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上历史课?
在教学设计中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统筹规划,具体安排,精心组织和处理教材的使用,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展现自己的教学特色。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设计的要求。
作为教学设计者,我们教学设计的初衷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认识历史进程,运用历史思维,全面、辩证、客观、发展地看待人类社会的各种复杂现象,能够实事求是地分析历史事物。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要遵循一个原则:源于历史,源于历史,源于历史。
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是否有利于展示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以《中国历史》第三册第一单元为例:
《中国历史》第三卷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反映的是晚清的历史,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微时期,其所反映的封建制度的弊端是中国屡遭外敌欺凌的根本原因。教科书通过侵略战争和救国运动来表现主题,两者之间也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所以要注意:(1)教学主题的核心是什么?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这是第一要务。在学习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抓住学习主题的重点,有了主轴,大纲就可以开了;(2)主题涉及什么?要点是什么?根据主题核心,分析教学范围和层次,把握内容;(3)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目的是在教学中避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随意性和分散性;(4)找出单元内每节课的题目与主题的关系,最后围绕单元学习的主题思考本教学时段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资源的整合。
教学资源的整合主要包括:(1)教材的整合;(2)教学方法的整合;(3)教学活动的整合;(4)作业练习的整合(整合时应遵循简单有效的原则)。以至于每节课在教材类型、教学方法、活动组织形式、实践训练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每节课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整体上也形成了一种联系和配合。
第二,教学方法
目前,多媒体的使用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老师授课只是辅助手段,有些人甚至不讲课。很多教学论专家都在说,要以学生为主,学生要自主学习,探究合作,老师不能多讲课。有些地方甚至以时间为量化标准,判定越线不当,戴上“紧箍咒”。我的看法:说得好,不能少。
这是为什么呢?
从理论上讲,教师、学生、教材是三位一体的,缺少或弱化任何一个都会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材是二者之间的中介。老师教学生课本,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课本。
从历史学科的性质来看,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门典型的知识课程,所以课堂教学是中学历史的常规形式。在课堂上传授历史知识是完成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
从历史知识的传递来看,历史反映了过去人类的活动。不可能通过实验重复,很多也不能通过观察直接获得,大部分只是间接传播。总的来说,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是听、读、看,听课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只有充分发挥历史教师的作用,历史课的思想性、指导性、科学性、教育性才能得以实现。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是其他方面,都与老师的指导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这也离不开老师的积极讲解。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生活中,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愿意上什么样的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教学质量。
第三,多媒体的使用
现代教学既包括现代教学理念和内容,也包括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是相当普遍的。可以说,近年来历史课堂教学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内容的整合是一个突出的表现。
现代信息技术功能多样,信息量大,综合性高,直观性、情境感、立体感、动态感强,甚至可以模拟空间,“一网打尽”。但是,和任何技术一样,高不高当然重要,但是对于使用和享受技术的人来说,是否实用有效才是最重要的。就此而言,课件制作和应用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和展示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课件制作不当、效果不佳等问题。比如课件中显示的文字信息太多,字体太小,填满了整个界面。学生看下面很费时费力,连坐后面的学生都看不清楚。选择和显示的图像的清晰度太低和模糊;课件底图与字符颜色反差小,造成字符显示不清,如黑底蓝字、蓝底绿字、底子红字等。在编辑课件中的文字标题时,“预设动画”未静音,使文字显示有声音,干扰学生观看;在界面的一角,有动画图标,晃动的人物等。,没有实际意义,不含学习信息,但能分散学生注意力;一个历史知识的图片太多,比如一个人,有头像、坐姿像、工作像、与他人合影等几张照片,眼花缭乱,重复。以及未经编辑和冗长的视频资料。这些情况都可能影响课件教学的实际效果。
这些问题从技术角度来看并不难解决。关键是要考虑到老师所有的教学理念和行为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就像我们教书不是为了展示自己渊博的知识,洪亮的声音,优美的音色。多媒体课件不是因为是新技术才使用的,所以不用的时候也不是时髦,而是为了提高实际教学效果,让这种先进的教学技术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服务。也就是说,课件的制作和应用要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符合教学内容的实施,有助于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促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态度、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习方法和途径。另一方面,要考虑有没有使用价值,因为任何技术都有可能出现“双刃剑”的情况。用不好会不利,不如不用。因此,在应用课件时,也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接受课件演示时要时刻考虑学生的认知活动。
在课件的实际效果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工作的效果。课件是否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是否有助于教师讲授教学内容,是否有助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这些都是编写课件时需要考虑的。如果课件的使用削弱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影响了教师的顺利教学,甚至牵着教师的鼻子走,那么课件效果就有问题。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历史教学应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精神。《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历史课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许多中学历史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极体现这一课程理念,在讲授历史问题时注意联系实际问题,包括联系当前国际形势、现实社会问题、现实生活问题、学生思想问题等。,努力为历史课注入新的活力。
毫无疑问,历史和学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演变的结果,古今的关系是双向的。从历史教学的角度来说,确实需要教师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历史中看到现实,从现实中看到历史。教师应该认识到,这种联系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和现实。甚至对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也要用历史的眼光去探索,通过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探讨,用历史的眼光去观察社会和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以历史感的生成为基础的。历史感的培养并不总是局限于历史本身,关于今天的知识往往能以某种方式帮助更直接地了解过去。但是,理解历史的进程,运用历史思维,汲取历史智慧,并不是让学生机械地、简单地记住一些现成的结论,更不是鹦鹉学舌地说出几个响亮的道理,而是让学生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客观的、发展的历史眼光看待人类社会的各种复杂现象,实事求是地分析事物。在古今教学的衔接中应认识到以下几点:
1.讲历史而不是直接说教。
揭示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是历史认识和历史解释的表达,是以历史现实为基础的。历史的教学内容表现了历史的发展、演变、变化和延续,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其所具有的思想教育因素不是外在的。
2.要具体生动,不要含糊。
历史知识和历史认识都是具体的,但都来源于历史上曾经鲜活的人和事。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理解能力的前提是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只有在认知系统中建构具体的知识和概念结构,才能产生相应的概念和理解。历史教学的大忌之一,就是无中生有,没有具体生动的历史本身。
3.要有机,不要牵强。
建立任何事物之间关系的关键是建立它们内在的、本质的、有机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也是如此。学生可以通过实事求是的有机联系,更好地从历史的角度认识现实,而不是简单地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画一个“加号”或“等号”。
古代有“画蛇添足”、“拆屋移架”、“床上放床”等成语,意思是弄巧成拙。历史课联系实际,尤其要避免不切实际的做法。
总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材和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精辟分析、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对教学资源的准确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