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中学地理的教学过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人们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目前,环境教育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而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待环境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探索环境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督促自己形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一、多媒体技术可以应用到课堂上,利用幻灯等现代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展示学生无法触摸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接受和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传统,探索适合环境发展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育效果。第二,在高中地理课堂上,也要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打开学生的视角,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客观的分析地理和环境问题,也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此外,教师可以扩展课堂内容,让学生调查与环境相关的信息作为他们的作业。比如讲陆地和海洋章节的时候,课后让学生统计每天的用水量和浪费程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2.注重实践活动。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看到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也有赖于实践。要想在地理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多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从课外活动中获取信息,以便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了让环保意识真正走进学生心中,还应该从家庭进行教育,比如适当开展一些主题活动,让家长参与其中,让环保教育走进家庭,让学生多方面得到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地球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环保节日的宣传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肯定环保的重要性。比如组织学生开展废品回收、观测气象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问题,正视环境知识,从而更好地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境意识。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深刻理解环境的重要性,将课本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良好习惯,从思想上提高自己,积极接受环境教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