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特遗产,是伟大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永远不会过时,值得学习、借鉴和发扬。这既是对先民智慧和心血的传承,也是通过他们的学习、研究和阐释来构建今天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然而,中学古诗词教学不容乐观,存在诸多误区,需要反思。

第一,中学古诗词教学存在误区。

1,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对诗歌的各种解读。

可惜老师应该重视灌输,重视体验,重视权威,重视引导,即使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但是这么容易就把自己的结论扔给学生,让学生失去了心灵思考的旅程。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将知识同化到已有的心理图式中,构建新的认知图式,学习越来越多的关于认识事物的程序。另外,有些老师看似“有说服力”,实则是把学生引向标准答案,只训练了收敛思维,却忽略了发散思维。

2.过分强调知性分析导致了明显的肢解诗歌的倾向。

有的老师在教古诗词的时候,会把古诗词分成段落,总结段落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他们掌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分析艺术手法。这是把古诗分解为无生命的东西,把诗歌欣赏作为分析、综合、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不注重整体把握和感性体验。有些老师的讲解过于直白,看似穿透了诗,实际上失去了诗的意境之美,甚至是过度讲解。古诗词教学需要知性思维,但要与感知、体验、想象、联想等感性思维相统一,否则会扼杀诗词的生命力,阻碍学生审美感受力的发展。

3.滥用多媒体。

古诗词意境的体验需要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调动大脑中储存的形象,在想象和联想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形象。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里的抒情主人公完美地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一个老人在学生面前喝酒,顿时觉得自己的格调大打折扣。此外,多媒体的滥用淡化了课堂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眼花缭乱的电脑图片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表面上看很热闹,实际上投射到诗歌本身的情感和理解还不够深刻。

诗歌是浪漫的产物。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十分尴尬:学生对学习古诗词毫无兴趣,还有一种望而生畏甚至枯燥无味的叹息。

为什么会这样?有两个主要原因:

1,学生认知偏差。

学生对古诗词不感兴趣的原因是理解和记忆困难,将古诗词视为第二外语;很多同学认为学习古诗词很枯燥,现代人讲的是现代汉语,所以古诗词没有实用价值。正如南怀瑾先生所担心的那样:“可惜现代人对文化教育的认识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为了有一个好的专业,为了有一个高工资,或者为了赚很多钱。”《都市快报》曾经刊登过这样一则新闻:杭州一所业余学校开办了一个“古诗词阅读班”,但因为只招一名学生,不得不暂时停办。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时开设的英语课早已满员。学生对古诗文的漠视,本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漠视,类似于数经忘祖的做法,可悲。

2.教师教学方法的偏差。

很多老师认为,初中古诗词的教学只是让学生多积累,多背诵。于是“释词释句——串起整首诗——背诵默写”的教学方法就成了很多老师一成不变的做法,把古诗词的美和神韵讲解的淋漓尽致,课堂气氛沉闷无趣。因此,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自然会导致古诗词中营养的流失,进而造成学生在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积淀的“贫血”。

第二,面对这些现状,我们应该反思: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吟诵来体会古诗词的情感。

也许欣赏古诗词情感最原始最好的方式就是吟诵。诗歌的韵律和韵律所表达的音乐性和情感必须在吟诵中得到反映。在教学中,也要教授一些关于诵经的知识,比如平声读长而轻,平声读短而重;四言诗有两句,五言诗有两句,七言诗有三句,每一句的位置都略有延伸、提高和加重。另外,老师的范文阅读很重要,好的范文阅读可以直接打动学生,让他们克服羞怯。

2.运用艺术通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艺术通感,把实物化为感性思维,把感性思维化为实物,把抽象化为直觉,调动和连接各种感官,多角度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用音乐配合古诗词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古诗词的感觉往往是那么模糊而感性,而流动而感性的音乐正好适合帮助学生提升这种感觉。比如教《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时候,配上《春江花月夜》的古筝音乐,无疑是相得益彰,境界顿生。再比如,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然后找出与之相匹配的音乐,甚至自己创作一首曲子,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的联系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教学渠道。比如白居易的《江南记忆》中,展示了一些江南风光的画面,为欣赏《江南记忆》一词营造了迷人的背景氛围。当然,艺术通感的运用不能篡夺主人的角色

3、系统对比,纵横挂钩。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很多学生学了之后才知道这首诗,而对作者和他的其他作品,以及同题材同风格的作品却知之甚少。这种教学是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讲授诗人的一首诗时,如果能全面介绍诗人的背景和个人经历以及他创作的其他诗歌,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上的这首诗,也有助于学生积累和培养自己的古诗词。比如教李渔的《于美人》,如果也能说说李渔的详细生平,也说说《浪淘沙》(帘外雨声潺潺)、《会欢》(独去西楼无话)、《出列》(家四十年),教学效果应该比只讲一首《于美人》好得多。

4.开发校本教材,开设选修课。

2000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中生背诵诗歌50首,高中生背诵诗歌50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唱也会唱”,接触足够多的古诗词,对于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兴趣和感受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在“背古诗词”的基础上,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发校本教材,开设选修课,拓宽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视野。比如有的学校专门开设了“诗词教学”选修课,有的学校有自己的古诗词教学教材,值得学习。

5.教师自身水平提高。

教师首先要提高对古诗词教学价值的认识,明确引导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词不是可有可无的,而应视为对教师的要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要努力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一头扎进“旧纸堆”里专心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其次,要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领会精神,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另外,你也可以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比如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原型意象的研究性学习。首先,让学生思考高中古诗词中出现过哪些原型意象,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作为课题,组成同课题的研究小组。然后让学生一起动手,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写小论文,制作相关课件。最后交流总结,组织学生上台演讲,展示研究成果,在班上传阅各组论文,进行自评互评。

古诗词作为具有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代表性文学作品,其文学价值一直备受推崇。古诗词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启发、修德、陶青和说服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对学生的德育和美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诗词的欣赏价值远远高于其实用价值。而且随着白话文的发展和普及,古诗词让学生感到抽象和晦涩。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不得不大多停留在梳理诗词词句和大意的浅层次教学阶段。为了不让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在我们这一代衰落消亡,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古诗词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