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鼎铭的一生
辛亥革命后,支持孙中山的政治主张,主张在当地设足、理发、禁赌、破除迷信、兴办学校。1913任米脂县东区区长期间,利用近水寺开办米脂县第一小学,并兼任校长。1916被陕北联合县榆林中学聘为语文、数学教师。
1918回到家乡行医,在陶珍创办了一所由当地人担任校长的民族高中。65438-0923,李担任玉林道印办顾问、科长。
1926因病回乡,行医,服务当地公益事业。尽管经济拮据,他还是多次拒绝杨家沟大地主马兴民请他做管家的邀请。他为人公正,主持公道,所以在当地很有影响力。在国民党反革命分子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多次“围剿”中,李曾担任米脂东区“反革命”委员会主任。
1935 10中共中央领导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由于中国* *政策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影响,加上他的学生、党员、艾淳安、张汉武、曹的努力,以及他的次子李早年参加革命的劝导,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37七七事变后,逐渐接受钟* * *的领导,支持中国* * *生产者党联合抗日的政治主张,反对蒋介石“外忙中先安顿”的政策。
1941年,为了加强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陕甘宁边区实行“三三制”,开展普选运动。李鼎铭代表一位开明绅士,当选为米脂县参议院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院参、副议长。
同年冬,在边区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他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在他的就职演说中,他真诚地剖析了自己的思想。在这次会议上,他联系了纪等十位参议员,提出了政府应全面规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避免入不敷出、经济失序现象的主张。
毛泽东对这个建议非常重视,当即写了评语:“这个办法很好,正是改造我们的官僚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下药。”在毛泽东的支持下,经过议员们的充分讨论,最终通过了精简军队、简化行政的决议。“精兵简政”方针不仅在陕甘宁边区实行,而且推广到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对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1942到1943,李还根据陕北的地理气候特点,提出了精耕细作、多种马铃薯、推广蚕桑、移民开荒等发展生产的措施。
李振成支持中国生产者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42年7月,他接待晋西北绅士代表团时说:“* * *生产党是进步的党。虽然我今年六十了,但我已经下定决心和* * *制作党荣辱与共。.....从* * *产党对三风的整顿中,可以看出* * *产党实际上是在和党外人士合作,这一点我更深信不疑。”
1943 1他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同年7月7日特刊发表的文章,热烈赞扬了中共中央进行的整风运动。
1943 165438+10月,在陕甘宁边区举行的劳动英雄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中,李热情地称赞八路军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军队。因此,我们必须全心全意支持军队。”
在1944,当他看到边区部队在生产节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时,激动地告诉记者:“千百年来,国家养的兵都是穿老百姓的衣服吃老百姓的饭,唯独八路军除了打仗,还搞生产,自给自足,帮助人民春耕夏收。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65438年2月,他在陕甘宁边区二届二次参议会上作了《文化教育工作的方向》的专题发言,对边区扫盲、培养知识分子、普及卫生知识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李十分关心国家政局的变化。每当形势逆转或胜利时,他经常发表文章或谈话。蒋介石在发动第三次反* *高潮时,愤慨地指出“反* *就是反对三民主义”,“进攻边区就是破坏团结抗日”。他还发表了《驳斥我被“撤职”的谣言》一文,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企图挑拨离间、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伎俩。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企图发动全面内战,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历史关头。李坚决站在中国* * *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边,坚决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
1946年4月,在边区参议院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选举工作报告中,痛斥蒋介石化友为敌,发动内战,欺骗和煽动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参加反苏、反* *反人民示威的卑劣行径,号召民主人士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和平民主而斗争。在这次会议上,李继续当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
1947年春,蒋介石、胡宗南大举入侵陕甘宁边区,他随边区政府迁往陕北。同年5438年6月+10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何极力赞同,称:“* * *生产党发动群众,彻底分田,审查干部和党员。这两个政策是极其伟大的。有了这两项政策,就保证了* * *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成功。”
1947 65438+2月11在陕甘宁边区政府临时驻地绥德县义和镇突发脑溢血去世。边境政府举行了追悼会。中央委员会、毛泽东主席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都发来了悼词。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米脂县陶珍小学命名为“鼎铭学校”,以示纪念。
李涉猎经史子集,通晓多门自然科学。曾撰写《中国哲学思想体系与民族传统概论》(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版),为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的其他作品是北方民族史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