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煤烟层是什么?
有人在买房时听过“9-11楼是灰楼”的说法,也有人确实相信“9-11楼是灰楼”,就像有人坚信成龙姓成(“成龙”是艺名,是本名)所谓“灰层”、“浮尘层”、“灰层”都只是谣言,彻头彻尾的谣言,其实很多人都喜欢这个谣言源于2003年的网络文章《一个售楼小姐的自白》,基本是一个说法,不仅没有科学道理,也没有实践的检验和专业测试数据的支持。有脑子的人会发现,“尘埃层”这个词在网上并没有权威的出处,但是有很多评论澄清这个谣言,也有很多评论不知道该如何跟从这个谣言。
谣言的来龙去脉
第一,这个谣言至少在2003年就开始流传,起源于某论坛的一个帖子。发帖人自称是房产顾问,并声称要揭露销售黑幕。于是,这个帖子被广泛转载,演变成多个版本。例如:
中国经济网:2003-09-111:02我是销售经理,告诉你一件你不知道的事。
小颗粒最大浓度区的高度无法确定。
所谓“尘埃层”,一般理解为大气中的尘埃浓度在这一层周围最高,超过上下其他层。这种现象存在吗?
有学者对此进行了模拟。他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发现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先升高后降低。[5]也就是说,对于一定直径的颗粒,在一定高度上浓度可能最高。乍一看,这非常接近“杨辉层”的说法
但是,目前还没有定论。首先,这个模型在建立的时候忽略了尘埃的重力,所以不适合重力明显、直径较大的颗粒。其次,即使是小颗粒,按照这个模型也几乎无法计算出最大浓度出现的高度。
如前所述,由于建筑物的影响,城市中空气的不规则“湍流”加剧,气流变化非常复杂。在建筑物附近,粉尘分布与建筑物密度、高度、几何形状、门窗朝向、街道宽度和走向、绿化面积、空气污染物浓度等诸多人为因素密切相关。这必然导致每个区域,每个小区,甚至每栋楼的情况都不一样。再加上直径不同的尘粒,最大浓度的高度也不同。因此,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计算“粉尘层”的公式。
实践检验:与其他层相比,差别不大。
理论推导的结果是,即使“烟尘层”存在,其影响因素也过于复杂,无法确定其高度。实测结果呢?
新闻晨报曾经报道过,上海某小区业主在自家居民楼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小实验,在三楼、10楼、23楼的主卧飘窗处观察到积尘。结果表明,三个楼层的积尘程度没有明显差异。当然这个实验很浅薄,但是这个实验的精神是值得鼓励的。[6]
科学家做过类似的实验。石家庄某高层建筑附近颗粒物监测结果显示,空气中直径0.5微米以下的小颗粒物在24米(相当于上下8层楼)的高度呈现最大值;2.5微米以下的直径在7米高度(相当于上下3层楼)有最大值;但10微米以下的直径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一般来说,近地面的粉尘浓度高。随着高度的增加,粉尘总量(总悬浮颗粒物)减少,而微小颗粒物比例增加。[7]
这一观察结果验证了理论推断,即不同直径颗粒的最大浓度区域的位置也是不同的,并且彼此相距很远。任何一层都不可能聚集所有粒子的最大浓度区域。
而对于某种颗粒物的最大浓度区域,情况可以严重到什么程度?我们来看看上述监测结果的具体数字:
直径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浓度最大值为0.3 mg/m3(三楼上下),其他楼层高度为0.25 mg/m3,仅多25%;直径0.5微米以下的变化幅度更小,从0.11 mg/m3到0.12 mg/m3,增加幅度不到10%。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见附表。)这样的浓度变化并不明显,也难怪上海的车主看不出积灰程度的差异。
结论:谣言破解。
说该楼9到11层是灰层是不科学的。越靠近地面,大气中大颗粒的浓度越高。只是对于小颗粒,在外力的作用下,在一定高度上可能存在一个最大浓度区。但由于影响因素太多,这个最大浓度区域并不一定存在于所有建筑周围;即使存在,对于不同的建筑物和不同大小的颗粒,最大浓度区的高度也是不同的。更重要的是,颗粒物浓度在不同高度之间只是略有不同。
如果“尘埃层”里真的有这么多灰,乍一看,每栋楼都像个游泳圈,那就不用讨论了,那些层也不会有人住了。
名词解释:
空气动力直径,又称空气动力当量直径。描述粒子运动的假想粒子直径。
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可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
PM 10(小于10μ m的无物质颗粒)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 m的颗粒..它们可以在大气中漂浮很长时间,影响大气能见度。同时可被人体吸入,沉积在呼吸道、肺泡等部位,从而引发疾病。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PM 2.5(小于2.5μ m的颗粒物)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 m的颗粒物..它们被人体吸入后,可以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也称为可进入肺部的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