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二十二中学历史简介
1958年初,工厂与学校挂钩,二十二中与沈阳农具厂挂钩。学生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学校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单位。从1958年夏天开始,学校增加了一个高中,六个班的两个高中生毕业了。1963年夏,教育调整,高中停办。在三年的困难时期,全校师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先后有200多人进入大学。与此同时,全校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
1964年,经市委决定,二十二中改为工读中等技术学校。1965年夏,200名小学毕业生在该市就读7年。四年招收200名初中毕业生。与沈阳低压开关厂和电机厂联合,开设机械加工专业。在此期间,全校有四个学制:全日制普通中学初中班;工读七年小学班,四年中级班,二师移交的中等体育专业班。
“文革”期间,学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学校停办了三年。1968年10月,学校革命委员会成立,进驻军事宣传队和工业宣传队,开展了“清理队伍”、“批判森林”、“批判空洞”、“反击右倾信念”等政治运动。学校实行“开放式办学”,教师接受“再教育”。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进一步贯彻知识分子政策,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建立了教学责任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学管理、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等方面,多次获得省、市、区上级奖励,市、区经验交流。
30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涌现出了著名的民族诗人胡世宗、在中央信访局工作的孙玉兰、中国中央档案馆馆长王林、省计委副主任赵新亮、沙国礼、国家男篮张辉、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民航英雄单位”的枚乘等。先后有600多名教师在学校任教,涌现出省、市、区模范班主任王同志等先进典型。
1984年6月,区委、区政府决定在我校进行领导体制改革试点。一年多来,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学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探索教学改革之路。通过吸收魏书生教学法和国外思维教学法的精华,建立了适合学生实际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定期举办知识竞赛、讲座和研究性学习,以课堂为基础,向社会延伸。特别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语文和高考,接连取得巨大成功。连续三年高考本科率70%以上,中考重点率连年50%以上,位居全区前三,交了一份家长满意的答卷。
如今,二十二中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在和谐的氛围中探索健康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品牌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地址:沈阳市铁西区南坝西路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