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一天在那月。
作者:杨淑丽
时光荏苒,岁月如刃。一瞬间,我们的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我们这一代“兵团人”大多进入了七十岁。人生道路曲折漫长,五味沉浮。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悲欢离合令人难忘。然而,令人难忘的仍然是在兵团生活和工作的非凡经历...
人生的转折点从这里开始。
1970年6月3日,初夏,一天的喧嚣过后,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早早入睡,只有昏黄的路灯隐约闪烁。道路两旁墙上的大标语在夜风中微微沙沙作响,街上的车和行人都很少。伴随着杂乱的脚步声,我们四个人匆匆赶往火车站。我的母亲,我的哥哥和我的好姐妹们送我登上了开往东北一个叫白城的城市的火车,然后转到了大石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那是一个令人向往和羡慕的地方!
偶尔路过的货车扬起尘土,我的心不知所措。即将告别亲人,离开生我养我的家乡,面对要踏入的新环境。真的不知所措,百感交集。最让我感到愧疚的是,初中没毕业,没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孝敬辛苦了一辈子的爸爸妈妈。我不知道今天什么时候能见到你。
姐妹们拉着我的手依依不舍,而我妈则反复叮嘱我:到了那里要听领导的话,好好工作,不要想家。
第一次出门在外,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兵团对我这个无限崇拜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美丽的大草原绿草如茵,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悠闲地吃草、奔跑,到处鲜花盛开...营房里一排排青砖红瓦,整洁干净。和相邻学校旁边的军营一样吗?即将看到的兵团人会是什么样子?)
随着车轮的转动,我们倒车,半夜到达大石寨。啊,原来这是一个物资中转站。由于天黑,什么也看不清楚,我就晕了,被安排在一个有土炕的小屋里。陌生的环境让人感到不安。由于一路的劳累,我们三个小姐妹都睡着了。明天会是什么样子?
第二天早上,我和王、董晓玲、、朱连友、六个人一起上了一辆解放牌卡车去送货。颠簸了一天后,他们傍晚到达了目的地。一路上没有看到想象中的美景,却感觉自己的骨架快要散架了。
由于我们的父母都是与煤炭打交道的资深人士,我们六个人都是开滦煤矿工人的子女。57团煤矿和开滦煤矿是合作关系,所以我们6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来兵团前没有接受战前动员,也没有人做详细的思想教育。就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顺应了社会的需求,响应了国家的号召:下乡,去边疆!屯垦戍边。自觉投入到这个轰轰烈烈的行列中,心甘情愿地加入到这个自古以来没有先人发起的兵团建设中来。从此,他有了“兵团战士”这个光荣而自豪的称号,有了50年难忘的兵团情怀。
排练样板戏,我成了“奶奶”
我很“荣幸”被分配到五连,融入了这个团结、友好、欢乐的公司。上课期间,我每天都在厨房帮忙做饭。下课后,炊事班班长刘竹阳点名让我留在炊事班。领导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这是我妈的指示,也是我上课的第一课。我成了炊事班的战士。
后来才知道,五十七团是以采煤为主的工业集团,五连是包括车、钳、铆、电、焊等各种工种的机修连,还有其他辅助井下工作的工种,如充电班、绞车工等。我的工作就是给这些可爱的战友做饭,做好“天下第一事件”的后勤保障工作
有了工作目标,就有了动力,生活就充满了乐趣。炊事班的工作繁重而忙碌,不仅要调整白天的三餐,还要为夜班准备夜餐。此外,厨房卫生也是一个重要环节,严防疾病从口入。做几扇明亮的窗户,砧板、案板光洁。饭后我们会去打水,来回几次,直到第二天把大池子灌满。在公司领导和班长的指导下,我们圆满完成了日常任务,尽最大努力保证了公司同志的身体健康。工作之后,女生天性爆笑活泼,载歌载舞。有几个人可以称之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傻姑娘”。
当时八大样板戏响彻全国,男女老少都能唱几段。已经到了人人都知道,到处都在唱的局面。我在家的时候,爱在爸爸买的一个老式“戏箱”前哼哼学唱一些咏叹调,有时候还会瞎喊几声。我对乐理一窍不通,也没有唱功,但我就是喜欢,热爱。下班没事就唱几句。有一天。副连长王钟找到我说:连队决定排演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给你一个艰巨的任务。你演“李奶奶”,张福绵演李铁梅,李昱和由我的退伍老兵、排长马俊峰同志演,他在高门操着一口洪亮的普通话。哇!消息一传开,全公司一片兴奋!这是新的!战友们都很开心。锣鼓一动,胡仙一响,一大群人立刻坐在厨房的饭堂里。热爱文艺、喜欢唱歌的男女战友三三两两地来看我们排练。我不怕刺激。他给出建议,想要行动。我们也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采纳合理的建议。排练进行得很顺利,有时直到很搞笑,说错台词大家都哄堂大笑。气氛很热闹。那时候我们没有导演,更不用说剧本了。我们都集思广益,依靠脑海中记忆的电影中的表演和动作的印象。汉沽战友狄天庭记忆力很好,可以说会模仿,很多动作都能熟练做出。周是保定的战友,拉二胡很委婉,是我们乐队第一个钢琴家。还有敲锣打鼓的同志,都是重量级的。
副连长王爱好文艺,平时总能听到他唱几首。他也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任何工作都要求做到最好。他要求我们认真唱好每一个字,练好每一个动作。要求准确无误。这时候有个问题引起了连长的注意——我是个大胖子,有骨架,演李奶奶这个角色很合适。张福绵腰细肩窄,鹅蛋脸大眼睛,漂亮帅气,是李铁梅的不二人选。但唱功不尽如人意,副连长王也不满意。你可以从他皱眉的脸上看出他很着急。我们该怎么办?
这时,我看到坐在下面织毛衣,认真看我们排练的战友陈淑敏,用一口纯正的天津话说:“让他们换(角色)!”!多么简单的事情啊!"
是啊!换个角色!大家异口同声。但是副连长马上说,那不行!只见他伸出双手十指并在一起说“杨书立的脸好宽”,又伸出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并在一起说“张福绵的脸好瘦”。怎么改?我能换它吗?改不了!!没等他说完这些话,战友们都笑了,一些眼泪夺眶而出。.....就这样,在同志们的热情帮助下,在王钟认真负责的监督下,我们的齐新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最后,几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俊男靓女”为五连的同志们奉献了一部革命样板戏《大红灯笼高高挂》。活跃了公司的文化生活,给同志们送去了欢乐。为此,狄天庭也得了个“卖木梳”的外号。
时至今日,每当我们说起这种情况,还是沉浸在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里。
就在这次第一次排练演出后不久,我被调到了团部政治部,之后又调到了文艺宣传队(京通派)。后来,他被调到了吴起镇的小学。
以痛苦为乐的“实践”
我从小就比同龄的孩子胖。我妈曾经说过“喝凉水都长胖”。一岁时,手臂胖乎乎的手腕上的肉被挤成了一条缝。每天妈妈都要用毛巾小心翼翼的洗缝里的泥。这种规模的宣传队跳舞难度大吗?你看陶玉,杨毅瘦得跟个麻杆似的,双手环抱。几个小姐姐才十五六岁,天生丽质。自然条件多好啊!
宣传队的训练室和女生宿舍相邻,室内窗户下面用木条钉着架子,压在墙上,供我们训练。我们的班长是天津知青廖秀慧姐。她不仅长得漂亮,唱歌也好听,还很关心战友。辅导我们练习也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尽管每天工作量很大,她还负责编舞动作等工作。但是对于我们日常的“训练”,她要一个一个的纠正和指导每一个动作。
每天天不亮,我们就进训练室,不梳头,不揉睡眼,先动动手脚,再找好自己的位置,然后随着班长一、二、三、四的口令弯腰,压腿就做几十遍。汗水,顺着我的脸流下来,我背上的衣服湿透了,我的腿疼得咬牙切齿。但是我们都没有退缩。而且我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一定要坚持再坚持,不然我粗腿粗棍的很容易练软讲和。不练基本功怎么完成其他表演任务?
根据当时形势的要求,专场样板戏《红灯记》和《沙家浜》基本上不再整场演出。根据团的要求,安排一些结合时局的多元化节目,配合广泛的宣传教育形式,为全团安排演出。更好的为连队的战士服务。
当时宣传队纪律严明,一切按军事化管理,服从命令听指挥,保持全队步调一致是每个队员的自觉行动。排长李桂山不仅是文艺宣传队的队长,也是我们业务上的严师,生活上的贴心哥哥。要狠抓政治思想工作,教育队员树立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正确思想,在排练节目质量上精益求精,要求人人都是能歌善舞、能上能下的专职演艺战士。我们每个人都要按照节目安排的要求服从角色分配,参加其他歌舞班的排练。因为我的基础远不如其他队员,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比别人更加努力,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廖班长的耐心指导下,我们女队员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渐渐地我们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腿不再那么疼了,练的时候人也是欢声笑语,大家都更有精神了。显示器上说:“你腿上的大筋都伸了!”以后就不会这么疼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我们一边说笑着,一边抱着对方的腿,聊着练习中的心得。我们不由自主地双腿一前一后倒在地上,一点也不觉得疼。11成功!成功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好几天真的玩得很开心。
现在想来,真的得益于当时在宣传队的辛苦。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去公园健身器材前,我可以毫不费力地在单杠上伸伸腿。在兵团文艺宣传队战斗、生活、工作的历程,让我受益匪浅。
厕所,怎么是这样的淘法?
宣传队在扎鲁特旗圆满完成慰问演出后,因为工作需要,我被调到了“五十七团校”。
小学的那排房子位于卫生队的西南面,西边毗邻团招待所和机关食堂。往西十几米就是团总部和政治科的三排宿舍楼和办公室。学校和团招待所之间有一个公共厕所,周围的人都只有这个厕所供大家使用。
入冬后,随着天气的骤然降温,气温迅速下降,白雪覆盖大地,“白发风”肆虐。冷得出奇!那是吐槽。这是一个冰球。厕所里的排泄物不断被人排泄,堆积的排泄物成了内蒙古草原上奇特的“冰雕”,黄灿灿的柱子又竖又长。一看就会突破封锁线,把蹲坑里的木板伸出来。如果不清洗,就不会使用。如果你遇到不怕死的人,你会坐在一坨屎里。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学校的老师怎么能袖手旁观呢?大家异口同声的说,我们去打扫厕所吧!又冷又干,气味还小。估计我们几个人半天就能把厕所粪便清理干净。
去做吧!立刻找到铲子和鹤嘴锄。戴上手套和帽子,扣紧袖口和裤腿。放心的直接上厕所。说实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是每个人都能做这项工作。又脏又臭的人会屏住呼吸,一般上厕所都是为了避免走路。但是,当我们想到我们学校是在政治部的管理之下,教师的表率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书育人首先要带头。再说我们都是连队培养的兵,那种无所畏惧,甘于奉献的兵团精神激励着大家。* * *党员白永辉,余凤瑞首当其冲,作为和平之师的我们也不甘落后。有种英雄主义的感觉。“这份工作属于我!”
但是这些城市的大姑娘挖厕所我还是第一次。
由于厕所蹲坑内的粪便已经超出地面,只有刨掉“屎头”后才能进行后续工作。然而,当一个选择下降时,它不会移动。几个镐下去,就是一个白点,溅的粪到处都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用镐尖加快速度,慢慢敲。清完上面还要跳进粪坑,下面更是难干。用镐和铲计划是没用的。零下20度的冻屎柱异常坚硬,十几镐下来只有一小块。我们咬着牙全力以赴,蚂蚁的啃劲就是为了征服那些“大柱屎”。看着一坑粪,大家都犯了一个错误:怎么弄起来?碎片可以用铲子铲起来,这一大块粪便只能用手搬到地上。粪坑比较高,只能用手一块一块上传,接力。几块大的用手搬下来,白永辉弯腰捡起来递给上面的人,大家推拉进去太多厨师都拿不起来。最后都清理干净了。
我们都笑了起来后,拉着对方的手。看着我,我看着你。每个人身上都沾满了粪便,帽子上的头发上沾满了密密麻麻的冰和粪便,摇晃着,顺着身体往下掉。只是这些冰蝎子不是白色透明的,黄色有一种特殊的味道。
恶劣的环境和寒冷的气候使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强,而艰苦劳累、肮脏危险的工作为我们磨炼自己创造了条件和机会,为我们今后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当时真的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在“屎柱”上打几个洞,装上炸药,轰。所有问题都解决了!现在想想,那时候我是多么天真啊!砰的一声,厕所屋顶还不飞?
在兵团生活和工作的场景总是浮现在脑海里。战友们亲切的面孔,是不可磨灭的记忆。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兵团精神将伴随我一生。
我们尊敬的副连长王钟离开了我们。
向为兵团建设奉献了美好青春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们!
2019二月15
雪地上,渐渐消失的小脚印。......
《白发造型》在内蒙兵团的每一个战士心里都还记忆犹新。是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人永生难忘的“暴风雪”。
随着兵团建设的发展,援疆人员和现役军人的家属和子女越来越多,我团建立了五七小学。当初只有一排砖房,四间教室。位于团司令部和政治科东侧,也是57团最东一排营房。由于条件艰苦,课桌是砖砌的长板,孩子们从家里带马扎或板凳来上课。冬天教室里有取暖炉“扫地”。
虽然环境破旧,但却是孩子们的天堂。每天迈着小碎步来学校,瞪着一双大眼睛急切的听着老师讲课(现在想想好笑,我们都快二十岁了,还没读完初中就来到草原上用那点可怜的“知识”教孩子们。嗯,顶多就是个大孩子哄孩子。
记得71的冬天,雪下的特别疯狂,孩子们住在团里不同的地方,离学校也很远。最远的属于电厂家属院。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技术员孟和团政治部主任刘的两个孩子和。记得那天放学的时候,风越来越大,“白发风”吹得人睁不开眼。我告诉孩子们穿好衣服,扣好扣子,戴上帽子和头巾,手拉手迎着雪走。孩子们瘦弱的身体互相搀扶着遮挡着肆虐的大雪,90度鞠躬,艰难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雪地上留下了一个台阶和一个深深的脚窝,但一串渐渐远去的脚印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我想,在“兵团岁月”的艰苦环境中磨练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会成为社会的栋梁。因为这段人生经历是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开轴”的感觉
1970年6月3日,经过两天两夜的颠簸,解放牌卡车把我们拉到了57团,我们三个人被分到5连。学习课期间我们每天都去烹饪班帮忙做饭。下课后,我留在了炊事班。
服从命令和指挥,领导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高高兴兴去上班。那年我十九岁。
不久,班长老兵刘竹阳被调到充电班当班长。指导员让我跟连队谈,决定让我担任炊事班班长。啊,我的头一下子就大了!我是新来的,什么都不会。我甚至不认识学校里所有的人,也没有工作经验。我怎么负担得起这个负担?做不到,不想做。但是教官说做不到就要做!边做边学,边做边学。不讨论!
第五连是技术工种连,包括车工、钳工、铆工、电工、焊接工、绞车工和充电班。不同工种数量不同,吃饭都是凭饭票买的。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这锅饭是开着吃的,而且是满满的。还有三班倒,每天做夜宵。当时炊事班有两个保定男知青,身体不好。一个姓孙的手臂受伤,另一个姓董的负责烧火。五个女知青轮流上夜班做夜宵(热汤面)。因为年纪小,经验不足,所以好累好困。
那时候的面皮大桶可以倒两袋面皮,都是卸下双臂用手搅拌的。冬天,我们穿着白色运动衫,汗流浃背。馒头和小笼包从抽屉里出来的时候,一个人用绳子拉抽屉盖,两个人拿着下面抽屉两边的扳手一起喊“一,二”,* * *硬拉着抽屉出来。到了冬天,由于交通不便,运进来的白菜和土豆基本都是冷冻的。为了调整连队的伙食,大家都尽量让战友们吃到好吃的,但怎么做也离不开薯片、土豆丝、土豆片。只是肉炒和素炒的区别。每天忙忙碌碌,在团结协作中完成任务。
特别记得每天拉水的经历,紧张又有趣。水车上有一个铁罐,这个车要靠人开(因为公司里没有牛也没有马可用)。冬天地面除了雪都是冰,走路都打滑。去电厂竖井拉水,用水桶装满铁罐,然后一个人开铁轴,后面很多人推车。大家都喊着歌,一个两个使劲!把水一步一步滑回去,一步一步滑出来,然后用管子倒出来,倒进水池里,留作第二天的做饭用水。
开轴的时候,绳子要搭在肩膀上,手臂一定要牢牢压住车的两个车把。一点点拿不住,手举高了就会失去平衡,后面推车的人就危险了。所以每次拉水都特别紧张,拉回到炊事班的厨房后才深深的松了一口气。这时候我又浑身是汗,棉袄都湿了。你看那些姐妹兄弟,脸红出汗,个个气喘吁吁,咧着嘴笑。
日复一日,累并快乐着,我们齐心协力为战友做好后勤保障。
57团学校的“小宣传队”
“我是一个小公社社员,拿着镰刀,提着小竹篮……”
这是五十七小学孩子们的舞蹈表演。清脆的童声和稚气活泼的舞蹈动作时常在我脑海中回响。
于文平和耿立军眼睛大;红脸的是顾和薛;吴艳琴和Xi容桂头发有些黄白;、周、苏小红、刘...诸如此类。高大帅气的罗和罗,有时候真的很难分清谁是哥哥谁是弟弟。那个又瘦又胖的刘芳和刘金杰看起来又甜又秀气,哦!还有可爱的肖刚丹...这是“小宣传队”的阵容。
兵团成立初期,在艰苦奋斗的那些年里,可爱的孩子们和老师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着兵团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了配合活跃兵团的吴起镇文化生活,在五十七团小学成立了这支“小宣传队”。在辽阔的草原上,孩子们仿佛被晶莹剔透的朝露花朵覆盖,充满了奇妙和美丽。我们就像陪伴他们的绿叶,他们围绕着我们,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和喜悦。
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在团委宣传队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特别是女团队长廖秀慧亲自到学校帮助编排节目,指导学生排练舞蹈。在此,我代表原小学的全体老师和同学,向帮助过我们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自编自导了许多新颖活泼的舞蹈,并以各种形式表演和演唱。如:舞蹈《我是公社小社员》、表演演唱《井冈山种的南瓜》、《火车往韶山跑》、《路边有个螺丝钉》、《奶奶喂了两只鸡》等。大力培养学生中擅长和热爱文艺的人才,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特长,用所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兵团吴起镇的文化生活增添亮点,送去欢乐。
吴艳琴的女同学清秀漂亮,声音高。用蒙古语演唱的《牧民唱生产者党》,民族风味十足,委婉含蓄。罗和罗两个弟弟,都是朝鲜族的后裔。从小对母亲言传身教的他们,优美温柔的嗓音将《奔向韶山的列车》和《我是公社的小牧民》等歌曲演绎的淋漓尽致。这是他们小哥哥的拿手好戏,每次表演都很受战友们的欢迎。特别是罗的清新民歌《红日照耀边疆》,声音清脆响亮,充分展现了朝鲜族能歌善舞的民族特色。
还有电厂技术员孟、政治部主任刘的孩子,以及性格迥异的、兄弟。我的哥哥孟军平时沉默寡言,性格内向,不张扬,学习成绩优秀,有一副天生的男高音就像两个铃铛。一部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曲《照我打》让多少小哥哥小姐姐为之倾倒。“小竹筏在河的中游,行走在两岸高耸的青山上……”清脆悦耳的歌声经常吸引我们的战友在排练时驻足聆听。但我的弟弟孟慧活泼好动,是一个经常出现意外情况的淘气小男孩。他说话声音大,动作灵活,所以舞蹈节目里总是少不了他。让我担心的是,我怕他的舞台出事。一个接一个,李和平先生在走上台前的那一刻,都要撩起裤子,擦干净鼻涕...
兵团战友们喜爱的最迷人的小演员,应该是商店卢主任的大女儿,学校陈夫妇的小!
肖伟·焦红·肖玲龙,刚刚4岁多,仍然需要保持她的每一次表演,以跟上团队的步伐。她聪明伶俐,能在一部革命样板戏《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唱出“人皆有一颗响亮的心”,字正腔圆,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真的很可爱!也让我们深深记住了这片草原上的“小星星”。
啊!小宣传队,我可爱的孩子们,你们是我们学习生活中老师的骄傲!
回望兵团吴起镇建设初期,学校师生齐心协力,激情书写青春,无怨无悔度过苦乐岁月。我们有过快乐、欢笑、痛苦和疲惫。组队之初,由于物质条件匮乏,学校设施简陋,组建“小宣传队”也是一段艰难的经历。那时,空教室里没有供学生学习的桌椅。用两面砖再搭一块板,就是桌子了。学生自带小板凳和Mazar-e去上课。所以没有钱给“小宣传队”买衣服和道具。但这些困难都难不倒那些对孩子充满爱,对教育认真执着,有兵团奋斗精神的老师们。
李和平老师知识丰富,爱好广泛,细心体贴,裁剪制作衣服技术娴熟。余凤瑞老师曾经是二连女排的排长。她是党员,工作认真负责。担任校长一职的白永辉更是多才多艺,策划全面,工作努力,面面俱到(导演在台上,艺术总监在台下,总经理负责)。我们老师顾保平亲自给孩子化妆,经常手上是油彩,满脸是汗。还有陈云忠和魏增民两位老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他们用爱心关心大局,出谋划策。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诸葛先生”。我呢,就是这些孩子的“孩子领袖”,乐此不疲!
我们自力更生,自己做。用政治部的彩旗、窗帘等边角布料制作自己的演出服装。老师们发挥自己的长处,手工裁剪,量身定做,飞针,密切配合。很快互相追赶,一个接一个,大小适中,合体明亮,小上衣长裙,各种风格的独唱服装……应运而生。孩子们穿上鲜艳夺目的服装。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微笑着欢呼。
在平时的教学和排练过程中,老师注重培养孩子讲卫生、爱干净的好习惯。每次演出前,都要给孩子们洗头、洗脸、梳头。老师们亲手精心打扮的小脸都是清秀可爱,可爱乖巧的小脸真的很讨人喜欢!
每次演出前,全体师生要认真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切实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孩子不出意外,不丢东西。高高兴兴去,平平安安回来。每一场演出都可以说是师生之间的斗争。有时候孩子们在台上载歌载舞,我们老师在台下很紧张。一场演出下来,我们可以松一口气,这颗心也就踏实了。但是一看到台下同志们开心的表情,欢呼和掌声,我们就觉得很欣慰,把疲劳都忘了!
霍林河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无限的生物。在吴起镇长大的孩子,就像草原上盛开的花朵。他们在互相竞争,展示自己的浪漫情怀。如今,他们都在祖国各地战斗,在各行各业展示他们的才华和创造力。他们历经风雨,见过世面,以饱满的激情为祖国做贡献。
学生孟军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将老师比作“绿叶”。
“绿叶”哭了,“孩子,你在哪里?”
花儿齐声唱道:“亲爱的老师们,我们来了!”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们所有的老师都愿意永远做“绿叶”,永远陪伴、培育美丽、鲜艳、可爱的花朵。
今天杨树理兵团的原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