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12岁左右叛逆的孩子?
这种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这一时期的孩子处于心理“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与日俱增,渴望摆脱大人的监护。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们往往对一切都持批判态度。正是因为他们感到或者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所以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家长。中国长期存在的家长专制思想在部分家长中依然存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孩子不成熟,应该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主见,否则就是“不听话”。所以孩子很少把父母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害怕做错事后被父母责怪。很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了错事之后,最反感父母的指责,而反感的原因就是父母盛气凌人的态度。
二是部分家长认识上的失误,导致教育方法不当。有些家长缺乏共同的心理学知识,对孩子的教育急于求成,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往往忽视孩子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孩子有过错的时候,不是和他们一起分析错误,讨论补救办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让孩子在犯错的时候感到孤立和叛逆。还有的家长认为只要主观上对孩子好,就可以不讲究教育方法。
第三,父母和孩子缺乏双向沟通,产生思想矛盾。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这就要求他们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太多的控制。但有些家长出于保护,什么都为孩子做,这样孩子对独立的渴望和家长的照顾不当,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冲突和矛盾。由于工作繁忙,一些父母很少与孩子交谈和交流思想。他们只是制定了一些严格的规则来约束孩子的行为。因此,作为一名中学生,没有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
第四,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师不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指导学生一定要想什么,做什么,根本不和学生交流。学生犯了一点小错,老师不去找学生谈话,教育学生。经常训斥他们或者直接邀请家长来学校,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第五,大众媒体的不当渲染也是导致逆反心理的重要因素。一些电影和电视节目极力美化反叛者的个人行为,夸大他们的能力,宣扬个人主义。大量中学生欣赏和模仿电视、漫画和网络游戏中描述的“叛逆英雄”。
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面对和消除中学生的逆反思想?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逆反心理是青春期中学生的一种正常心理特征。不要认为有些学生的逆反行为是故意针对自己,甚至认为是思想道德问题。其实只要家长和老师能全心全意和平和学生分享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就会很快消失。
第二,平等民主的教育是消除逆反心理的主要手段。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孩子,用平等友好的态度和孩子交谈,千万不要独断专行,要耐心教育孩子,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忏悔,不要给孩子太多的责备。
第三,要多和学生交流,一方面要好好听讲。大人和小孩的看法不同。我们眼里的小问题,在孩子眼里可能就是大问题。我们不妨先仔细听听他们的意见,再发表自己的看法。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和学生聊一些他们关心的话题,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有意识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帮助学生解惑,这样才能真正与学生的心灵相通,相互联系,逆反心理自然就消失了。
第四,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弱点。因为他们容易情绪冲动,看问题还不成熟,对事物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所以要引导他们不断丰富知识,提高对社会的洞察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教育他们从善如流,学会宽容,心胸宽广,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五,要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老师要结合家长的家庭教育,多和家长沟通接触,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然后适当指出不足,提出希望加以引导。消除逆反心理,需要我们用朋友的真诚去服务学生,更需要我们的父母和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需要我们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研究中学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真正成为他们人生的引路人和铺路石。心理素质已经成为人们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内容和目标。学校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朝着学校和家长所期望的方向健康成长。
温馨提示:叛逆的孩子确实有点难管教,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要知道,孩子的叛逆其实是在滋长的,他们自己的内心也充满了迷茫。如果家长再指责,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越来越叛逆。所以特别提醒家长,要客观看待孩子的叛逆表现,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如果你还不清楚,请直接咨询岳阳启智青少年成长学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