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奥林匹克?
关于青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早期称为青少年计算机编程竞赛)是一项旨在青少年中普及计算机教育和计算机应用的学科竞赛。全国比赛从1984开始举办。自1989年中国参加第一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后,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编程竞赛也更名为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
关于参与团体的形式和性质的说明
NOI国家赛区联赛预赛
(每年最后一个周六10结束)
在校中学生
初中和高中组
口试
流行的
确定初级选手证书名单,进入复赛名单
通信竞赛,1995年第一届。
NOI国家赛区联赛复赛
(每年10月底165438+上周六)
初步获胜者
初中和高中组
计算机测试
普及和提高
确定全国分区联赛一、二等奖、省级奖及全国各级证书获得者名单。
在主要城市,该省派出法官协助评估。
广东奥林匹克信息学决赛
(GDOI,称为省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年7月)
动态分配(每个城市的名额根据上一年的成绩确定,大概70-80人)
初高中也是同样的题目获奖。
计算机测试
上升
确定省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奖项和参加NOI代表队选拔赛的候选人。
84-85通信竞赛,并于1992年制定实施了省竞赛规程。
(注:湖北省的情况可能不一样。)
冬令营省训暨重点中学竞赛
(每年寒假)
城市和重点中学的尖子生,30-35人左右。
不分高中和初中组
计算机测试
改善培训
决定奖项
1995年第一届会议
(注:湖北省的情况可能不一样。)
NOI广东队训练试训
(每年七月)
GDOI是最好的(初级)中学之一,学生不超过13人。
不分高中和初中组
计算机测试
上升
选拔当年参加全国比赛的省队队员。
这种形式是1992年采用的。
(注:湖北省的情况可能不一样。)
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NOI,简称国赛,每年8月)
各省队2男1女。
不分高中和初中组
计算机测试
上升
确定全国比赛中的奖项,确定参加全国集训的队员。
第一届于1984年举行,1992年采用这种形式。
IOI中国队选拔赛
(每年4月)
全国比赛前由15队员组成的国家集训队。
不分高中和初中组
计算机测试
上升
评选并参加当年的IOI中国选手。
这种形式是1992年采用的。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
(通常在每年7月)
每个国家4-5人
20岁以下的中学生
计算机测试
上升
确定金、银、铜牌获得者。
1989年第一次会议
编辑此段落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内容和评价方法
纵观十几年的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 ~ 1986。当时以BASIC语言为主要编程语言,主要考察学生对编程语言和编程技能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从1987开始,进入第二阶段,逐渐增加数据结构等知识。要求学生除了熟悉编程语言外,还要学习一些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础知识,加强计算机编程和调试能力的培养。自1989年我国参加首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来,整个计算机竞赛进入第三阶段,即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了总体要求,即整个信息学(计算机)竞赛成为智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竞赛,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软件知识、编程知识、组合数学和运筹学知识、人工智能初步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近年来,广东省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从命题到评审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整体要求和做法尽量与NOI、IOI竞赛相衔接。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考核方式采用计算机编程封闭(连续3-4小时),不限编程语言,竞赛题量通常较大。程序完成后,必须通过严格的数据测试,这就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编程能力:不仅会编程,编程的程序能运行,而且设计的程序能通过各种边界条件、各种环境下的测试数据集。这种严格的数据测试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
编辑此段落
科学规范的奥林匹克学科竞赛
信息学奥林匹克省级委员会创造性地制定了竞赛规则,使竞赛组织更加科学和规范。这一行之有效的规定于1992年制定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使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整体能够按照竞赛本身的客观规律来组织,这对我省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良好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一规定的基本精神是动态分配各城市的参赛名额,建立A、B、C城市升级降级制度。也就是说,各城市每年参加省奥赛决赛的名额并不是固定的,也不是按照主办方的意志来分配,而是根据上一年的比赛成绩来确定的(当当年比赛结束后,各城市可以根据成绩来计算下一年的名额)。所以每个城市参赛名额的增加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实现的。这对促进省内各市、各校良性竞争,掀起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热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调节,有自动调节功能。我们先来看看它的主要内容:
参赛名额分配规则
参赛名额分为基础名额和奖励名额,奖励名额与基础名额的比例约为1:2。
(一)基本名额:根据上一年度比赛成绩,分别确定参加决赛的各城市名额基数。前三名城市(A类城市)6人,第四至第八名城市(B类城市)4人,其余城市(C类城市)1 ~ 2人(去年参赛城市2人,去年未参赛城市1人)。
(2)奖励名额:每一个高中或初中获得一等奖的城市,三个开学前的女同,以及去年比赛获得一、二等奖的所有选手,为该城市增加1个名额,C类成绩最好的两个城市各增加1个名额。还规定学校组前三名学校各奖励1个名额给原学校。
③根据191年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提出的“开展一项鼓励女生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活动”的精神,从1992年开始,要求每个省队至少有1名女学生。所以我们在规定中也有规定,A类和B类城市的基本名额包括1名女生。如果不派女学生参加,名额取消。为了鼓励女学生参加比赛,条例还规定“必须派女学生参加奖励名额,否则奖励名额无效”。
(4)为了保证各城市球队的自主性,保证顶尖的培养接班人。条例规定“分配给各市的名额由各市自行确定,但差额不得大于1”。
设立市级和校级团体奖项
市级和校级团体奖的设立,对于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促进城市和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市组总分的计算方法是:参赛人数超过3人的队伍,按前n名学生的平均分(含女生最高分,其中n为各城市基本名额)计算。评分时,由于省奥赛决赛由高、初中分别评出,在计算团体总分时,初中生成绩按年级加权(一年级1.15,二年级1.10,三年级1.05),高中生不加权。
学校组总分的计算方法是:参赛人数超过2人的学校按前2名的平均分计算,初中生加权方法同上。
很有意思的是,团体奖采用这样的评分方式,可以促进参赛城市,起到“不进则退”的自动调节作用。比如A市去年进了A类,今年基本名额是6个,而B市去年是B类,今年基本名额是4个。如果A市只有4名顶尖选手,其他两人的水平远低于前四名,B市也有4名顶尖选手,虽然其整体水平略低于A市的前四名选手,但其最终的平均分很可能超过被第五名和第六名选手牵制的A市,也就是说, 保住A级城市的称号往往比赢得它更难,因为要赢得A级城市的称号,只需要4个顶级玩家就够了,但要保住A级城市的称号,必须培养6个顶级玩家。 这种评分方式说明,对A级城市的要求高于B级城市。这种竞争也会出现在B级城市的最后1 ~ 2和C级城市的前2之间。此外,我们还制定了有利于C级城市升级的规定,所以C级城市只要努力,在1 ~ 2年内就可以升级为B级城市。经过几年的努力,在现在全省中等水平城市数量不到4-5个的情况下,可以扩大B类城市的范围。由于条例建立了A、B、C级城市的升降级制度,去年成绩好的城市也必须居安思危,有“不进则退”的危机感,而去年成绩不理想的城市也有“再加一把力,就能升一级”的可能,从而增加省内城市间的良性竞争。几年调控下来,A级和B级城市竞争激烈,不断换位置,顽固的C级城市例子层出不穷。
为什么这个规定对各城市的参赛名额分配不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原因在于各城市计算机教育和科技活动发展不平衡。我们认识到这种不平衡,鼓励强者更强,确保尽可能多有前途的学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不受名额限制的阻碍。同时,我们还采取措施帮助弱者(暂时落后的城市),以保证我省能培养出相当数量的计算机编程水平高的中学生,他们在省、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使我省信息学奥林匹克水平连续多年在全国名列前茅的省(市)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