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塔的信息...

在开平市,瞭望塔遍布城乡,一个村有十几座,最少的也有23座。从水口到百合,从汤口到祁刚、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蔚为壮观。这些城楼是开平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们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为保卫祖国而艰苦奋斗的历史,而且是一座活的现代建筑博物馆和一座独特的美术馆。可以说,作为侨乡、建筑之乡、艺术之乡,开平的特色在碉楼上体现得很明显。保护和挖掘碉楼资源,对华侨历史和建筑艺术研究、旅游资源开发以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平碉楼的兴起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以前水利年久失修,每次台风暴雨,总有被淹之忧。此外,所辖领土原是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的边远边境,历来以“四顾”著称,社会秩序混乱。因此,在清朝初期,村民们建造了了望塔,以防止洪水和土匪。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朽,开平人因为生计问题开始大量出国谋生。经过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他们逐渐有了一些产业。到了民国时期,战争更加频繁,土匪特别猖獗。由于山水交融,开平水陆交通便利,同时海外华侨和归侨的生活相对舒适,所以土匪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当时,张韶、朱冰、胡楠、侯万、谭钦、吴进法、张展和黄宝是县里的大土匪。他们到处掠夺,造成了无数的悲剧。据粗略统计,从1912年到1930年,开平发生抢劫案约71起,杀死100余人,捕获牛210余头,掠夺其他财物不计其数。当时的县城沧城三次被攻陷,连县令朱也被俘。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起金银,四处躲藏,常常是夜出几惊,彻夜难眠。华侨回国,往往不敢呆在家里,而是去集镇或亲戚家,并经常更换住宿地点,否则会有家破人亡的危险。

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十五年(1926)的14年间,土匪抢劫学校8次,俘虏师生100余人。其中,民国十一年(1922),赤坎一带多匪抢劫开平中学时,被营村碉楼探照灯照着,四个乡团及时拦截,拦截校长和学生17人。这件事在全县引起轰动,华侨听到消息也很惊讶。他们觉得瞭望塔起到了防止盗匪的作用。于是,他们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汇款回老家建瞭望塔。后来,一些华侨为了家人的安全和财产的保护,在回乡盖新房时,建起了各种塔。就这样,塔的数量成为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时达到3000多座,现存1833座。

二、碉楼的类型和建筑艺术

开平有很多种碉楼。如果按建筑材料来分,大致有以下四种:

(1)钢筋混凝土建筑

这些建筑大多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吸收了世界各地建筑不同特点的海外华人设计建造。整座塔的材料全部由水泥、沙子、石头和钢筋制成。完工后,极其耐用。但由于当时建筑材料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成本较高。为了节省材料,里面的一些地板是木制的亭子。

(2)青砖建筑

青砖碉楼包括内泥外青砖、内水泥外青砖三种砌筑方式。里面带泥的青砖,外面是青砖。这种瞭望塔其实就是上面说的泥砖建筑,只是在泥墙外面镶嵌了一层青砖,不仅美观,还能延长瞭望塔的使用寿命。内水泥外青砖。这种瞭望塔的墙体表面看起来像青砖建筑,但实际上是内外都用青砖覆盖,中间有少量钢筋和水泥,使建筑更加坚固,但比全部用钢筋和水泥更经济,而且保持了美观的特点。青砖建筑。全部采用青砖,经济美观耐用,适应南方雨水充沛的特点。

(3)泥巴建筑

包括泥砖建筑和黄泥夯筑。泥砖建筑是将泥土制成泥砖,干燥后作为建筑材料使用。为了延长泥砖的使用寿命,工匠们在建造泥楼时,往往会在泥砖墙外面铺上一层石灰砂或水泥,以防止雨水侵蚀,从而起到保护和加固的作用。黄泥夯塔是以黄泥、石灰、沙子、红糖按比例为原料,再用两块大板夯筑成墙。这种夯筑的黄泥墙一般厚达1英尺以上,坚固程度可与钢筋混凝土墙相媲美。

(4)石楼

即以岩石或鹅卵石为建筑材料,外表粗糙短小,但经久耐用。这种塔数量很少,主要分布在大沙等山区。

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更是五花八门,令人叹为观止。有中国传统的硬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外国(尤其是欧洲大陆)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如哥特式、罗马式等。大多数瞭望塔既有这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又有那个国家的艺术特色,很难详细定义。北京大学博士后张国雄先生在《开平碉楼与民居》一文中对此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他认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瞭望塔的整体造型、建筑构件、表现手法等方面与西方建筑风格融为一体;西方建筑风格类型繁多,如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邮票拱门和圆柱、伊斯兰教的叶形邮票拱门和铁雕、哥特式时期的邮票拱门、巴洛克建筑的山花、新艺术运动的装饰手法和工业派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等。,全部融入开平本土建筑,并不是简单的某个时期某个国家或地区建筑艺术的引进。这就是我们不能把开平碉楼和民居归为某一种西方建筑风格的原因。准确地说,应该是国内外各种建筑风格的“碎片”组合,各种建筑类型相互交融的产物。中国领土上具有西方特色的建筑,大多是被洋人用坚船利炮“打”出来的,带有西方殖民者硬移植的色彩;但开平碉楼充分体现了海外华人积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自信、开放和包容。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连同自己的审美情趣,放进了苦心经营的瞭望塔。不同的居住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各种风格。建筑属于艺术的范畴,侨乡人民在建造这几千座塔的时候,不经意间创造了一种绝世的艺术,一种独特的文化。虽然在材料、建筑、装饰形式上有差异,但开平碉楼的门窗都比较窄,钢门窗,顶楼四面都有炮眼,是同样的特点。炮眼一般呈长方形或T形,有的瞭望塔在顶楼四角有“燕窝”,以突出建筑。从“燕窝”的居高临下的炮孔,可以对瞭望塔的上、下、左、右形成全方位的控制。瞭望塔的顶层大多设有瞭望塔,许多瞭望塔还配有枪支、大炮、石头、铜钟、警报器、探照灯等防范装置,使好市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三、开平碉楼的历史作用

(一)避免盗窃和防洪

瞭望塔的历史作用主要是“避匪”。“否则牛、猪、谷米不能保全,妇孺不能安眠,故几个或几十个建一楼”(《开平县志》卷二十三)。事实上,瞭望塔建成后,在英村瞭望塔探照灯的配合下,确实对保护华侨亲属和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尤其是在土匪抢劫赤坎中学的时候。

(二)抗日根据地

开平碉楼,在抗日战争后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阻止了日本侵略者打开一条从四城到两阳的捷径——从新会、江门到广州,连接成一条从南路撤退到广州的交通线。其中,位于赤坎镇腾蛟村的南楼最为著名。南楼,位于开平市赤坎镇腾蛟村,南临潭江,北接东龙公路,是三埠至赤坎的水陆交通枢纽,地势险要。1912,斯图亚特建这座楼是为了防贼。建筑高7层,19米,占地面积29平方米。它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都有长方形的炮眼,六层是观景台,有机枪和探照灯。抗战时期,司徒的四乡自卫队员司令部就设在这里。7月1945、16日,侵华日军为打通南路主线并撤退,从三埠分头向赤坎镇方向前进,国民党军队溃逃。司徒四乡自卫队战士以南塔抗击日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赤坎跌17。当天晚上,日军从陆路包围了南楼。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又无援军,部分自卫队队员在激战中突围,留下司徒旭、司徒宣、司徒宇、司徒长、司徒耀、司徒农、司徒兵等7名队员坚守南塔,奋战7天7夜,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七勇士把枪砸了,在墙上写下了遗言:誓保南楼生存。日军久攻不下,就调来迫击炮等重武器轰击,但由于建筑坚固,无法奏效。最后,丧尽天良的侵华日军向南塔发射毒气弹,七壮士昏厥后被捕。敌人把他们带到赤坎的司徒库日军大本营,对他们严刑拷打,残酷杀害,并将烈士遗骸切成几块,扔进河里。抗战胜利后,开平人民在赤坎镇举行追悼大会。凯、恩、台、新四军3万余人出席,可见先烈的英雄事迹深得民心。

(三)* * *生产方的地下活动

开平的许多碉楼在党在各个革命阶段开展的革命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24年,经过党员生产者管仲的努力,开平第一个农民协会——百合虾农协会成立。关当选为农会会长。他经常利用他的了望塔研究农会的事务,并与会员一起开展各种活动。1937年8月18日,中国开平特科在汤口区义井乡谢瞭望塔“中山楼”召开会议。谢创当选为特别支部书记。会上决定领导开平人民开展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抗日救亡运动,使开平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山楼”由谢创同志的父亲谢永恒先生于1912年建造,为纪念孙中山而命名。抗日战争时期,“中山楼”曾是开平党组织的重要活动中心。开平特委、区工委、县委、中四市工委、粤西南特委等领导机关都设在“中山塔”里,各种革命活动都在这个瞭望塔里研究和布置。因此,这座碉楼成为当时抗日救亡运动的指挥中心,在开平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了作用。基于以上原因,开平人,尤其是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及其家属,对碉楼有着特殊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