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劳动活动计划
中学劳动活动计划1劳动工作一直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出台了许多指导性文件。我校加大了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本学年,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学校行政委员会广泛征求意见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我校的劳动工作计划。
第一,加强领导班子。
根据学校领导干部的调整,学校劳动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校长任组长,后勤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办公室主任、后勤副主任、政工系统部主任、团委书记。学期初,领导小组要研究学校的劳动工作,制定劳动工作计划。学期中要认真检查工作中的具体事项,并加以落实。期末应对学校现有工作进行总结,对做出成绩的个人和办公室进行表彰。
第二,加强劳动思想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从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特殊时期。加强思想教育是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不能掉以轻心。要加大力度加强学生的劳动思想教育,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劳动习惯、热爱家乡、热爱父母、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深刻认识劳动的意义,积极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
1.在平时的各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有计划、有意识地渗透劳动教育,向学生灌输光荣、闲适、可耻的劳动观念。
2.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公告栏、演讲比赛等方式向学生宣传加强劳动纪律的重要性。号召学生热爱并投身于劳动,从而促进个人德、智、体的发展。
3、学校通过“给家长的信”、家校联系这种方式,监督和调查家庭对学生的劳动教育。
4、对具体劳动中的思想问题,教师和工作人员要有针对性地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第三,校内外劳动
1,政权部负责组织校园卫生的清扫保洁。各班要坚持学校划定的清洁区域,每天打扫、洒水。在规定的时间打扫班级和区域。政教处和学生会负责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
2、每周二下午,学校第四节大扫除。全班认真彻底的打扫教室和清洁区。值班班派人协助学校办公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的工作人员清扫任务较重的学校卫生区域。学校检查结果将作为班级卫生红旗评比和最终评选先进班级集体的重要依据。
3、组织假期校园卫生大扫除。而且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保证。
4.组织校外劳动。
(1)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随时完成分配的校外劳动任务。
②每月周末组织学生参加不同年级的社区服务和公益工作。政权办、团委要注意与办事处协调配合,安排滨河公园、绿城广场、大学路、桃园路、郑达市场清洁及社区宣传、街道交通岗等活动。
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大二每年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我们都要做好这部分的工作,不管是去实践基地宋寨村还是陈寨村。
5.劳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校内宿舍、食堂、厕所等特殊场所的卫生清洁工作。
第四,搞好劳动技术课
劳动技术课是向学生传授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的重要环节,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应该保证时间。学校后勤全力配合,确保物资供应到位。学校劳动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具体布置劳动技术班的工作事项。各年级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课程要求开展劳动技术课程实践活动。无论是烹饪、摄影、养花等劳动技术,都要注重实用性,教务处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安排。
动词 (verb的缩写)家庭劳动教育
中学生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劳动教育和家庭工作也是学校学生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的要求教育学生,注意家校结合。并利用问卷、家长会、家长反馈表等机会检查学生家庭劳动教育和家庭劳动情况。这些情况要和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显示其重要价值,让学生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中学劳动活动计划二劳动技术教育在普通中学实施,让学生学习一定的技能,参加一定的劳动技术实践,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文明的劳动习惯,了解现代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多种相应的基本技能,为以后从事各种职业打下基础,帮助学生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关系,并使之相结合,同时教书育人。
教育目的:
1,农村中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必须具备教书育人、教学改革和劳动实践、实施“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实践活动。
2、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教育的决定》,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为新时期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通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应确立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农村全面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和科学、实用、高效相结合的原则。
5.开展勤工俭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劳动观点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一代人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推进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改革,发展教育的有效措施。当前,农村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学要求:
1.根据农村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热爱科学、爱护公物的观念,具有理想、文明、礼貌、守纪律、吃苦耐劳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增强学生为农村人民服务的能力。结合当地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实践,培育优良品种,培养先进科技示范和实用技术人才。
2.根据劳动实践技术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的劳动实践技能教育教学计划,并按要求设置课程和安排课时;学生要有教材和学习资料,全县所有中学都要开设综合劳动实践课,有教案,有评价,有总结。
教学内容:
第一,坚持实用原则。
中学理论课的教学主要以种植养殖技术为主,包括农作物种植技术、经济作物种植技术、林果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技术和综合劳动实践课。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特点开发适合自身实际的课程,各科教学内容要以劳动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一般以基础知识为主,有条件的学校尽量多做现代技术劳动,暂时没有条件的做一些体力劳动。学校要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建立小型实验农场,学习科学种田的技能,把当地种田的先进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科学实验,种植田田、试验田和高产稳产田,让学生感受到农业生产的知识化,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二,坚持实用性原则。
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习和掌握生产劳动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劳动实践课以劳动实践为主,在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发挥学生积极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安排劳动。劳动要尽可能与教学相结合,用理论知识指导劳动实践,通过劳动实践拓展和深化理论知识。劳动实践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贯穿于生产劳动实践的全过程。让学生实际动手,用双手和大脑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操作能力。
第三,坚持实效原则。
实施劳动实践教育,要投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应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改善办学条件。因此,劳动技术教育要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因校因人。同时,尽可能将学校掌握的新科技知识向社会推广,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还要把生产劳动的组织和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使学生了解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现代生产组织管理的一般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国管理的现状和改革趋势,追求社会效益而不是流于形式,这是众所周知的。
第四,教学进度。
总的要求是:每个学生每学年有一周的综合劳动实践课和一周的实践基地操作课。学校要根据各年级年龄特点、季节季节和当地基地实际情况,科学安排,综合考虑,确保教学时数落实,并与实际相结合,决不能违背客观实际原则。实践活动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分期分批分类组织实施,不搞集中突击活动,使劳动实践教育扎实有效。
教学评估:
县教育局每学年对我校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进行一次评估。评价内容分为四个方面:
理论教育的评价:根据劳动技术教育大纲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校有理论教材、教学计划、经验总结、教师教案、记录等。,并根据情况评定为优秀、良好、较差。
学生劳动技术教育评价包括劳动教学评价、劳动基地管理和勤工俭学评价、家庭劳动教育评价、学生劳动教育质量评价四个方面。学生劳动教育质量评价是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的主要方面。评价方法是:劳动实践课看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有无完善的记录,制度是否健全,老师的教案和学生的活动记录;是否有专人负责劳务基地的管理、资金投入、劳务基地的建设以及基地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家庭劳动教育的情况由学生家长通过问卷进行评估,看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劳动实践教育质量评价:根据不同年级,对学生劳动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劳动实践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学生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发挥程度、学校的社会评价程度以及家长对学校的评价。通过抽查和访问讨论进行评估和评价。以上评价均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进行评价。
注意问题:
为了使劳动技术教育教学扎实有效,达到上述目标和要求,学校在基地建设和劳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服务方向上面向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各项建设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使教育与经济建设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学校必须摆脱单纯的“入学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正确道路上来。
2.在教育目标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四有”人才。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学生在学校可以学到一些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既能开动脑筋,又能开始工作,为毕业后打好基础,为城乡经济建设做贡献。
3.在培养方式上,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教育结构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正确道路,打破封闭的办学状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以致用。
4.在教育管理上,按照劳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劳动技术课程,按规定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按不同年级逐步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各年级开设的教育内容和专业尽量保持稳定。同时,也要加强生产劳动的管理,逐步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