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的媒介

来华的西方人,包括传教士、外交官、官员等。,都对西学东渐产生影响。

1,传教士

在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浪潮中,传教士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的传教士,主要是耶稣会士(后来的方济各会、道明会等神父),在努力将天主教传入中国的同时,引进了西方的科技学术思想,翻译了大量与西学有关的书籍。其中,利玛窦、朱利奥·阿莱尼、汤若望等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19世纪,西学东渐,新教牧师开始进入中国,天主教牧师也随着口岸的开放而周游列国。他们创办教会学校和医院,创办出版社,创办期刊,翻译大量书籍。它为西学东渐做出了巨大贡献。

2.来自中国西部的其他人

除了传教士,很多来华的官员和探险家也成为西学东渐的重要媒介,比如洋务时期戈登将军对中国军事的影响。主持海关税务总局的赫德,对引进西方管理制度,以及引进译著和最早的西方军乐队都有影响。1,旅行者、商人和外交官

明末清初,许多中国人随传教士前往欧洲,但早期并未留下相关文字,因此对西方文化的传入影响不大。最早的记载是范守义(1682-1753)在康熙时期随四位传教士到罗马,写了一本书《见尸》,描述了欧洲的政治制度、建筑和风俗习惯。乾隆年间商人谢游历欧洲,撰写了《海录》,记录了欧洲的贸易、工艺、人民生活和世界地理。

鸦片战争后,更多的中国人自己出国了。1840年代,商人林震写了《西游记》,描写了他的欧美之行。王韬,近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1867年游历欧洲,1870年出版了《法国简史》和《普法学科》两本书。1879年的日本之行影响了他的各种想法。1876年,商人李贵赴美参加博览会,写了一本书《环游地球新记录》,成为中国人环游世界的第一个叙述者,介绍了美国学术科技的发展。

由于洋务运动的推行,清政府于1866年派遣宾纯等官员考察欧洲12国,并撰写了乘车笔记。从1868到1870,满清志刚第一次正式出使欧美,他写下了第一任驻泰西大使。此外,早年访问过宾淳的文同博物馆学生张得一,此后多次前往欧洲,并写了七本书《* * *》,更深入地描述了欧洲社会的学术文化。

光绪开始驻外使节后,更多的重要官员和知识分子去了欧美,写游记。由于使节们比一般旅行者逗留的时间更长,对西方思想文化的了解也更深,其中郭嵩焘、刘锡鸿、、、许、薛福成等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影响很大。甲午战争后,中外交通大开,出国成了很普遍的现象,就不赘述了。

2.国际学生

近代中国的留学生是从鸦片战争后开始的。早期的留学生大多来自港澳的教会学校,并在国外进一步发展。容闳,65438-0850去美国耶鲁大学,黄宽,65438-0848去英国爱丁堡大学,是早期留学生的代表之一。容容在求学期间感受到了中国社会文化的缺失,所以回国后希望有更多的人出国学习西方的东西。在他的提议下,清政府终于在1872年选拔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次年又选拔了第二批。中学毕业后主要学习西方军事和工业技术,虽然在18866。

另一方面,从65438年到0875年,福建造船厂和北洋水师学堂的学生陆续被派往欧洲各国留学,对晚清西方海军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其中最著名的严复对其他西学的引进影响很大,而不是军事。

与洋务运动时期相比,留学生多为官员,数量少且零星。甲午战争后,最初出现了一股留日浪潮,出现了大量由政府赞助、民间自行前往的留日学生,对日本学习西学有很大帮助。此外,1900之后,由于美国返还部分庚子赔款作为赴美留学资金,赴美留学人数大增。在法国留学时,1912年前后,李世曾、蔡元培等人发起勤工俭学,使许多人留在了法国。这些数量庞大的留学生直接接触西方教育,使他们能够更直接地将西学引入中国。

但后来这些留学生习惯了西方的生活,信仰了耶稣基督,对清政府不满,于是清政府严令禁止中国留学生留学。西文书籍的翻译和写作是西学东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各种已出版的书籍和简介见以下各种学科的书籍和相关内容列表。这里主要讨论书籍的出版和流通。

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期间,虽然出现了大量由教士和学者合著、合译的书籍,但这些书籍未能得到当时一般社会的重视,也未能进入明末发达的商业出版业。因此,西学书籍虽然印刷出版,但主要是在少数感兴趣的学者之间流传。

自19世纪初开始,首先开始出版大量西文书籍的是西方教会组织。比如1843年,英国传教士马多克斯在上海创办了莫海图书馆。墨海图书馆出版了一批有关西方政治、科学和宗教的书籍,如《新约全书》、《大美洲简介》、《博物新编》、《植物学》、《代微积》、《代数》等。它还出版了中文期刊《六合丛谈》,这是道县时期翻译和介绍西学最重要的出版机构。此外,它也是早期西学的重要出版机构。

1887年由传教士和外国商人组成的广学社是另一个重要的西学出版机构。出版和翻译了大量政治、科技、史地、法律等方面的书籍,尤其是1895以后,成为康有为等维新派的重要思想来源。

另一个重要的翻译出版机构是清政府在洋务运动的推行下成立的。其中,成立于1865的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的书籍最多,影响也最大,尤其是在科技方面。北京的文同博物馆对国际公法、化学和法律方面的书籍影响最大。此外,福州船政局、开平矿务局、天津机器局、上海广东馆、广州文同馆等机构都有翻译出版机构。

中国的民营出版社是从商务印书馆起步的,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出于商业上的考虑,它的出版非常重视普及知识的介绍和配合新教育的推广而出版的新教材。同时,由于其出版社在全国各地设有分社和销售点,为向更广泛的公众传播西学新知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1912成立的与商业竞争的中华书局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

至于图书的流通,除了书店,戊戌变法时也开始推广各类图书馆,希望改变中国图书官藏私藏,流通不好的传统局面。最早的时候,改革者在全国各地建立社团,并向公众开放他们的书籍。其中,除了传统的学术书籍外,还借用了不少西文书籍。

公共图书馆是清政府于1902年设立的,1905年湖南建立了第一个大型公共图书馆,收藏了大量西文图书。后来各省逐渐建立。到了民国时期,公共图书馆和私人图书馆更加发达,在向民众传播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书籍相比,杂志和报纸在传播最新的西方知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定期出版。在西学东渐的第一阶段,没有期刊。

晚清早期的期刊多为教会期刊。中国最早的期刊是英国耶稣会士马礼逊和马六甲的米利安(1815)创办的《考世俗月记传》。虽然没有在中国出版,但很多都传到了中国。在中国,由荷兰神父卡尔·居茨拉夫(Karl gutzlaff)于1833年创办的《东西方考试统计月报》介绍了西方的文化、新闻和文学。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传教士们陆续创办了各种期刊,但大多时间不长(五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发行量影响也很小。

1853年,理雅各、麦华陀在港创办“宝藏远景”;1854年,美国传教士玛戈特在宁波创办《中外公报》。1857,墨海图书馆出版中文期刊《六合丛谈》;1862年,英国耶稣会士在上海创办《中西杂记》;美国牧师林乐之于1868年创办的中国教会新报(1874)更名为《世界通报》,广泛介绍各种西方知识。它持续了一个林乐知的大发行量。它是晚清传播西学的重要媒介。《中国》,北京京都石医院65438-0872出版,是北京最早的期刊。此外,约翰·傅兰雅(原名约翰·傅兰雅)于1876年创办的《格致》是中国第一份科学期刊,对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甲午战争1895的刺激下,中国人创办的期刊大量涌现,多用于宣传西方政治思想和学术。最早的有1895年康有为创办的《万国公报》(与林乐之创办的同名),1896年创办的《强刊》,以及同年梁启超创办的《时事报》。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漪报于1898年在日本横滨创办,后于1901年被火烧停。与此同时,革命团体在日本有了人民报纸。这两份报纸之间的争论激起了读者对政治事务的热情参与,以及他们对许多西方政治、经济和社会理论的了解。

辛亥革命的成功降低了晚清政治期刊的热潮。《新青年》创刊于1915,代表了一种以文化讨论为主要目的的新型期刊。《新青年》等类似期刊对民国时期西方思想的引进产生了很大影响。与期刊相比,报纸大多是报道性和商业性的,缺乏深入的知识,但由于其出版时间快,发行量大,有助于广泛传播西方知识和新闻。在影响最大的报纸中,最早的是英国商人皮克伍德于1861年在上海创办的《上海新报》。其内容包括新闻和商业新闻,以及西方科学技术的介绍。

从65438年到0864年,在香港出版了《中外公报》、《时事目录》和《陈德喜报》中文版。后来,另一位西方商人美查在1872创办了《申报》,成为清末民国时期的重要报纸。虽然其内容主要是新闻和轶事,但也包括对西方思想和新闻的报道,以及在读者投稿中对中西文化接触的讨论(特别是铁路和风水的辩论)。

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了《循环日报》,这是世界上第一份由华人创办的中文日报。王韬写了很多主张改革自强的政治主张。

在1895之前,新报的影响力还仅限于沿海港口地区。但是1895之后,这些报纸的发行量大增。比如,除了《申报》版面和发行区域的增加,更多的报纸开始竞争,包括《上海新闻》、《泰晤士报》和《天津大公报》。此外还有《报警日报》等革命报纸,报纸从早期就开始以文言文为主。明末清初,牧师朱利奥·阿勒尼(giulio aleni)将学校制度引入欧洲各国,但当时并未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也没有影响到中国的教育。清末,随着这股西学东渐的浪潮,新式西式学堂开始逐渐建立,成为学习西学的重要媒介。早期的西式学校大多是西方人办的,尤其是教会。

最早的学校是1839年在澳门建立的马礼逊学校,在当时唯一的口岸广州也建立了类似的学校。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在各港口广泛建立,天津条约后进一步向内地发展,成为西学在民间早期传播的重要渠道。格致书院由徐寿和约翰·弗莱尔于1876年创建,是较早教授西方自然科学的书院。

在洋务运动中,为了培养相关人才,清政府也开始兴办新式学堂,最早的是北京的文同馆和上海的广府馆。后来,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专门研究天文、电学、医学和军事的西式学校。这一时期,教会学校也进一步发展,开始淡化学校的宗教色彩,对西学的传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在甲午战争的刺激和戊戌变法的倡导下,出现了大量的新式学堂,大量的传统书院被改为新式学堂。1905科举的废除,使传统私塾失去了主体作用,走向衰落或转型。清末新政正式采用西方学制规范各级学校,学习西学的内容更加广泛。明朝末年,澳门被朝廷割让给葡萄牙。因此,在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方传教士往往以澳门为中继站,一些学术思想逐渐传入中国内地。许多与西方人打交道的中国人也在澳门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

1841年,香港在《南京条约》中被割让给英国,使香港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澳门,成为沟通中西的桥梁。移居香港的中国人接触到了英国的政治制度、法律、习俗、学术文化等。在这种环境下,诞生了中国近代许多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包括王韬、何启、洪仁玕等人。

随着清朝与西方国家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各地的通商口岸租界逐渐建立,产生了许多中西文化交流的渠道。其中,上海租界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居住在租界的民众更直接地接触到西方新的科技事物、西式政治法律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和西式媒体。所以近代很多新知识分子因为生活在上海而受到西学的影响。

此外,活跃在各个港口的买办商人,因为业务需要,也成为了较早开始了解西方语言和文化习俗的一群人。例如,主张议会民主的郑就是出生在广东港口地区的商人。道光咸丰年间,中国在日本之前就已经和西方有了接触,所以日本人经常通过中国的翻译(包括魏源等人的作品)来了解西方。但随着日本人开始学习西学,包括明治维新的实施,西学研究在六、六十年代开始超过中国,并引起李鸿章等人的重视。此外,日本领事黄遵宪在1887年的《日本国志》中介绍了日本的历史、进步和发展,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甲午战争让更多人关注到日本人向西方学习的成功。之后俄国入侵中国东北,使清政府决定与日本友好。此外,由于地理上的便利,大量留学生赴日留学。由于汉字的封闭性(当时日语中的汉字比现代日语中的汉字多),很多只对日语略知一二的人就能读懂甚至翻译西学的日文译本,所以日本在晚清时期(尤其是1895-1914时期)成为中国学习西方学术文化最重要的媒介。

比如维新派的康有为,在推行新政时,就以日本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为例。梁启超是晚清思想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在日本期间从相关译著的研究中引进了大量的西学词汇。日本对西学在中国传播的影响,可以从大量引用日本文字中看出,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哲学、化学、物理等重要的西方新概念。数百个日本翻译的西方新词被引入中国并广泛使用。

1914以后,由于日本向中国政府提出二十一条引起强烈的反日运动,加上留学欧美的便利,人数增多,更受重视,日本在中国学习西学的中介作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