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是通过什么过程成功研发出杂交水稻的?

杂交水稻的成功是一场“绿色革命”。袁隆平说:“我欣赏八个字,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知识是基础,没有丰富的知识是不可能的;汗水意味着努力和勤奋;灵感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知识和努力的升华;机遇是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的需要。

1960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去水稻试验田里观察,突然发现一株形态特殊的水稻。植株成熟时,果穗大,籽粒多。如果他得到了宝藏,他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准备明年种植。第二年春天,他把种子种在试验田里,但结果令人失望,他根本没有看到任何有利的性状。

然而,袁隆平并不气馁。经过仔细的调查分析,似乎只有按照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分离现象来分析,没有生长优势的水稻才会分离。于是他意识到,他找到的水稻是天然杂交水稻,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根据这些条件,袁隆平决心自己培育人工杂交水稻,于是设计了水稻三系配套方案,即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要实现杂交水稻三系方案,首先要找到天然雄性不育系植株。袁隆平在水田里干了十多天。1964年6月20日,他终于找到了雄性不育株。

2月28日1966,《科学通报》发表了袁隆平关于水稻雄性不育的文章。多年的种植实践告诉我们,三系法是种植水稻的有效方法,在生产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979年4月,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袁隆平宣读了一篇论文,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一致认可中国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981年7月,美国西部石油公司来华拍摄袁隆平种植杂交水稻的彩色纪录片,名为《中国人* * * *的花园里杂交水稻在中国的故事》。这部电影已经在美国和日本上映。日本的《神秘水稻威胁日本》一书指出,杂交水稻的海外传说给日本带来了一场风暴。

然而,袁隆平并不满足于他所取得的成就。他看到三系杂交水稻还有不足,比如杂种优势不够强,增产幅度不大,没有早熟品种,品质一般。于是袁隆平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两制方式”。

两系杂交水稻技术的关键是培育光温敏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植株在长日照(夏季)下表现雄性不育,可用于制种。当短日照(春季和秋季)温度较低时,雄株变得可育,可以自行结果。这一特性使其不仅可用于自身繁殖,还可用于杂交制种,从而减少了三系法的保持系,成为两系法。

与三系法相比,两系法简化了生产程序,杂种优势强,增产潜力大。袁隆平说:“三系杂交稻产量已经徘徊了10年,两系杂交稻有望异军突起。”

两系杂交水稻正在中国一些省市开花结果。湖南两系杂交早稻种植654.38+0.7万亩,喜获丰收。与同熟期常规品种相比,平均亩产可达450公斤,增产50公斤,生育期缩短10天,米质提高一个档次。

在李的领导下,广西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所从1987开始研究两系杂交水稻的选育。经过10年的努力,育成了KS-7、KS-9和KS-14三个不育系。近年来育成了一批新的恢复系,比三系杂交稻高10 ~ 15%。计划到2000年推广示范面积300万亩。

杂交水稻的种植在世界上影响很大,其研究和推广发展很快。早在1986,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就说过,“我相信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不仅是湖南和中国的研究中心,也是全世界杂交水稻的研究中心。”1992期间,在菲律宾马尼拉国际水稻大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赞助越南、朝鲜、印度等部分国家开展高效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掀起了杂交水稻的第二次热潮。

水稻两系法是我国独创的方法,是育种方法的又一次重大变革,被列为我国重大科技成果之一。同时,袁隆平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并先后获得中国首届特殊发明奖(198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奖(198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1987)、英国让-克洛德奖(1988)、美国金斯特。香港贺亮合力基金奖(1994)、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荣誉奖(1995)、日本日经亚洲奖(1996)等

袁隆平教授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三系法、两系法、一系法。所谓一系法,就是培育不分离的一代杂种,可以固定杂种优势性状,省去了制种,简化了程序。

目前,袁隆平正在向“一法统”的目标迈进,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饥饿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