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如何为学校打造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

坚持教师优先发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第一,近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宏观指导。

2.努力推进教师教育创新。

二是优化教师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构建教师培训新体系。

三是根据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我省适时停止专科层次培养初中教师的招生计划,调整学科结构,大力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英语、艺术、综合等农村基础教育急需的学科教师。同时,要根据新时期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特点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师范教育质量。2008年,我省开展师范生实习试点工作,152名学生在农村小学实习收到良好效果。

3.开展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综合培训。一、2003年以来,我省开展了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远程教育为依托,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部完成新课程培训任务,40.8万名专任教师接受了240学时的在职培训,分别有1.5万人和25.5万人参加了信息技术初级和高级培训,4.8万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州级骨干教师培训。

二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科教师培训。2004年以来,针对农村教师学科结构不均衡的突出问题,我省筹集省级专项资金,为全省农村中小学培训英语、计算机骨干教师近1000人,为农村小学培训音乐、美术、体育、生活、卫生骨干教师1500人。全省各市州普遍开展了相应的专项培训,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薄弱学科师资短缺的矛盾。

三是狠抓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我厅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荐优秀在职小学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实现大专学历培训的通知》、《关于推荐优秀在职中学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实现本科学历培训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通过远程教育和自学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每年组织2万名小学教师和1.5万名中学教师免试入学,分别培训提升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同时,鼓励教师通过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和途径提高学历。据统计,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和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初中教师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12.94%和11.26%上升到2008年的65.64%和46.61%。

第四,大力开展中小学校长培训。认真落实“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规定,加大农村和民族地区校长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安排相对薄弱学校校长到较发达地区学校挂职,发达地区优秀校长到民族地区学校挂职。2003年至2007年,* * * 3.5万名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和教育管理干部参加了岗前培训,340多名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校长被选派到较发达地区学校工作。

第五,完善中小学教师培训网络,积极推进示范性省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目前,全省108所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其中9所通过省内评估验收,2所受到教育部表彰。2004年,我省建立了两个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远程教育平台,在90个县市设立教学点,为偏远地区教师通过网络获取优质资源、提升学历提供了条件。2007年,我办利用节电系统的网络和资源优势,实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2008年又投入600万元建设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专项平台,开发学习资源,为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开辟了一条新路。

4.不断完善教师工作的体制和机制。一是进一步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在管理教师队伍方面的职责。2004年,省政府发文重申“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招聘、职称评定、培训、调配交流、档案管理、考核、奖惩等管理职能。均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辖”,并将教师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作为考核县级政府及其党政主要负责人教育绩效的重要内容。同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省政府明文规定“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在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范围内,从业务经费中列支”,“教师培训费按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根据学校年度培训计划用于教师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材料费、住宿费等费用”。据统计,2003年至2007年,省、市、县三级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财政专项资金共计2.92亿元。

二是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湖南省(教师资格条例>:实施细则(试行)》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教师资格已进入规范化轨道。2004年,我省全面开展面向社会人员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出台了《湖南省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标准与方法(试行)》、《湖南省教育学心理学测试方法(试行)》等操作性文件,加强了对非师范教育毕业生报考人员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工作。截至2008年底,我省已认定各类资格教师53.39万人。

三是完善教师职务和特级教师评价制度。自2001起,我们有计划地将中小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权下放至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2004年,明确规定教师在评聘一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时,应当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从2005年开始,职务评聘政策向乡村教师倾斜。凡在农村工作满20年且符合规定条件的乡科级以下教师,三年内可获得一次参加中小学中级职务评聘的机会。没有高级中学教师的农村中学,可以允许至少1名合格教师申报高级中学教师资格。2002年,我省修订发布了《湖南省特级教师评价实施细则》。在2008年特级教师评选中,明确规定申报指标的80%用于教学一线教师,重点保障农村教师,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

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工作在教师工作第一线的同志齐心协力、不断创新、务实工作的结果。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多次受到教育部和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教育部两次编发专题公报,推广我省做法;2006年,原副省长许云昭同志在教育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介绍了我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和经验。2007年,新华社专门编辑出版了一期《国内动态》,主题是“推进湖南乡村教师免费定向培养计划”。

第二,准确把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教育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新的更高的要求,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分析和正确判断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积极研究新形势下的教师队伍建设,主动适应新变化。

1,充分理解时代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全面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在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过程中,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推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师是关键。

从教育本身的发展来看,教师的科学发展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直接影响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目前,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一些地方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许多中小学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感“不适应”。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思想素质和专业水平与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水平决定教育的水平,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就是教师的差距。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行动;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

当前,随着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素质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学而读书”的要求正在被“学而读书好”的愿望所取代。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解决择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优质教育,提升教育内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全民族素质,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奉献、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2.充分认识当前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深层次矛盾。经过多年努力,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师队伍在编制、资格、待遇、管理、培养、培训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近年来,各级政府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但随着收入分配的推进和公务员工资制度的改革,教师津贴、福利以及住房、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等问题也随之出现。教育的发展要求新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但教师资格、聘用等准入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相对滞后;提高现有教师素质日益迫切,但教师培训制度、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不完善;教师资源配置已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但相应的教师聘用、流动和合理配置的体制和机制仍在探索之中。农村基本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但与城市学校教师素质和待遇仍有较大差距,有的地方还有扩大趋势;尊师重教已成为社会常识,但教师的法律地位仍不明确。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和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下,如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培养优秀教师和新一代教育工作者,仍然是我们面临的崭新课题。

3.充分认识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省现有普通中小学18058所,教职工553848人,其中专任教师496486人。经过长期不懈的建设,我省这支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为我省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一支非常优秀的队伍。但是这支队伍本身还是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是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短缺与超编并存,学段与学科不匹配。目前,一方面,我省农村初中、小学教师普遍超编;另一方面,中小学所有部门的教师在结构上臃肿。如我省高中、幼儿园教师按现行标准分别缺编10142、39321。学科结构性矛盾突出。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师严重短缺,音乐、美术、体育和综合学科教师短缺,如音乐、体育、美术等,按课时比例分别需要补充5666、14532、6245。客观地说,这个问题与教师的来源和补充有关,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课程门类和学时比例的调整有关。然而,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这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教师整体学术水平有待提高。按照国家现行的教师学历要求,我省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合格率分别为99.49%、96.82%、90.23%,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各学段高水平学历教师比例与我省教育发展水平在全国的地位不相称。如2007年,我省大专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62.5%,仅居全国第一。随着教师专业化和我省建设教育强省进程的加快,我省基础教育教师的整体学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三,农村小学教师相对老化。我省小学45岁及以下教师比例为61.43%,51及以上教师比例为24.35%。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城市为79.36%和11.96%,城市为68.06%和18。县镇为O%%,农村为54.54%和30.1%。未来五年,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将进一步加剧。

第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待加强。上世纪末,我省全面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新课程实施以来的情况来看,教师专业发展中需要加强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成为影响和决定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和课程改革顺利开展的关键。我省虽然建立了五年一次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制度,但也下大力气开展了新课程、信息技术、班主任、骨干教师等专项培训。由于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培训对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总体上看,我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与当前经济社会对教育更快更好发展的要求之间,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素质教育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这些突出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当今世界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加快,我省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受我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发达制约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对优质教师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 这超出了教师教育发展速度的影响,也超出了教师教育在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影响。

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顺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主观总结和思考,找出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准确把握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抓住机遇,积极创新,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努力把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坚持教师优先发展。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教师队伍建设之所以在教育全局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国民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规律使然。

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从事教师工作的同志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的位置。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责任,结合当前突出问题和未来要求,统筹规划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用好国家公共财政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要以制度创新为重点,下更大决心,建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为教师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落实教师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必须坚持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2020年,我国将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教师队伍不仅在规模结构上要适应更高的目标要求,在层次和质量上也要适应更高的目标要求。就我省情况而言,中小学教师数量和规模已基本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提高质量已成为我省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核心任务。2007年,省委、省政府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下发后,专门制定了教师整体素质提升计划,作为落实建设教育强省要求的重要配套措施。

全省各地要迅速把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上来,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提升教师学术水平,努力实现规划的目标任务,为实现教育强省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3.我们必须坚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从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来看,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正在加快。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表明,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内涵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即教师在思想道德、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能力方面的不断努力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复杂的发展过程,是高水平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只有不断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才能不断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对于教育而言,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每一位教师自觉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主要内容,制定积极的政策措施,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为教师提高素质提供平台。

4.我们必须重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近年来,通过采取一系列特殊政策措施,我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整体面貌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但是,农村教师队伍相对薄弱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城乡教师配置差距仍然较大,特别是农村教师结构失衡、骨干教师缺乏、待遇偏低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教师仍然是教师队伍中最薄弱的环节,严重制约了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影响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因此,今后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牢牢牵住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牛鼻子,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进一步加快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全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发展。

三是扎实推进当前几项重点工作

目前,全省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省各地从事教师队伍建设的同志要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不断增强把握方向、统筹兼顾、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关于2009年全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圣香同志刚刚作了部署和要求。我这里强调的是今年乃至未来几年要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1.调整优化结构。目前,我省中小学教师数量矛盾基本缓解,教师资源结构性问题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在我省教师队伍的诸多结构性问题中,最突出的是结构性缺编和超编并存。也就是说,目前中小学教师数量很多,但一些学科缺乏合格的专业教师,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前面说了,我省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短缺。其实不仅仅是这些科目。还有一批中小学老师“教而不学”。专业是专业化的基础。没有它,专业化从何说起?

未来几年,我省适龄人口和教师供求关系将发生较大变化,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教师队伍进行结构调整。一是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本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加强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培养的规划,从培养源头上有效控制学科专业结构的失衡;第二,在教师补充环节,需要根据学科(课程)教学任务配置进行准备,根据学科(课程)教学需要进入。同时,新增小学和初中教师应分别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本科学历,有效控制新教师的准入;三是加大对“教所不学”、所教学科有发展前途的教师的专业培训,有效缓解教师专业结构失衡的矛盾。

2.狠抓质量提升。教师水平决定教育水平,教师素质决定教育质量。低水平的老师永远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为此,第一,要普遍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教育水平是反映教师整体素质的基本因素。目前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分别排在全国第23、23、15位,与我省教育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把教师学历提升作为一项出色的工作来抓。

二是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要认真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和其他专项培训,研究教师培训的目标、课程内容和培训方式,努力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师德高尚、教学满意的合格教师。

三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中小学名师、特级教师、专家型校长是教师的楷模,是教师的骨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军人物。要充分发挥这些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和推动教师素质的提高。

3.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我省是农业教育大省。乡村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7%。同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已成为影响我省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今后,我省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向农村流动。为此,第一,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村教育,加强师资培训,为农村教育储备和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优秀教师。二是积极探索区域内教师定期交流的制度和方法,加大教师交流力度,促进城市教师支援农村,缩小不同地区教师之间的差距。三是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开展乡村教师专项培训,提高培训实效。四是制定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补充完善乡村教师支持措施,防止乡村骨干教师流失,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4.创新建设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制度创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师职业的选择性和可变性明显增加,教育劳动力市场的人才竞争机制和自主就业机制日益形成。这种变化客观上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中小学教师政策定位于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促进教师努力提高知识和水平,增强竞争力,大力推进教师教育和人事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是研究建立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的机制,采取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政策措施,严格教师资格制度,让优秀人才“想进就进”,不合格的人“想进就出”。

二是研究制定鼓励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制度,让教师“想教好、能教好”。

三是研究制定培养教育家制度和倡导教育家办学制度,让骨干教师“出人头地”。

四是研究制定防止人才流失、让不合格教师退出的制度,让优秀教师“留下来”,不合格人员“走出去”。

同志们,几年来,我省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今天,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来推动教育的科学跨越,建设我省的教育强省。我相信,只要我们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探索教师工作的规律和有效的工作方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适合我省的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子,谱写湖南教育史上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