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书院的历史状况
宋代以前,株洲市各县还属于蛮荒之地,先进的中原教育跌跌撞撞地跨过长江,到达当时株洲市最繁华的醴陵县,已是强弩之末。
自南宋以来,醴陵这座小城一口气创建了9座规模宏大的书院。即使在清初“别院”的文教管制政策下,倔强的醴陵人还是创建并重建了五所书院。其中,位于西山脚下的綦江书院,因其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教学质量最高、培养的人才最多,成为湘东子弟求知求学的首选。
丽江书院有讲堂、内殿、斋堂、试验棚。医院前面有一棵千年樟树。在古樟树下,有一首明代王守仁的诗:“一棵老树,千年只栖鹤,百尺深潭,一条龙。和尚住在云深处,不要把它看成是人的境界。”右下有洗心泉,清澈甘甜,可解暑。左前方有宋陈明寺和景兴寺,可通往漓江书院。书院左侧有一排考棚,考棚前院有于右任书《宁太乙碑》(碑原建在太乙墓旁,文革中被毁。后来被教师进修学校取回,暂时立在这里)。光绪三十年(1904),书院改为丽江小学堂,次年改为丽江中学(后改为县中学)。16秋冬封了。17年在中学原址建立县乡村师范学校,1950年改为县中学。县中学与湘东、遵道两所民办中学合并组建醴陵一中后,原址有医院或闲置。1981,醴陵市教师进修学校成立。1982,政府拨款维修,中国著名书法家李铎题写“漓江书院”。1986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