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少琴人物介绍

邓绍勤

邓绍钦(1897—1990),四川江津(今重庆江津)人,历史学家,重庆文化文化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10聚奎学院第一届毕业。曾经在上海书店做过校对,工作之余自学。后来回到家乡,在小学、中学、师范当文史老师。65438-0936,参与重庆北碚区建设,任北温泉公园主任,还参与筹建中国西部博物馆。1937年受聘于西康省地方志馆,编纂调查西康地区的民族史。65438-0942任四川大学版本校勘委员会主任、历史系教授,讲授四川历史地理、四川历史、西南民族史。解放后,参与并主持创建西南博物馆(现重庆博物馆),历任业务秘书、副馆长、学术顾问,为重庆文化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研究中注重实践,多次进行实地考察,就历史学科中的重要课题撰写了近1万字的调查报告,在考古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考古学、国史、地方志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主要著作有《巴蜀历史文物探秘》、《巴蜀史稿》等。

中文名:邓少琴

别名:代表作凯,字少钦,字行。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江津白沙(今重庆江津区)

出生日期:1897年5月9日

死亡日期:1990 65438+10月16。

职业:中国考古、文化、历史、民族学家。

代表作品:《焦毅韩立集》、《巴蜀古迹探秘》、《巴蜀史稿》等。

轮廓

中国考古、文化、历史、民族学专家邓绍勤(1897—1990);原名凯,字少钦,中年后以字之谐音奏少钦。他出生于四川江津(今重庆江津)。

年轻时曾供职于重庆实力派报社、新书报、重庆联合中学、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江津中学等。抗战时期,领导的中国科学院迁至重庆,邓、杨创建了北泉图书馆和博物馆。

1943年,邓绍钦来到成都,担任四川大学版本校勘委员会主任。65438年至0948年在四川大学历史系担任教授,因讲课有趣细致而深受学生喜爱。他讲授的《川康史》、《西南民族史》等课程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1949后被聘为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1951年,名气很大的邓少钦突然放弃了川大优厚的待遇,离开了生活了八年的成都。与徐中书、冯等赴重庆筹建西南博物馆(重庆博物馆的前身),并任博物馆秘书,负责日常事务。

西南地区撤销后,80年代任重庆博物馆副馆长、学术顾问。

其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川康地理、川江航运、巴蜀文化、四川金石学、重庆地方志等方面。在巴蜀史、西南史地、少数民族史、四川河道研究方面是公认的著名学者。

1990 65438+10月,93岁的邓绍钦在重庆去世,葬在江津白沙镇聚奎中学旁,旁边是挚友吴、的坟墓。

角色的生活

著名模特邓少琴,勤于言辞,用词如线。

四川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几个农场的人。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生于四月初八。祖父名阔,词阔,有点文采。我父亲的名字叫大仙,他的字很贤惠,所以他可以开药店和行医为生。早逝。王先生失去了父亲,家里很穷。他是由他的祖父带大的。八岁的时候进入了几个子领域,开始上小学。十岁时,县知事陶伦舟推荐他到聚奎小学学习,在那里他与诗人吴同班。老师中有萧湘,名人(字启生,荣县人),著有《聚奎派首义致四川长者》。在语文老师肖湘的影响下,邓少钦积极参加白沙守义的反清革命斗争。他是1911年11月18,他的丈夫是15岁。

17岁,邓少琴从聚奎小学毕业。19岁时,随吴到上海谋生,未果;幸亏有吴的清华同学吴蜜介绍,他们才得以去友文出版社校对张的丛书,月薪12元。邓少钦以此为生,自学成才。他在上海呆了一年,和季芳一起买了一艘船返回西部。沿途欣赏名山大川,游览巴蜀名胜,开阔眼界。三月份到白沙。后来,他加入重庆郭强报社担任校对。总统长子(即余切,字佩初,内江人,1882-1941)擅长双钩书法。他见先生能做,引为同道,教之。因此,先生的双钩书法越来越精。

24岁,祖父去世,先生回白沙办丧事,受聘于聚奎高中郭文教授。不久,他离开重庆到《新蜀报》工作,与共事。此后,王先生先后在重庆联合中学、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和江津中学教语文。1930年,卢作孚先生将民生实业公司从合川迁至重庆北碚,建立了全国著名的北碚实验区、中国西部科学院(博物馆)、北泉公园。先生被邀请参加这项工作。在为民生公司争取川江航权、抵制洋船独占利润的斗争中,王先生功不可没。王先生曾任北泉公园主任、北碚天府煤矿公司经理、重庆川江航务管理处秘书(主任)。业余时间不忘学习,继续努力学习传统国学和新兴社科知识,尤其是历史、金石学、地理。并编辑了《星查》,记录中外船公司的兴衰。35岁时,刘老师在刘向军部第21军编译委员会工作,提问时间恰逢九一八事变。刘先生撰写了《日本的改革与中国政策》和《三百年来人民自卫的先例》等文章。

在1933期间,王先生受四川省绥靖委员会主任张兰委派,担任救灾小组组长(组长为),为苍溪、南充、遂宁、合川等地的难民提供食品和衣物。1936年,川北大旱,尹昌龄任省救灾委员会主任,赵先生任“昭光剑”(、广元、剑阁)救灾主任。王先生不知疲倦地工作,并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后历任四川省水利厅党组书记、总务科长。1937被西康省主席刘聘为西康通志馆编辑。8月出任因抗战爆发、机构撤销而停办的“城关甲午风景区管理处”筹备处主任。在此期间,王老师撰写了《峨眉导游》一书(第一版1938)。

1942年初,王先生受粮食部委托,了解抗日军队的大米运输情况。于是我顺着水路去了解嘉陵江和涪江的航运情况并记录下来。回到重庆北碚后,应著名学者杨嘉洛之邀,撰写了《四川史》、《重庆史》等书籍,列为系列学术文库。

1943年底,邓绍勤先生被任命为四川大学版本校勘委员会主任。期间重印了成都尊经书院的各种版本,整理了数百部四川地方志,并聘请他教授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等课程。从1945到1946,王先生进行了两次长时间的实地考察。第一次是在今天的甘孜藏族自治州,路线是成都-康定道孚-炉霍-甘孜-德格,从德格南折上金沙江到白宇,而巴塘;东至理塘-雅江-东鄂洛,沿河南省弯道,至木雅乡;然后折向东至泸定、天全,历时半年。1945年底到达庐山,行程四千里。王先生在对木雅乡调查的基础上,撰写了《西康木雅乡甲考研究》一书,发掘了一位遗民在西夏灭亡后向西南迁徙并定居西康的历史遗迹,指出雅砻江流域至今仍有其文化遗迹。至今仍是西夏史研究的重要著作。第二次调查今天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从1946到65438+10月,王先生从芦山出发,途经雅安、荥经、汉源、石棉、岳西、冕宁、盐源、米易,最后从会理回到成都,历时半年多。两次调查,行程约万里。他穿越霜雪,实地考察了这些地区的历史地理沿革、历史遗迹、民族渊源、民俗风情,做了大量笔记,写成《西康民族文集》笔记十余卷。

于是,王老师被正式聘为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讲授川康史、川康金石学、川康史地、西南民族史等课程。1949年夏,王先生将收集到的四川汉代碑刻拓片抄成两卷,即《一部韩立集》,在四川大学出版,徐中书先生作序。王先生在四川大学期间,经常为《中国边疆》、《西部日报》、《经济导报》撰写文章,发表了《清代普格的建立》、《昭觉汉族石刻》、《德昌彝汉户籍四十年兴衰》等文章。

1951年初,西南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处计划在重庆建立西南博物馆(在原中国西部科学馆的基础上)。特别邀请徐中书、冯、邓绍钦为军政文教委员会委员,并调往重庆筹建西南博物馆。三教授毅然放弃川大优越的环境,为新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文化事业远赴重庆。3月7-8日,文化部召开西南博物馆筹备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推荐徐先生、冯先生为筹委会秘书处主任、副主任(后为院长、副院长),推荐邓绍勤先生为主持日常工作的秘书。6月,165438+10月,该馆机构正式获批,王先生担任业务秘书。后来又参加了宝成铁路、成渝铁路沿线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对馆内文物的收集、挑选、保管和编目,以及重庆红岩村、歌乐山烈士陵园的建馆筹备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

1952年秋,王先生赴贵阳惠水、安顺等少数民族地区调研,为博物馆征集西南少数民族文物。回到重庆后,他写了《贵州文物调查报告》和《贵州高柏旁瑶族访谈》。次年,他去四川收集云南少数民族文物。今天,重庆博物馆藏有大量西南少数民族文物,这些文物是由王先生奠基的。

医院成立不久,王先生得知,原来的巴县档案藏在重庆土桥的一户农民家里,因为条件太差,档案都发霉虫蛀了。王先生立即派人全部运回,多达七卡车。乾隆二十三年至抗战前夕的运政审批档案,是重庆珍贵的地方史料。运回后,王先生组织人力按照年代进行了整理和编目。最后全部移交给新成立的四川省档案馆。

1954年,西南地区撤销后,西南博物馆改为重庆博物馆,徐先生、冯先生调回四川大学,邓绍钦先生任重庆博物馆副馆长。1956年,王先生编著《重庆博物馆藏画像砖作品选》一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是四川首次出版的汉代画像砖。

1960至“文革”开始,张秀树先生被任命为四川省文物编纂组副组长,主持日常编辑工作;工作期间,王先生在荣县文庙发现了北宋宣和九域守陵图碑拓片,认为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并在《地质文集》上发表文章。

“文革”期间,邓少钦先生难逃劫难,被批判为反动学术权威。而邓先生却泰然处之,依然故我,在家中读书、研究、写作,不眠不休。直到1972,美国著名专栏作家艾尔索普访华,来到重庆。与此同时,他被“解放”了。

1973,王先生77岁。为了对四川和百越的悬棺葬进行比较研究,他自费到浙江临海和福建武义进行考古调查。他白天调研,晚上在酒店整理笔记。他做的笔记小而细致。回到重庆后,王先生撰写并发表了《百越吊棺葬与白蒲崖葬》、《武夷岩棺葬考察》、《西南岩棺葬制谈》等文章。这是建国后对百越地区悬棺葬这一课题的首次实地考察,而且是在文革期间自费进行的,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20世纪50-70年代,四川出土了大量巴蜀文物,王先生对巴蜀历史的研究更是硕果累累。通过对巴县东孙坝和赵华宝轮园巴蜀墓葬的研究,认为东孙坝是巴人“在殿亭北岸设市”的新城,赵华已成为古代繁华之地,即“候”封地所在之结。此外,王先生还指出,巴人有着特殊的文化,巴蜀符号与东巴文字有相似之处。1972年,涪陵哮天西坝“王”墓出土一套青铜编钟。王先生亲自到现场指导发掘,后撰写《涪陵巴人新青铜错金编钟》(《文物》1974.12)一文,论述了巴人的历史文化及其工业艺术水平,为史书所证。王先生的巴蜀史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在专著《巴蜀历史文物探源》和《巴蜀史稿》中。前者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65438至0984。

王先生一贯重视和倡导地方史研究,并于20世纪50年代编著了《重庆简史》教材。85岁时,他编辑了《重庆简史与沿革》一书。今天重庆地方志硕果累累,王先生功不可没。王先生还在图书馆为业务人员讲授《华阳国志》,每周三次,持续两年。

1982,王先生将20世纪30年代发表在《星茶》、《西南工业通讯》上的《川江航运史》重新整理并投递,更名为《近代川江航运简史》。次年,王先生将几十年来收集的四川水系航运史料捐赠给四川省交通厅交通志编委会,王先生将这些史料编辑成两卷,* * * 80多万字。这对今天的经济建设和三峡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984后,因为王老师年龄大了,不再担任行政职务,成为学术顾问。王先生长期患有前列腺炎,多次住院治疗。他还是坚持写,坚持写。《巴蜀史》30万字,完成于1983年他住院期间。除了“收证平证”的方法外,王先生还特别注意手抄史料。即使有现成的书,他也要把相关的史料抄一遍,字要工整。几十年来,景先生抄写的史料有上百万字,分类有序,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家中。王先生一生淡泊朴素,没有一套时髦的房子,房子里最多的就是书。用的书桌太小了,放个大木板在上面,只要能多放点书写字就行。

1990 65438+10月16、邓绍钦先生逝世,享年93岁。病重时,他告诉家人“丧事从简”,督促图书馆同事“继续完成未竟事业”。没有别的可说了。先生在家乡安葬后,他的女儿将先生生前留下的2500元捐赠给聚奎中学,聚奎中学将其设置为“邓少钦奖学金”。

王先生最后的手稿,包括《西南历史地图集》、《长江上游开发》、《西南交通史》、《康藏研究》、《北泉石刻》、《天风阁诗》等,有待整理出版。

人物作品

主要著作有《一角韩立集》、《重庆博物馆藏画像砖选》、《巴蜀古迹探秘》、《巴蜀历史手稿》、《近代川江航运简史》等。

主要论文有《西康木牙乡贾二部考》、《西南地区岩棺葬制研究》、《涪陵新出土巴青铜器及错列金铃》等。手稿有《西南历史地图集》、《西南交通史》、《北泉石刻》、《天风阁诗》等。

纪念人物

2002年,为弘扬邓老学术思想,纪念这位学术前辈诞辰105周年,四川省历史学会特此召开“邓少钦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邀请川渝两地专家学者参加。与此同时,由子女出资、巴蜀出版社出版的邓绍钦《西南民族史地集》也出现了。

该文集综合编纂了邓老撰写的巴蜀历史与文物、巴蜀民族史、巴蜀近代史等方面的代表作。其中,巴蜀古史的研究成果最为引人注目。从这本集子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邓老之对巴蜀古史的严谨专注的探索,更能体现出他诚实守信、一丝不苟的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