况下,胡安定的弟子“都是服服帖帖,举止优雅”,“穿着容止,往往也差不多”,外人一看就知道是胡安定的弟子。据统计,他有1700多名学生。胡独特的学风、校风首先在江苏、上海等地推行,后传至国子监,规章制度经皇帝批准并在全国推广,可见其影响之大,效果之好。他的一套教规,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与后来朱所著《白鹿洞学规》相合。
6.重视体育、美育、音乐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胡安定强调学生要有一个好的身体。他经常教导学生不要在吃饱饭后立即伏案学习,这对他们的健康有害。他要求学生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平时学习“射箭”、“抛壶”等娱乐活动。在重视德育和智育的前提下,他还重视音乐教育,用音乐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比如各种考试结束后,他经常和学生们在“垦善堂”里弹唱歌曲和诗歌,直到深夜。平时,竹斋经常在户外唱弦歌,引得路人驻足聆听。胡安定提倡体育、美育、音乐教育,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
7.倡导社会实践,开展旅游考察活动。
胡安定不仅在教学中重视书本教育,还组织学生去实地考察,游历名山大川,并将这一活动纳入课程,使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他认为:“秀才若只留一国,必留一宋,卑鄙卑微。有利于读书人周游世界,见识人情、南北风土、山川。”于是,他亲自带领弟子从湖州到陕西潼关关门。回头看,黄河扼守潼关,蛇蝎涌动,太华、中条山围,气势磅礴,绵延千里。他大方地说:“这可以说是山河了。秀才看不出来!”这证明,胡安定反对闭门读书,主张联系实际、了解社会、游览名山大川,以此开阔眼界,使书本知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实现他的教育目标——真正培养“明事理、实用”的人才。同时,这也说明了知识来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8.帝国理工实行“寄宿制”。
宋初规定国子监的学生不能留宿,主要是因为国子监的右侧是御书亭,消防工作尤为重要。每到午夜,宿舍所有的灯和蜡烛都要熄灭,实行“禁火令”。嘉祐元年(1056),胡安定、孙福主持国子监。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过集体生活,他们要求有关部门放宽禁火令。万一发生事故,他们将负责任。此后,国子监实行“寄宿制”。老师和学生每晚轮流值班,督促蜡烛小心。同时要求学生一个月有四天假期,其余时间留在学校。每天起床睡觉都以鼓为信号。进、出校门必须请假,平时不得会客、离校。这种寄宿制学生制度延伸到有条件的州县学校,在今天的学校里还在使用,而且越来越完善。
纵观胡安定的教学生涯,他确实留下了丰富可行的教育体系和教学经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既能看到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终身教育的敬业奉献精神,又能看到他勤奋好学、求真务实、努力纠正时代弊端、锐意改革的创新勇气。同时也能看到他淡泊名利、忧国忧民、苦练内功、诲人不倦的高尚品质。
胡安定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独特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社会实践都源于他在学术思想上的深厚造诣。他的学术思想内涵丰富,主要根植于《周易》一书。
1.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
易学是一门讲究天人之道和万物变化规律的学问。胡安定的《周易口诀》由他的学生倪按照他的口述整理保管。其特点是对经典的大胆怀疑和自力更生的新阐释。据统计,胡安定的《周易口诀》一书有10多处。在《洪范口义》中,许多不合理的注释也得到纠正。据宋元学,胡安定《日升堂谈易》,声韵高远,意志明确,人人信服。丁引用胡安定学生的话说:胡安定直接为民族说话,“朝廷命国子监天天教《易经》,经典列在学生中。胡先生每次引用当代事件时,都讲得很清楚。毫无疑问,胡安定是宋初易学的权威,是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也是宋代易学的奠基人。阿清学者全在《宋元案》中也追根溯源:“繁荣之术,安定泰山为先。”
2.坚持“保人民安全”的以人为本思想
胡安定慰民之道,求贤用德,育民教民。他认为一个国王再有能力,再有智慧,如果没有贤臣辅佐,就会“崇尚愚昧,使之不能”。他虽有仁政爱民之欲,却不能在天下实行仁政。所以胡安定说,“世界之大,生物之多。一个圣人不能独自统治。所以需要一群圣贤与朝廷齐头并进,才能大行其道。”招天下贤人,可以帮你实行仁政,帮你拓宽受众,让你无为而治。当然,这里所说的“人”只是统治阶级的左右大臣。但他主张在州县办官学,从教育培养当地基层民众入手,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特别是胡安定在《周易·口易》的《论以人为本》中说:“勿忧己,忧之者为天下,乐之者为天下。”这其实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一致的。
3.提倡知行合一的实践思想。
胡安定还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在讲授“三礼”(李周、李逸、李记)时,由于其中记载的仪式物品早已失传,没有直观的教学工具供学生观察,他就做了一个挂图,挂在讲堂上,让学生直观,增强记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