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培正中学的历史沿革

1889,即农历前清光绪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冯俊敬谦、欧阳、于俊德宽、廖俊德善、李俊杰良组织上课。

1889,学校原名“培正书院”,在广州德政街租了一间平房,一个月四块半。当年有学生44人,专任教师2人,兼职教师5人,以冯·为总理。

1890,因为地方小,搬到了大唐街。与此同时,内地和海外捐赠了700多两。除了每年的支出外,还有盈余,我们继续向中外朋友募捐,以购买土地建学校。

1891年,迁居雅荷堂。

1892,捐赠略有增加,盈余略丰,即以420元购买了诸光约七栋楼的一个电缆铺作为校舍。

1893,贷款重建珠光里学校,更名为“培正舒舒”。后来,它被西印度教会的刘福牧师捐赠,以偿还债务。

1905年,清廷废除科举,改书屋为学堂。此时经济来源陷入绝境,于是关门大吉。

1906年,教众又集资3000余元,在榨芬街租了两间房子作校舍,取名“羊城培正师范学校”,由廖任主任,培养师资。当时有50名学生。1907,22000余元用于在东山购买土地建新学校。

1908年,裴政调任两广浸信会,新校舍落成,为“白教室”。

1909建“第一宿舍”,花费太大,又陷入困境。

1912,中华民国成立,学校更名为“培正学校”。

1915,学生人数增加,“第一宿舍”继续向右扩展,负债累累。后来,张、、张信基等人组成了“培正养护会”,向教众募捐,暂时解决了燃眉之急。

1916,增加了中学部。

1918,学生人数翻倍,临时搭建了一个葵花棚作为教室,并发起募捐,纪念建校30周年。“王广昌宿舍”和“陈光庆纪念食堂”先后建成。与此同时,友谊学校“培坤女校”相继成立。

1922年,培坤女校更名为培正女校。接管裴道孟学校,改为培正国学。

1928,学校获准备案,更名为“民办广州培正中学”。

1929,建校40周年,学校决定建设“美国华侨纪念馆”,在校庆时开馆。校友会改为‘培正校友会’。

1930,“第一宿舍”改建为澳侨纪念宿舍。“南楼”和“北楼”落成,同年创办“西关培正校区”。

1933,香港分公司在九龙何文田成立。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校长黄启铭带领学生迁往鹤山市。次年,他在澳门开办分校,租用陆家花园作为校址。

1942年夏,培正培道联合中学分别在粤北石平和广西桂林成立。

1950年6月,广州培正中学更名为澳门培正中学。

1984,更名为广州培正中学。

1994,第一批被评为广东省一流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