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研究性学习的论文题目是关于体育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也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
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环境,具有完善的人格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能维持正常的调节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保持心理平衡与协调,已经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现在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定义如下:
一是有足够的适应性;
二是可以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第三,人生目标现实;
第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发泄情绪,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可以发挥个性的有限作用;
十、在不违反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为是协调统一的,他的行为受意识支配,他的思想和行为是统一协调的,他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工作混乱,就要进行心理调整。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自信。玫瑰是玫瑰,莲花是莲花。只看不比较。盲目攀比最容易动摇我们的心态,改变我们的初衷,而攀比的结果让人要么自卑,要么骄傲,总之就是平庸。一个人一旦失去自信,就会脱离正常的生活轨道。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很欣赏。生活不需要完美,只要你有一个轻松的微笑,只要你有一颗进取的心,只要你对自己的实际努力感到满意,你就能很好地欣赏别人,别人也能欣赏你。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心安理得。如果走了一格以上就赢了,如果少了一格就输了。胜败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决定的。如果沉迷于胜败之言,必然会形成各种精神困扰。“围棋的对手恨之入骨,却又放不下”。我们真的很想赢得每一个字,这是一生的努力。努力工作是我们生活的本质。如果你放弃了胜利、失败和努力,那么人生将一无所有。安心和我们的目的,安心和努力是目的。不沉溺于胜利或失败的言语,是心灵的平静。
身心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也是现代健康教育必须厘清的一个基本概念问题。早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我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在《天论》中就提出了“形神俱生”的唯物主义观点,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形神合一”理论的指导思想之一。我国中医理论认为:“形为神之体,神之形用;如果没有上帝,你就不能生活,如果你是看不见的,你就不能生活。”其中上帝是形式的主宰。对此,我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早有论述:“心为君之官,神在外。”说明人的心身活动是在心灵的控制和协调下进行的。
这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和医学家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身心是一个统一体,两者相互影响,心是主导方面。事实表明,人的身心对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因此,在研究健康与健康教育时,要充分重视身心两方面,不能只重视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因为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比如,在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中,甲状腺的生理功能是分泌甲状腺素,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如果甲亢,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代谢加快,会使个体产生紧张的心理反应,如情绪易激动、注意力分散、焦虑甚至妄想、幻觉;相反,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新陈代谢缓慢,会使个体精神智力活动变慢,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往往会导致悲观、抑郁等消极心理状态。这说明生理机能的异常变化会引起心理机能的下降或紊乱。反过来,心情不好也会导致生理疾病。比如,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悲伤、怨恨的状态,就会导致食欲不振、胃酸分泌增多、胃壁充血、胃黏膜延长,使充血的部分变薄,降低保护胃壁的作用,使胃壁经常受到胃酸的侵蚀,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胃炎、胃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心身医学研究表明,任何生理疾病都可能引起心态上的负面变化,如抑郁、悲观、焦虑、恐惧甚至绝望,严重者可出现各种形式的伴随精神障碍。相反,任何过度的心理反应或异常的精神变化也可能导致生理性疾病,即心因性疾病。因此,在任何形式的健康教育中,既要重视身体健康教育,也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不可偏废。总之,健康的本质在于和谐。"
我们要做一个健康的人,更要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