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教育黑板报信息
南方网讯(2005-11-15)杭州奉化某中学初二学生小峰(化名)逃进了学校附近的深山里。经过五天五夜,他终于被找到了家。
他是怎么熬过五天五夜的?学校和家长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如何保证他的安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程来到奉化采访。
校方表示,这起离家出走事件已经“彻底解决”
小凤所在的中学位于奉化西部山区。车开出奉化站40多分钟才看到人群。一路上可以看到,山里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竹子。如果小凤一文不名的走了,他也不可能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靠采摘野果填饱肚子。此外,山中还有一些像小河一样宽的小溪。如果晚上走路不小心,很容易出危险。
到这个学校正好是午休时间。通过同学们的热心引导,记者见到了小峰。17岁的男孩身高只有1.4米左右,脖子上有几处伤痕。就在记者想问伤口是外出途中被人刺伤还是被人殴打留下的时候,学校的一名老师从楼上台阶上冲下来,拦住了记者。记者说明来意后,打电话给该校校长,随后告知此事已彻底解决,坚持不让记者再与小峰交谈。记者离开时,听到老师对身后的小峰说:“你去哪儿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详细说说前后经过。"
家人说小峰“被打了好几下”
小峰是寄宿生,家离学校有半个多小时的山路。他每周五晚上放学回家,周日从家里回到学校。从墙上剥落的石灰和小峰家屋顶的防雨稻草可以看出,他家的家境在当地属于中等偏下。我的父亲李,已经50多岁了,说起这个儿子,一直说他太老实了。上学期他被打了几次。为什么不向学校举报?李大爷说自己不善言辞,让孩子自己跟老师说。没想到他一直没说,现在已经从学校跑了。
李说,小凤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他会帮家里挑农活,从不和村里的朋友吵架。65438年10月30日,是星期天。李老汉给了小峰40元的生活费和2元5角的车费,叫他省着点花。那天,小峰像往常一样告别了父母,和两个在同一所学校读书的邻村同伴一起上了车。
晚上7点多,学校生活老师给李打电话,告诉小凤他不在学校。
小峰流浪了五天五夜,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在李的叙述中,记者了解到。周日,小峰刚踏进学校,就被两个没来好的同学抢走了一半生活费。这两个学生一个刚被学校开除,另一个是初三学生。以前跟他闹,不给钱从不打人。这一次,他们威胁小峰下周末拿30元钱“孝敬”。胆小的晓凤没敢告诉老师。情急之下,他带着剩下的20元钱走了。
在山里的五天里,他在山脚下的几家杂货店买了15个面包,每餐只吃一个。白天,小凤在山里漫无目的地游荡。无聊的时候就追小动物,发呆,甚至吃面包买的瓜子。晚上,他躲在凉亭或干草堆里。
165438+10月4日下午,早已听说此事的小峰的邻居在附近的一个山头上看到了他。小峰当时不想回家,但邻居一直跟着他,小峰也就乖乖地带着邻居回来了。
会有下一次吗?
“那孩子连个地瓜都没在别人地里挖过吃,也不会敲别人家的门乞讨。”李说,他后来告诉小峰,人活着最重要。还好现在还不冷不冻。就算暂时不想回家,回学校的时候保命最重要。“我把猪和牛养他这么大,也是为了他学习。他怎么这么没救了?”李叔叔长叹了一声。
儿子被人欺负了很受伤吗?李大爷说没办法,希望学校老师好好解决。他问老师勒索小峰的两个学生怎么处理,老师的普通话他听不懂。
晓风学校院长表示,这只是个例,不是普遍现象。小峰只是一般的出走,并不是在所谓的深山里流浪,因为他本来就生活在大山的环境里。现在闹事的学生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学校教过像小峰这样的孩子,受到威胁时要马上告诉老师。
李说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听说小峰的学校过去常常让受到恐吓的孩子逃跑一两天,然后再把他们带回来。
记者手记
前两天听CCTV 2的马丁看报纸,听到一句话,一开始听起来很好笑,后来就不寒而栗——“你经常在小学漂移,怎么不带刀?”原话是“你常漂泊江湖,怎能不带刀?”它被用来表明河流和湖泊是险恶的。这句话套用在幼稚的中小学生身上,我不禁会想:什么时候中小学校园暴力变得这么严重了?
据说这种未成年人之间的暴力勒索被称为“克米”。我在网上搜索“科米现象”,居然搜到了1,000多条:最近一个初中生刚买了一辆1000元的新自行车,被人抢了,被告知要交1,300元才能“赎回”他的车;远在北京,一所学校旁边的小卖部向小学生出售30万伏的警棍。据说生意还不错...
为什么校园暴力勒索事件那么多?青少年是父母的宠儿,是老师眼中祖国的花朵。当他们受到伤害时,他们应该向谁求助?如果父母和老师可以信任,小峰还会在山里煎熬5天5夜吗?
纠正教室围攻,亮刀威胁学生,吓唬“情敌”
南方网讯(2005-11-11)成都中江县一名六年级小学生在教室将自己假想的“情敌”打伤,在上学途中再次用水果刀威胁对方。在遭到殴打和惊吓后,“情敌”出现了精神病症状。谁该为这场悲剧负责?昨日(10),记者展开调查。
学生叙事
教室被包围了。
在中江县中兴镇中心学校门口,记者见到了被视为“情敌”的唐明明和父亲。令人惊讶的是,16岁的唐明明还在读小学六年级,父亲唐成良脸色通红:“农村孩子读书晚,成绩不及格。”从唐明明断断续续的抱怨中,记者了解到了事情的经过。
9月5日午饭后,64班学生唐明明走到61班教室门口时,被叫进去玩。他一进教室就被踢了一脚,然后就有人把板凳举起来扔向他。一个叫罗强的男生一边玩一边说:“你敢喜欢62班的文杰!随机串教室,老师叫我们去玩!”唐明明捂着脸,冲出了教室。唐明说,当时教室里有七八个男生打他,很多他都不认识。
持刀威胁
吓得他胡说八道。
中兴镇中心学校教学主任钟吉说,根据学校调查,当时只有罗强一人开枪,不确定板凳有没有砸到人。据钟吉回忆,当天上学路上,罗强出现在唐明明身后,掏出一把水果刀威胁道:“你怕这个东西吗?”你再惹文杰,我就剁死你。“那天晚上,受到惊吓的唐明明不敢回家,待在父亲的一个朋友家。第二天,唐明明异常,主诉全身疼痛,胡言乱语。家人找到学校,学校觉得情况严重,让家人带唐明明去医院检查。
是因为嫉妒和报复吗?钟吉没有正面回答,说也听学生反馈。罗强,15岁,曾经喜欢过文杰。他可能看到唐明明有时和文杰一起玩,并在学生中传递,所以罗强很认真。钟吉认为,这些学生娃娃无知,不爱交朋友。
问题学生
校园投掷炸药
记者想找到罗强确认情况,但校方表示这名“问题学生”已经退学。据钟吉介绍,不久前,罗强带着一个14岁的六年级女生骑摩托车到金堂玩了一天,女生的父母包车来接她。校方表示,如果不是因为义务教育的第九年,罗强这个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早就应该被开除了。罗强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电话很少打回来。面对罗强这样的留守儿童,学校几乎无能为力。
唐明明的家人一直要求学校给个解释。学校想再次咨询罗强的家人,讨论如何处理事情。这时,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10年10月30日下午,一声巨响,学校升起一团黑烟。有人想炸掉学校!没有逃离现场的罗强立即被警方逮捕。据罗强称,爆炸装置由一支枪、一个雷管和一根导火索组装而成。他讨厌学校,不想学习。因为炸药没有伤害任何人,警察当晚就放了罗强。
谁来承担责任?
会上法庭
唐明明的病情被中江县红十字医院诊断为脑震荡综合征。住院两天,唐明明癫狂未改,转到中江县精神病医院。六天后,他的家人带他离开了医院。医院的结论是:未分化精神分裂症。家里向学校借了4000块钱看病,去成都绵阳求医。医生说,唐明明至少要两年才能好起来。
唐成良认为学校应对教室里被打的孩子负全责。钟吉说,唐明明没有外伤,很可能是在路上被刀吓到才发病的。学校责任不大,最多借5000块。家长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解决这个事情。
昨天上午,已委托“中江左洛”朱全权代理此案。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采访后记
面对暴力勇敢说“不”
记者在网上搜索“校园暴力”。无论是哪个门户网站,都能找到成千上万的类似案例,校园暴力引发的悲剧频频上演。德阳一位老教育专家告诉记者,校园暴力的受害者都是像唐明明这样性格内向、老实胆小、习惯逆来顺受的弱势学生。他们很容易成为无良学生或歹徒的目标,事后也不敢向学校和家长求助,使得施暴者更加嚣张,陷入恶性循环。让孩子学会勇敢,冷静应对暴力,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勇气”绝对不是“以暴制暴”,而是从容、淡定、大胆地说“不”。学校和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摆脱困境、战胜暴力和威胁的智慧和能力。
他人的建议
警察在校园里设置了小便衣
前不久,郑州交巡警五大队针对校园暴力事件,在所辖中小学设立“校园便衣”。选择一些学校的小志愿者,关注学校的“麻烦”,发现有打架斗殴的迹象立即报警。警察随时和学校里的“小便衣”保持联系。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你并没有和对方发生直接冲突。可以及时联系负责的警察,从源头上控制校园暴力。(编辑:胡曼君)
小学老师勒令四个孩子互相扇耳光,被开除。
南方网讯(2005-11-02)因为学前班的四个孩子调皮捣蛋,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名老师让他们互相扇耳光作为惩罚。
事发后,两个孩子相继退学,另外两个孩子仍正常上课。校方表示,该老师已被辞退,校领导已向学生家属道歉。
这孩子在脸上留下了一个掌印。
65438+10月31,楠楠的父亲郭先生说,楠楠已经从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退学了。
他告诉记者,孩子在学校被老师勒令打对方耳光。
郭先生说,楠楠原来在海淀区实验二小3班读书,平时比较调皮。10 14晚上,孩子一回家就跟郭老师说,张老师让几个不听话的同学互相扇耳光,他也被同学扇了两巴掌。
郭先生说,楠楠说,他被同学打了之后,被老师叫去打同桌。
欣欣和楠楠在一个班。欣欣的父母唐先生说,欣欣还被张老师要求打另一个孩子张宇的耳光,原因是他调皮捣蛋。
同一天,另一个孩子秦煌也被要求扇同学耳光。
家长称,当天,* * *四个孩子被张老师要求互相掌掴,事后张宇脸上还留有掌纹。
校方事后也证实张宇脸上有痕迹。
两个孩子辍学了。
海淀实验第二小学校长宋红莲说,据学校调查,当天学生上体育课后,几名调皮学生爬上了较高的护栏,被张老师制止。后来他们回到教室,又变得调皮起来。张老师对一个孩子说:“你去打他。”
对于家长提供的细节,宋红莲表示,张老师确实违规,但具体细节难以核实。
宋红莲校长说,由于家庭矛盾,张老师精神压力很大,当时有点恍惚。张老师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些话。
事发后两周内,南南家长郭先生和初为人父的唐先生分别带着孩子离开了学校。另外两个孩子留在班上学习。
“自从那件事发生后,不喜欢上学的孩子更加不愿意去,有时他们会躲在厕所里独自哭泣,”唐先生说。"我们给了他一个退出程序."
郭先生还说,他认为学校已经不适合孩子去了,所以让孩子回幼儿园。
对此,宋红莲校长表示,郭先生早在事发前就提出办理因搬迁退学手续。
对于唐先生,她说自己已经尽力留住学生和家长了。“如果孩子因为这件事受到伤害,学校希望他能留在这个群体里。我们派出了最好的老师来教这个班。”
学校来道歉了
宋校长说,了解情况后,在17、18两天晚上,该校教学主任孟和另一位校领导带着张老师到4名学生家中,向孩子和家长道歉。
“我们的态度很真诚,”宋洪连说。“有的家长能接受道歉,有的家长关起门来。”
家长唐先生表示,接受老师和学校的道歉,但需要学校正式的书面道歉和经济赔偿。“哪怕丢一分钱,也代表了学校的认真态度。”
校方称,学校与老师之间有“师德”协议。教师违反师德造成经济赔偿的,由教师个人承担。
对于学生家长提出的赔偿要求,校方表示,只能与张老师和家长双方协调,学校无权动用财政拨款对家长进行赔偿。
老师被辞退了。
校方称,事发后第五天,学校向张老师发出了辞退通知。“她确实做错了,应该承担后果。”
“不管细节如何,我们认为张老师做错了,学校应该承担责任。我们不回避。”宋红莲说,事件发生后,学校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提出了一周内全校教师“师德自查”的要求。上周,学校还向学生家长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家长反馈来看看老师有没有违规”。
宋红莲校长和另外两位校领导对此事感到意外。他们说张女士上学期在学校实习了一个月,学校对她的表现比较满意,毕业证和教师资格证都齐全,学校就录用了她。
校方表示,事后学校了解了张老师及其家人,得知年轻的张老师最近家庭矛盾很严重,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宋红莲校长说:“事情发生后,我们向她询问了这件事。她的反应很慢,有点恍惚,记不清当时发生了什么。”
目前,实验二已将此事告知海淀区教委。
“我希望家长和社会给年轻的张老师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毕竟她还年轻。”宋红莲说。(文中四个孩子的名字均为化名)
2高中女生引发20多人校园斗殴,1无辜男生被砍伤。
南方网讯(2005-08-12)哈尔滨两个高中女生一直为“小学恩怨”发愁。四年后在同一所高中相遇,他们决定在校门口分手。一边带了7辆捷达车,28个同伙,7把刀。对方看到对方的“超大型阵容”后,怕自己找到的四名同伙寡不敌众,偷偷逃离了现场。结果,拥挤的当事人误将事发现场的一名高中男生当成了要报复的人,将他砍伤,匆忙逃离现场。近日,哈尔滨市平房区国保派出所民警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终于将参与群殴的主犯抓获归案。经了解,28名同伙都是哈尔滨某大学的在校大学生。
据国保派出所民警介绍,6月21日18时左右,该所接到群众报警,称20多名男青年聚集在辖区某中学门前打架。当警察赶到事发现场时,发现一名身穿校服的男孩躺在血泊中奄奄一息,参与群殴的男青年全部失踪。民警立即将受伤男孩送往解放军第242医院救治。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发现男孩处于昏迷状态,背部和腿部有多处刺伤。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他脱离了危险。
在调查取证过程中,警方了解到,这起群殴事件是由某中学的两名女生引起的。学校高一女生李和学校高二女生刘因为小学时的一件小事发生了矛盾,一直耿耿于怀。今年6月20日,两个四年未见的人突然在高中校园偶遇。恼羞成怒又忍无可忍的两人第二天见面,在校门口分手。
6月21日18时左右,两人放学后如约来到学校门口,打了一架。后来,刘冉到学校后面,拿来了七辆捷达车,每辆车上坐着四个年轻人。在刘的一声令下,20多个人一起从车里冲出来,朝刘所指的远处一个穿着校服的学生飞去。事发时,李已在远处看到对方的“超大型阵容”,以为自己找的四个人根本打不过对方,为了不吃眼前亏,便脱下校服躲了起来。刘赶到学校门口时,只看见远处有一个像李的穿校服的学生,指着后面喊道:“就是那个穿校服的。”20多个人听到声音后立刻冲向他,挥刀乱砍。结果无辜的男孩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砍在了血泊中。随后,刘和他的28名同伙立即钻进捷达车逃离现场。
最近,国保警察局的警察在局长的带领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终于逮捕了三名案发时携带刀具的年轻人。经审讯,刘的同伙都是她在哈尔滨某大学读书的男朋友纠集的,其中28人是该校大学生。
负责处理此案的国保派出所所长吴琼说,这是他近年来处理的最大一起校园暴力案件。目前,高中生打架斗殴案件逐渐增多,并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两个女生居然因为“小学恩怨”纠集校外人士打架。这起有组织有预谋的校园暴力案件应该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需要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减少校园暴力案件的再次发生。(编辑:胡曼君)
昆明大学三起“耳光事件”引发的校园暴力隐忧
南方网讯(2005-6-16)短短50天,昆明学院西校区五年制教学部发生了三起几乎一模一样的校园暴力事件:两名女生被同学欺负,掌掴数十下。
不仅是两个不到65,438+08岁的女生,还有辛苦的老师和家长都被这些“巴掌事件”伤害了——一向被称为“象牙塔”的校园到底怎么了?
“不借手机”“不喜欢”,这些都是打耳光的理由。
今年3月30日深夜10: 20,昆大西校区女生宿舍403室女生朗姿收到406室女生短信:10: 30,熄灯后前往406室。
梁昕一踏进黑暗的406,她的同学张晓宁、王曼和刘璐就迎了上来,逼问朗姿为什么不把手机借给他们。——“我不喜欢你早!”这几乎是三个女孩对朗姿施暴的全部原因。他们轮流扇她耳光,一直打到半夜12。“我的脸肿了...我向班主任汇报了。他们向班主任做了承诺,如果不欺负同学,班主任就不会向学校举报。”朗姿说。
但是一个月后,在4月30日的晚上,在同一时间,带着同样的传票,我走进了同一个406房间,等待一个***这次在朗姿的5个人。他们仍然以“拒绝借手机”为借口来教训总是让他们不高兴的朗姿。
随后的恐吓、折磨和殴打变成了日后令朗姿害怕的“耳光游戏”――我不知道是谁想出了这样一个规则:抽签排序,依次扇朗姿耳光。就这样,5个女生借助宿舍外男生楼的灯光轮流抽签,18岁的女生朗姿不慌不忙地被打了两个小时...
“我几乎被打晕了...直到早上1点,他们才放我走。我回到宿舍,哭着给爸爸打电话。我父亲马上拨打110,警察先到了……”
4?30事件随后被学校认定为3?30事件处理的是“软弱”带来的恶果。七名女孩参与了这两起事件。张晓宁和王曼刚满18岁,而其他三个女孩只有17岁。让校方不解的是,他们在施暴的过程中并没有心慈手软,反而享受了整个漫长的“折磨”过程。
朗姿向记者澄清说,她不是没有把小灵通借给406的同学,而是他们用得太久了!这应该受到惩罚吗?!暴力在朗姿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我们是同学!藏不住;有时候看到他们路过我宿舍我就紧张,担心他们会不会把我叫过去再打我一顿。”
才过了19天。19年5月的晚上,女生宿舍2004级涉外商务班一名17岁的女生,也因为涉嫌偷看别人的日记,被两个宿舍的7名女生“扇耳光”...
女童暴力质疑道德教育
同一个女生宿舍楼前后才50天,三起女性暴力事件触目惊心。据记者调查,主要肇事者已被学校严肃处理,但该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昆明大学西校区在离昆明29公里的一个村子的山坡上,学校是全封闭的。“五年制”是职业中学和专科学校的混合。学生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大专。2004年,昆明大学一举合并了三所中专。西校区的校址是原昆明市轻工业学校,原学校近40名中专教师也被合并。昆明大学校长岳怀仁解释说,“扩招后,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素质还是有差距的。在弥合差距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这也是扩招带来的痛苦。”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大多发生在分校,暴露出面对参差不齐的生源,教学资源严重稀缺的弊端;然而,道德教育严重滞后是校园暴力频发的主要原因。
昆大西校区学生处负责人叶告诉记者,施暴的学生中,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有的家长整天忙于生意,对把孩子扔进校园视而不见。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把学校的责任推到了极致,德育难度“超高”,老师也很迷茫。“我们知识有限,人力有限,经验更有限;管理一个学生要花好几倍的精力,太累了!”但在采访中,也有学生表示,五年制让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踏入了高校,也踏入了大众教育的盲区——学校的德育流于形式,老师的说教过于老套;显然,学校还远远没有找到应对成长烦恼的好办法。
最令人担忧的是,暴力正在悄悄渗透到一直被认为软弱无力的女孩身上。受暴力文化影响,一些独生子女往往成为社会、家庭、个人成长等多重矛盾的集合体。张晓宁介绍,现在女生拉帮结派、恃强凌弱的现象非常普遍;暴力往往是解决摩擦最常见的方式。
昆明心理咨询师彭丽君分析,以昆明大学为例,未成年女生的暴力倾向值得教育者警惕。“这的确是一次新的道德教育考验。对待男生女生要有不同的策略,既不能对女生掉以轻心,也不能和男生一视同仁;老师肯定更细致,对女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无动于衷。”
三起事件足以让学校蒙羞:屡次逃过宿舍管理人员和值班老师的眼睛,尤其是朗姿事件后,学校没有阻止暴力事件再次发生。
依法对校园暴力说“不”
显然,近年来校园暴力的上升趋势对学校德育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云南省教育厅德育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工作者认为,目前,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教育工作者感受到的压力剧增,压力之下,迫切需要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师素质。面对校园暴力,教育部门要抓好师德建设,选拔任用有爱心、有责任心、公正的教师到一线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面对独生子女争强好胜、以自我为中心、报复心强的不良倾向,最好将心理测试和心理矫治引入校园,帮助老师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同时,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也是杜绝和矫正青少年暴力的有效途径。
专门研究校园安全问题的高朝寿表示,云南省教育厅已经与高校签订了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责任书,预计将鞭策高校对校园暴力说“不”。
但他认为,法律仍然是解决校园暴力的利器。校园暴力让学校、家长和学生的责任成为争论的焦点,也暴露了各方在处理暴力问题上的软弱和滞后。比如,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在校期间学校是否是监护人。学校非常有必要通过法律来界定暴力,预防暴力,惩罚暴力。因此,迫切需要国家出台校园安全法来规范学生行为,减少校园暴力的危害。据介绍,云南有望在明年内出台云南省校园安全条例。
“试想一下,如果3月30日夜间昆明大学发生暴力事件,可以参考相关法律,及时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后续会不会发生两起暴力事件?无论如何,学校和学生都被推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但依法防控可以化解很多纠纷。”高超寿说。(注:文中涉及女生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