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德育已经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而作为德育最基本的内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重视对少先队员进行文明行为教育”。搞好日常生活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的重中之重。

重点开展小学生学习、做事、做人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使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其健康人格的培养奠定基础。

(1)创新。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构建创新的养成教育方式和模式,将养成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跟踪教育,突出以成长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2)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应用探索和实践,总结了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的规律,丰富了素质教育理论和养成教育的理论内涵。

(3)应用价值。本课题从方式方法的实验和探索入手,着眼于应用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途径是紧密结合我校寄宿制学校的实际,通过对特定行为习惯形成的个案研究和一系列实验研究,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在操作层面,提供了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努力探索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中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