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桓公对平鹤的处理有什么问题?

蔡桓公怎么了?

——扁鹊遇上蔡桓公的医学解读。

“扁鹊遇上蔡桓公”的故事家喻户晓。因为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近年来还被改编成“扁鹊治病”的寓言,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上。这个故事出自《都做错了,余老》,原文如下:

扁鹊会见了蔡桓公,并建立了一个房间。扁鹊说,“有了病,不治疗就会害怕。”结果说:“我没病。”。”当扁鹊出来时,桓侯说:“把病治好是一个功劳。十天后,扁鹊又去看结果,说:“你的肌肉病,不及时治疗会更严重。”。". "结果又忽略了。扁鹊走后,结果并不愉快。又过了十天,扁鹊走进结果说:“你的病在胃里,治疗会更严重。”结果又忽略了。扁鹊走后,结果并不愉快。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结果就跑了。于是桓侯使人问他,扁鹊说:“病在理,汤在伸手可及;在皮肤里,针石也触手可及;肠胃里,火无处不在;在骨髓里,生命所属的地方,无所事事。现在在骨髓里,我没有邀请。“五天后,结果身体疼痛,派人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后来结果病死了。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扁鹊,一位著名的医生,拜访了蔡桓公,发现蔡桓公病了,并且告诉了他,但是蔡桓公不相信他。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示医术。”当扁鹊第二次见到蔡桓公时,他发现蔡桓公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肤,但蔡桓公仍然不相信,非常不高兴。当我们第三次见面时,扁鹊发现疾病已经发展到胃部,但蔡桓公仍然不相信,更加不高兴。这时,读者们都在担心蔡桓公。面对扁鹊这样的名医,我们怎么能错过机会呢?直到最后一次,扁鹊看到了蔡桓公,什么也没说,迅速离开了。蔡桓公请人去问扁鹊,扁鹊说病情已经非常危急。说到骨髓,麦饭石和针灸都无能为力。果然,几天后,蔡桓公病死了。

这个故事讽刺了蔡桓公对医疗的无知和忌讳,歌颂了扁鹊高明的医术,达到了“知其详”的境界。这个故事常被引用为“未病先防”的典型案例,在某些领域,常被用来比喻防微杜渐的重要性。《韩非子》的本意是解读老子“画图难”的道理(解决一个难题,要从它发生的前期开始,即“不让它拖延”)。所以文章最后指出:“所以,好医生的待遇也是被理智攻击的,这都是为了小的。”夫事之不幸与幸福也是有原因的,所以说‘贤者蚤(早)做了什么?’"

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在叹息的同时,不禁会想:蔡桓公得了什么病?为什么疾病一步步发展,而蔡桓公却没有任何感觉?

要搞清楚蔡桓公得了什么病,首先要还原历史真相,也就是这个故事真的存在吗?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喜欢用寓言说理的《韩非子》。这些寓言有的是改编自历史,如《子涵不受玉影响》(出自《左传》),有的是直接虚构的,如郑仁买鞋自相矛盾。那么,这个故事是史实还是韩非子杜撰的呢?经过文献的相互考证,同样情节的故事也出现在《史记》、《扁鹊臧宫列传》中,《史记》的可信度较高,但不同的是在《史记》中变成了齐桓公。那么,这两种说法哪个是正确的呢?

据史料记载,姓秦,越人,渤海郡(今河北任丘)人,生活在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历史上有蔡桓公和两个齐桓公。扁鹊在世的时候,郭裁已经被消灭了,所以扁鹊不会给蔡桓公治病。这两个齐桓公中,一个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姓蒋,名。他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比扁鹊早200多年。因此,扁鹊不会治疗他。另一个是战国时的(齐桓侯),姓田,名吴。史书称他为“田”或“吴”,与同时代。这的吴天曾迁都上蔡(今河南上蔡),按照当时的习俗,他也称齐为蔡,所以也被称为。就这样,扁鹊认识了齐桓公的吴添,也就是蔡桓公。《韩非子》和《史记》中的记载没有错,比较准确。

扁鹊曾经周游世界行医,路过齐国,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也说:“我看着越人的诊断,看着齐侯的气色,不禁为他的才华叹息。”这里的“望齐侯之色”指的是扁鹊会见蔡桓公的故事(齐桓公午时)。因此,扁鹊与蔡桓公的会面(齐桓公·诺恩)是一个历史事实,而不是捏造。为了表示团结,齐桓公中午仍被称为蔡桓公。

确认了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性之后,让我们来看看蔡桓公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首先,为什么蔡桓公没有症状?

一般来说,人生病后会感到不舒服,出现各种症状,如发烧、头痛、腹泻等,然后就医。

症状是疾病的表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详细的询问,进行各种检查。现代医学主要采用系统询问和各种实验室检查。古代医生没有现代化的检查手段,主要通过“望、嗅、问、感”来诊断疾病。所谓“神是看而知之,圣是闻而知之,术是问而知之,巧是切而知之”。我们会对这些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判断,得到正确的诊断,然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症状是患者对疾病的主观感受。由于某些疾病的特殊性和患者体质的差异,患者的症状往往是不一样的。比如高血压,有的人血压稍微高一点就头晕,有的人血压高,却一点感觉都没有。有些人有轻微的胃病,但他们感到难以忍受的疼痛。有的人胃炎很严重,但没有明显的不适。创伤后,有的人伤势不重但疼痛难忍,有的人即使严重也相对安静。这些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这种现象被称为患者对疾病的耐受性。

对疼痛感受的差异主要与患者的经历、情绪、意志力有关。有的人太敏感,有的人太迟钝。两者各有利弊。

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患者习惯了抗病,这种情况在农村比较多见。当疾病症状较轻时,他们并不重视,认为小病小痛不用管,故意忽视或容忍,会导致身体对疼痛等刺激的敏感度下降,使身体产生适应性,对疼痛反应迟钝、麻木,从而造成症状的缺失。这种人往往平时自我感觉良好,但是查出病来,往往更严重,这才是最可怕的。

无症状高血压、隐匿性冠心病、部分胃溃疡等。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这些疾病在发病初期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症状,患者会忽略这些症状,或者故意容忍。久而久之,身体会慢慢适应,产生耐受,导致病情逐渐进展,没有感觉。

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知道自己血压高,因为症状不明显,又怕花钱不吃药,孩子担心买的药不按时吃。结果他们后来发展成脑出血,住院花了好几万,还留下了后遗症。后悔真的来不及了!

有些疾病本身是没有明显症状的,比如乙肝、脂肪肝、某些疾病的潜伏期等。,或者患者服用止痛药物,消除症状,掩盖病情真相。

因此,症状不能准确反映疾病的客观真相,不明显的症状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延误治疗,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于无明显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医生应做其他检查,如问诊、问诊、脉诊、实验室检查等,以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并告知患者疾病的危险性,不要小看它,会导致疾病的继续发展。

第二,蔡桓公怎么了?

《韩非子·史记》中并没有提到蔡桓公病的名称,只是说明了疾病由表及里、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即从痰到皮肤(《史记》中的“血管”)到胃到骨髓。那么,有哪些疾病符合这个规律呢?

临床疾病按病因大致可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外感疾病是由感受“六淫”(风、寒、热、湿、燥、火)引起的,内感疾病是由饮食不当、疲劳、情志刺激等因素引起的。蔡桓公病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渐加深的过程。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蔡桓公病是由感受外邪引起的。

古代把外感疾病统称为“伤寒”,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专门论述这类疾病的。伤寒的传播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一般是从太阳(表证)到少阳(半表半里证)到阳明(内热证)到太阴(脾经寒证)到少阴(肾经寒证)再到厥阴(肝经寒证)的过程。在五脏与身体的对应关系中,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肝主主筋,肾主骨髓。从上面可以看出,伤寒的传播过程与扁鹊描述的非常一致。其中少阴肾经寒证最为关键。

在伤寒的传播转化过程中,可因治疗及时而治愈或控制在轻度阶段,也可因治疗不及时、治疗不当而导致伤寒在中(邪直接入某经)或跨某经(跨某经),产生危重证候。因此,蔡桓公的病名可以诊断为伤寒。需要注意的是,原文中的“停留十天”并不是指具体的十天,而是一个大概的数字。

对此,你可能还有疑问。伤寒不是感冒吗?感冒也会死人吗?

伤寒在古代是外感疾病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苏文热论》说:“今日夫热者,皆伤寒之类。”泛指广义的伤寒,泛指一切外感热病。《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种,包括中风(指风邪引起的外感,与脑血管意外引起的中风不同)、伤寒、湿温、发热、热病。”其中“伤寒有五”伤寒是广义的伤寒,五伤寒中有狭义的伤寒,指的是外感风寒之邪。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伤寒第十三方》中说:“礼貌不如说话,总叫伤寒。俗名为时,刻道符,字五暖,也是大回,终止也是* * *道。”也就是说,伤寒是官员、贵族对外感病的雅称,通俗的叫法是“适时游”,“热病”是道家的说法。

在泛伤寒中,有许多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导致死亡。医圣张仲景因家中多人死于伤寒而动怒,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他在序中说:“虞氏众多,虞氏有二百余家。建安年至今,尚不足十尺。三人中有两人死亡,伤寒排名第七。我感受到了过去的失落,也无法挽回。我勤于求古教,博采众长。“这些更严重的外源性疾病类似于现代的SARS、H1N1等。这些疾病的病情变化很快,比如身体虚弱的人病情会迅速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我们的普通感冒只是伤寒的一种,属于比较温和的一种。一般限于太阳的表证,也有少阳半表半里证的症状。很少有综合征继续向内发展。只要及时治疗,就会痊愈,一般不会出现危重综合症。

从扁鹊对蔡桓公症状的描述来看,起初是风寒袭经(太阳的表证),但此时蔡桓公还没有感觉到,风寒更深入到里,入半表半里(皮肤),而蔡桓公还没有感觉到,而且进一步发展。当它到达阳明胃经(胃和肠)时,蔡桓公没有感觉到它。如果风寒继续入内,就会发展成三阴寒证,更加严重和危险。风寒直接入少阴肾经(骨髓)。这时,扁鹊知道蔡桓公的脾气可能不会相信他。此外,这种病更难治疗(不是不治之症,而是难以治疗)。扁鹊曾在《六大不治之症》中说:“狂妄自大,不管什么原因,都是治不好的。”蔡桓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扁鹊“看了桓侯一眼就走了”,转身就跑。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很多翻译中,蔡桓公的扁鹊病被解释为“你得了皮肤病”“你得了肠胃病”,这是错误的。蔡桓公氏病为风寒,头皮、皮肤、肠胃是发病部位,是疾病的不同阶段,不能直接诊断为皮肤病或胃肠疾病。

那么,蔡桓公真的没有症状吗?其实也不尽然。一开始,他可能没感觉到。扁鹊看到了。他否认这一点,并对其他人说扁鹊的坏话。后来,他也可能出现症状。但是,因为他是一个国家的尊重,怎么能因为尊重而示弱呢?他可能觉得症状不重,还能忍住。没想到,病情继续发展,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这就是“避病避医”的意思。正如周敦颐所言,“与其毁其身而不悟,不如避其病而不医。”

此外,本文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患病后是及时治疗还是及时抵抗。很多人说抵抗力可以增强病后抵抗力。确实有很多人生病死了,慢慢就会好的。但是,像蔡桓公一样,最佳治疗时机被耽误了,那么得病后,是及时治疗还是抵抗?其实能不能抵抗取决于两个方面: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自身正气(抵抗)的强弱。如果邪气较轻,正气充足,就可以不用药物,自身的免疫力就可以把邪气驱逐出去。但如果邪气重,你正气弱,千万不要反抗,要及时治疗,这样好治,花钱少,对身体伤害小。如果硬抗,只会让病情逐渐加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后悔莫及。

这篇论文还可以引出一个问题,就是医患关系。医生和病人都很合作。医生提供疾病信息和治疗方法,但治疗的决定权仍在患者手中。只有患者积极配合,疾病才能治愈。如果病人拒绝合作,那么即使像扁鹊这样的医生也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