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富硒茶生产现状

根据紫阳县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全县可分为三个产茶区:

(1)汉江、仁和河沿岸浅丘适宜区

包括中北部39个乡镇:以米仓山区的顾欢、和平、长白、云峰、汉南、瓦房、太岳、八角、何江、香椿、沈阳、上坝、东木等乡镇为中心,向北延伸至凤凰山、首尔、金川、松溪、三官堂、武林、安溪、东木。东南扩展至山东、何苗、解放、木莲、惠水;向西南扩展到广成、牌楼、高桥,以及碱土带西南部的瓦庙、保平、黄自、刘妈、毛坝、景清等乡镇。有典型的北亚热带气候条件,茶叶生产基础好。

(2)巴山浅山区次适宜区主要包括燎原、万兴、铁佛寺、高滩、双流、联合、绕溪、龙潭、沈默、四平、桥镇、半桃、小河等13乡镇。这个地区雨量充沛,但气温较低。东部的密溪、三台、何谦、柴犬一带水热资源丰富,但由于石灰岩矿群的分布,也是次适宜区。

(3)巴山区和碱土区的不适宜区

这一带包括热量不足的碱土地带的六合、凌洁、新联、大坝、白河等乡镇,历史上有零星茶树;1974年盲目新建茶园2200多亩。

根据1983茶叶区划调查,全县茶园总面积为96931亩,其中粮茶间作老茶园40522亩,占总面积的41.8%。其分布的最高点是惠水区半桃乡秀岛村的栎椽,海拔1450米。苦茶的分布区在海拔1000米以上。据典型调查,毛坝区景清、刘妈乡,惠水区半桃乡,双门区四平乡,洪春区香椿、上坝、燎原乡,共有苦茶1150亩。老茶园多分布在粮田或桐树下,平均每亩300 ~ 400株。全县新增茶园5.64万亩。其中,分布在海拔900米以下的39580亩,占新茶园面积的70.19%;8670亩在901 ~ 1000m之间,占新茶园面积的15.39%;1001 ~ 165438+3640亩000米之间,占新茶园面积的6.46%;1101 ~ 1200m,2780亩,占新茶园面积的4.99%;1200m以上,1710亩,占新茶园面积的3.04%。分布在海拔900米以下的近4万亩新茶园,加上原有的4万亩老茶园,是全县的骨干茶园,面积达8万亩。

全县583个行政村中只有30个不产茶,年产量0.25吨以下的130个,年产量0.25-0.5吨的92个,年产量0.5-2.5吨的250个,年产量2.5-5吨的63个,年产量5吨以上的18个。毛坝区刘妈乡方然村年产量最高,为16.78吨,是全县唯一一个茶叶年产量超过10吨的行政村。产茶最多的乡镇是蒿坪区福庆乡,最高年产量52.55吨。年产茶叶15 ~ 50吨的乡镇有城关区的顾欢、云峰、太岳、和平,洪春区的香椿、上坝、沈洋、何江,高桥区的八角,浩平区的严昊(镇),东河区的何苗,双门区的四平,茅坝区的刘妈,惠水区的斑桃。年产茶叶5 ~ 15吨的乡镇有首尔区的首尔、洪春区的燎原、东亩、浩平区的北斗、抱石、城关区的汉南、瓦房(镇)、长白、上东,东河区的密溪、柴犬、惠莲、惠水、小河,高桥双门区的解放、桥镇、沈默。年产茶叶1.5 ~ 5吨的乡镇有何谦首尔的三官堂、松溪、武林和东河区的三台(镇),高桥区的广成、牌楼、高滩、双流、饶溪、毛坝区、铁佛寺有12。年产茶叶0.5 ~ 1.5吨的乡镇有6个,分别是首尔的安溪、金川,蒿坪的双安,高滩的万兴,双门的六合,惠水的凌洁。茶叶年产量低于0.5吨的乡镇只有三个:高滩区的白河、茅坝区的大坝、新联。有记载的紫阳产茶始于宋代。

宋代全国茶叶产量35000余吨,包括紫阳茶区在内的利州路、成都府路茶叶年产量为21.02万斤(周敬民:宋代茶叶产区,中国茶叶1.983第4号)。(兴元)《图说》载:“秦丝置司兴元为官职,集宕昌、高枫、黟县、温州所买马匹,聚在一起发展阶级,收受南郑、城固、扬州西乡茶钱,礼州路军博马,一岁按帛产马六千五百匹。”

明朝继承宋朝,实行“茶马律”。由于地理位置和茶叶品质,朝廷非常重视陕西和四川的茶叶。除了《明朝茶法》最后一段提到的其他茶区,几乎所有的篇幅都记载了陕西、四川的茶叶史实。当时“中国茶易马,惟汉中与保宁;湖南产的茶,直截了当。”(《明史·食货录·茶法》)本文所称“汉中”是指汉水中上游地区,并不限于现在的汉中地区。民国《西乡县志》载:“汉中茶产于西乡”;“西乡茶场只有三十里地。李三县又是四百里,经过狼虎洞,岂止是添福于其上。其人日夜待茶,男废农,女废织,而不能行。”明代至民国,紫阳茶运销西北,多集结于汉中、西乡一带。所以当时的汉茶其实就是今天紫阳县出产的。

明末,由于战乱和饥荒,紫阳人口锐减,茶叶产量下降。康熙《紫阳县新知品》载:“兵荒马乱后,吴彼逃亡,树木被盖,鹿被剥食,紫阳之茶愈来愈迷人。”

清乾隆以后,湖广、四川、湖南的破产农民大量涌入资阳。他们占领了森林,开垦土地种植谷物,恢复了茶叶生产。《民国西乡县志》说:“至清代,紫阳茶为陕南唯一名茶。”据安康地区茶叶指导所研究,清代中期紫阳产茶区各县最高年茶叶总产量达1.5万吨,其中紫阳县超过1.5万吨。后来由于左西征,湘茶大量涌入西北,紫阳茶受到排挤,逐渐萎缩。

《紫阳县地理》在谈及清末民初全县茶叶生产情况时说:“茶麻以西南、蒿坪河角为最多,茶叶原质、色、香均优于别处所产。谷雨的前毛尖尤其以上品著称,但制作方法不精,营销区域受限。”“光绪之间价格特别低,破坏茶树的人也多。近几年(据:民国十四年前)茶叶价格略高,种植者逐渐增多。”抗战时期,湖南、安徽等省的茶区相继沦陷,交通闭塞,南方的茶叶无法运往西北。紫阳茶不仅没有因为战乱而停滞不前,反而销量扩大。不仅销往西北各省重镇,还销往Xi安、鄂北、豫南等皖湘茶市,紫阳茶也有销售,需求量很大。茶农普遍种植新树,茶叶产量迅速增加。抗战初期,中国地理研究所生活地理组王和綦江县中学贾秉文对紫阳茶叶生产进行了全面考察,并指出:紫阳“居陕南中部,全县产茶。所以陕西茶叶一般都叫紫阳,所有出口商也都叫紫阳。”"它每年生产大约30万公斤。"(紫阳茶的产销情况,见书中文献综述。)中国邮政土产中也记载,民国二十六年(1937),资阳全年运销32万斤。(交通部邮政总局编,台湾省华师出版社,第1版,3月1978)。到抗战中期,全县茶叶产量增长了60%以上。据陕西银行资阳分行民国二十九年(1940)10+06年报告,该县“今年采茶五次,总产量约五十万斤。这个县有19万鸡东河,13万瓦房店,8万蒿坪河,6万虎谷滩,4万斤。”“今年在Xi安卖了14万斤左右,汉中卖了16万斤,甘肃卖了6万斤,安康卖了4万斤。”(《紫阳茶叶调查》,见书中文献综述。)

民国33年(1944),紫阳茶叶运销达260吨;到抗战结束,全县茶叶产量已超过500吨(折合654.38+0万斤),比抗战初期增长了两倍多。解放战争时期,该县茶叶生产处于稳定状态,没有新的发展。截止1949年底,全县茶园面积20000亩,总产量545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紫阳茶叶发展迅速。1953年3月,安康特区茶叶指导办公室成立后,以紫阳为重点开展生产示范和技术推广,促进了茶叶增产。当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2.6万亩,总产量750吨。1954年,人民政府提前发放3亿元(今3万元)扶持茶叶生产。在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和逐步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总任务时,教育茶农组织起来,响应国家增产号召。在红椿坝、毛坝关、环谷滩、瓦房店和邻县高览选择5个工作中心,开展加强茶园管理、补种缺株、有计划开发新茶园、提高茶叶产量、提高制茶技术和茶叶质量等示范工作,认真总结推广茶园除草、施肥、更新老茶园、防治病虫害等经验。此后,在农业合作社运动的推动下,茶叶产量持续增长。到1957年,茶园面积达到3.85万亩,比解放初期增加了92.5%;产量达到1075吨,比解放初期增长97.2%。成品茶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据陕西省供销社统计,1957中1 ~ 4级茶叶的比例由1956中的59.85%上升到74.88%。5级以下粗茶则由40.15%降至25.12%。茶农实际增收20.33万元。原茶收购价格由1956年的每担(50k g)565438+51元提高到55元。1958年,虽然收获期推迟,但树上还留有7吨鲜叶,茶叶总产量仍达到1150吨,为之前最高产量。1959年,资阳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不仅当年的茶叶产量比1958年减少了11.4%,茶树的生命力也大受损害。60年代初,由于粮荒矛盾突出,茶园面积减少,产量大减。1961 ~ 1962,全县茶叶年产量仅650吨,是1958年产量的56.5%。

1965年初,安康地区党政领导部门提出了“两手抓,双丰收”的农业生产方针,紫阳兴起了茶叶生产热潮。县级机关带头砍茶树短枝,采购部门提高茶籽价格,政府补贴农民茶籽,发展了一批新茶园,加强了原有茶园的管理。当年产量大反弹,总产量达到950吨,比1962增长49.2%。后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误认为“茶不能当饭吃”,茶叶生产大受损失,全县产量长期在650-900吨之间波动。

1974至1978落实全国茶叶会议“茶叶生产大发展”决议。全县种植茶籽1455吨,开发连片茶园6万亩。并建立了56个公社茶场和410个大队茶场。中国生产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实行了正确的农村经济政策,茶叶产量稳步上升,结束了长期低迷不稳的局面。1884年,茶叶总产量超过1000吨;到1985年,茶园总面积达到120900亩,茶叶总产量1177吨,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在1974之后的产茶热潮中,近30%的茶园都种植在海拔900米以上的山头上,周围森林贫瘠,极易遭受干旱和冰冻。有些茶园建在碱性土壤上;种植的茶籽除了少部分地方品种外,大部分都是从湖南省调入的群体品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到2012年,紫阳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超过17万亩,年产量3800吨,产值7亿元,综合收入65438.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