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盘锦

可爱的盘锦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的中心。西北锦州,东临鞍山,南临辽东湾,市中心距省会沈阳150公里。该市辖双台子、兴隆台和盘山、大洼县。面积3959平方公里,总人口654.38+20万。盘锦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地处辽中城市群与京津唐城市群的连接地带,辽东半岛开发区与辽西经济开发区的交界处,东北经济区与华北经济区的交汇处,东北亚经济区与渤海经济区的交汇处。这种独特的地理优势为盘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空间。

盘锦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井盐等矿产。目前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543.8+5亿吨,天然气储量6543.8+5亿立方米。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就坐落在这里,也是中国最大、世界第四大的特种石油生产基地。地下还有16亿立方米卤水,可为盐化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

中国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耕地1.3万公顷,其中水田1.654 . 38+0万公顷,粮食年产量8.5亿公斤。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大米出口基地。苇田8万公顷,年产芦苇4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造纸原料和建材基地,占辽宁省造纸原料的一半以上。还有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广阔草原。载畜量可达27000头混种牛。草的质量很好。毛泽东主席访苏归来,把斯大林赠送的50匹良种马“安顿”在中国西部的狮山种马场。

我国有118公里的海岸线和39000公顷的沿海滩涂,适宜虾类和贝类养殖,具有发展养殖业的良好条件。高潮为海,低潮为陆的两界蛤。

栾港,素有“渤海金坛”之称,盛产被乾隆皇帝称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是辽宁省著名的文蛤出口基地。盘锦属内陆,地势低洼平坦,沟渠纵横。辽河、饶阳河等大、中、小河流21条,坑塘星罗棋布。适宜淡水养殖的水面达到7万公顷,发展淡水养殖条件优越。中华绒螯蟹产量居全国第一。稻田养蟹独具特色,也是全国规模较大的蟹苗基地,提供了占全国总供应量70%的优质蟹种。加工后的“盘锦醉蟹”畅销国内外市场,被誉为“天下美味”。盘锦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美不胜收。辽河下游双台子河口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万公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湿地之一。该地区芦苇茂盛,海滩广阔,人烟稀少,是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良好环境。区内栖息鸟类236种,其中丹顶鹤、黑嘴鸥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31种。保护区内建有鹤观景台、鹿苑、水禽园、鹤亭等景观,每年接待大量中外游客,成为旅游、观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胜地。国内海岸线沿线可以看到的世界奇观“红海滩”被列为辽宁“最佳50景”之一,被列为省旅游部门整体推出的国际旅游线路。盘锦人杰地灵,诞生了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他的祖籍在盘锦市大洼县,他亲自创办的新民小学校址还在东风镇。看到的东西,想到的人,可以生出千万种情绪。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使盘锦成为辽河的宝地。

盘锦是1984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市。它是一个新兴的沿海开放城市,盛产大米和石化产品。

盘锦的开发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业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在这里建立了一批国有农场,使昔日的“东北南方大漠”变成了北方南方的鱼米之乡。第二阶段是工业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石油大军前往盘锦勘探开发油气资源。油田的开发建设使盘锦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飞跃,现代工业开始在盘锦起步和振兴。第三阶段是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市后,盘锦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入了全面建设石化新城的新的历史时期。

建市后,全市加深了对市场情况的了解。根据全市油气、水田、滩涂、芦苇、草原等资源优势,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油水经济”,“油”即发展油气资源加工和深加工;“水”就是要抓水的综合治理、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按照这样的思路,农业提出了“五色农业工程”的建设,即以水稻、芦苇为主的绿色工程,以水产养殖为主的蓝色工程,以大棚蔬菜为主的白色工程,以养牛为主的黄色工程,以水果种植为主的红色工程。在工业上,提出了“油气头、化工体、纺织尾”的工业格局。盘锦建城前工业基础薄弱,年产值只有1O7O万元。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辽河油田的建立,盘锦的工业发展迅速。沥青厂、热电厂、化肥厂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相继建成,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较为完整的石化工业体系,为盘锦建设石化新城奠定了基础。1984建市以来,初步建成天河、渤海、兴隆三个工业区。石化企业发展到100多家。在中国500强企业中,盘锦有辽河油田和辽河化工集团两家大型石化企业。在抓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开发了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聚苯乙烯、甲醛、混甲胺等250多个新产品。

全市工业总产值1.998,达到1.66亿元以上。石化工业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主导产业。盘锦县级以上化工企业工业总产值仅次于大连,居全省第二。

在农业方面,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把盘锦建设成为商品粮基地和芦苇生产基地的发展目标。建市后,按照“两高一优”的方向,在“水”字上做文章,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充分利用国家将辽河三角洲列为重点农业开发区的契机,加大对中国大洼小三角洲的投资和开发,建设26.3公里长的海堤大堤,围海造地3万公顷,把过去潮起潮落的滩涂变成农村经济的又一新带。同时,大力实施“五色工程”和“水上盘锦”,发展立体生态农业。该市在充分利用现有滩涂、水面资源,大力发展河蟹、淡水鱼、虾、贝类养殖业的基础上,还开发水田、苇田,大规模养蟹,进行立体农业开发,变“一水一收”为“一水两收”,单位面积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全市海淡水养殖面积达到5万公顷,水产品年产量超过654.38+20万吨,总产值超过粮食总产值,实现了“再造一个盘锦农业”的目标。199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51亿元。

在通过产业化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我们成功探索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大洼县Xi安生态养殖场“四步净化、五步利用”的生态模式,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同类养猪场建设典型模式”,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世界500强”之一。目前,盘锦已被国家列为生态农业试点市,盘山、大洼两县也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生态农业试点县。

改革开放后,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盘锦这个辽宁面积最小(仅占全省总面积的2.68%)、人口最少(占全省总人口的3%)、建城时间短(仅15)、经济基础薄弱(建城时居全省第二位)的小城市,成为全省。到1998年底,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32.6亿元,GDP绝对额在全省14城市中排名第四(前三名为沈阳、大连、鞍山);人均GDP 2万元,在全省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全国55个人均GDP超过1万元的城市中排名第五。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O5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470元,分别位居全省第二和1。是全国率先进入小康行列的36个城市之一。

经过50年的奋斗,盘锦人赢得了今天的辉煌。现在,市委、市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规划盘锦更加美好的未来。相信百万盘锦人将继续努力,把盘锦建设成为沿海开放城市、现代化工业城市和绿色生态城市。文明卫生城市而努力奋斗。

解放初期,这里是一个破旧的小县城。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大规模建设,特别是建市后,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达到80多亿元。市区建成区面积46平方公里。建成9个大型住宅小区,人均住房面积8.13平方米,居全省第一。绿化覆盖面积1085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23.6%,其中公共绿地面积268公顷,人均绿地面积5.7平方米。

交通道路里程达到1419公里,所有县(区)、镇和96%的村都有黑路。高等级和次高等级路面总里程率全省第一,公路密度35.8km/100km2,全省第二,乡镇柏油路全省第一。在建的神山高速公路穿越盘锦58.3公里。盘锦至海城高速公路盘锦段(含营口连接线)51.9 km,与沈大高速、京沈高速相接。水路也比较通畅。沿海有54个码头,位于大辽河入海口的盘锦港,两个3000吨级泊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沟海铁路纵贯盘锦,里程93.8公里,是连接辽西和辽南最近的铁路通道。客运直达沈阳、大连、上海、广州,现已开通盘锦至首都北京的特快列车。

通信已提供无线寻呼、语音信箱、国际国内特快专递、磁卡电话、移动通信等30多项服务。邮电服务(国际信函、国际电话、国际电报等。)可以到达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电话普及率居全省前列,农村电话普及率居全省第一。盘山县是“辽宁第一电话县”。

商贸各类大型商场分布均匀,各类消费和供应充足,销售额大幅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亿元以上;生产资料市场销售稳定,年销售产值20亿元以上;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25.4亿元。

金融全市金融机构总数达到518家,网点布局合理。

人均储蓄超万元,在全省名列前茅。保险机构10家,四大类120多个险种,承担各类风险金额6543.8+020亿元。

科技成立以来,已取得315项科技成果,其中318项(次)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发明奖和省市科技进步奖,212项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应用。申请专利1068件,国家授予专利权655件,专利实施率70%。

科学技术在农业上推动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传统农业的改造,促进了农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增收。粮食生产实现14年丰收,水稻平均亩产691公斤,为全国最好水平。科技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高新技术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

教育有1所专科学校,5所中专,79所普通中学,386所小学,22所职业学校,在校生22万人。

在全省率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率先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盘锦的教育改革经验得到了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教育家,以魏书生为代表,他是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全国首批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十大师德标兵。

旅游盘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芦苇场,辽阔的芦苇海成为盘锦生态旅游的一大景观。坐落于此的双台子河口(辽河下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旅游、观鸟、享受大自然美景的胜地。世界奇观——红海滩,有着奇特的色彩和独特的魅力。

二界沟的蛤蜊滩,涨潮是海,退潮是滩,踩浪踩蛤蜊,风情独特。

被联合国列入“世界500强”的Xi安生态农庄,已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

市区内建有东北平原最大的湖滨公园,公园内的“辽河碑林”作为全国唯一的碑林熠熠生辉。

中国第一个民间书画收藏展览馆——中国鲁南书画收藏展览馆,收藏了现当代名人的书画2000余件,资料数万件。

盘锦是中日甲午战争最后一战的战场。清军烈士纪念碑向后人讲述了令国人印象深刻的悲惨往事。

为满足旅游需求,盘锦已建成8家涉外酒店,2000个床位,每年接待游客65438+万人次。

全市利用外资项目306个,协议外资265,438+0.65,438+0.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4.38+0.77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276家。目前,盘锦市已有10家企业经国家批准取得外贸经营权,实现出口交货值35.3亿元,进出口总值5.7亿美元。出口商达到13大类140多种,出口欧美亚33个国家和地区。向韩国、日本、俄罗斯等12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劳务人员5500人,承包国际工程21项。全市有98家企业与美国、日本、德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26项技术和设备进口合同。辽河油田和辽河集团两家大型企业获得了国家批准的对外经济合作经营权。

目前,盘锦已与美国、日本、意大利、南非等45个国家开展了经贸往来。与土耳其雅洛瓦市、日本荔波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外商投资优惠待遇主要包括:新建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的土地使用优惠政策;新建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的税费优惠政策;开发区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外贸出口企业发展的政策;设立市、县(区)对外开放发展基金;能影响全市经济发展的重大对外经济贸易项目;奖励在招商引资、出口创汇和国际经济合作中做出贡献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