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的中国,社会中上层的大多数是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吗?
但这并不妨碍很多人在文凭上烧钱(和以前一样,钱和前途都在烧),虽然高投入很可能是低回报。很多研究生都有一种感觉,三年的学习深了很多,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我看来,这只是对人性的一种扼杀。三年研究生不仅降低了人才的可塑性,更可悲的是连与人打交道的基本素质都不会具备。现在大学生的人文时尚已经减少了很多,更不要说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了。很多研究生不仅仅是学位论文,清华研究生王银退学这件事在社会上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是根本原因。很多网友认为很多公司的高管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有的甚至是博士生,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有多少是海归,有多少是土鳖。我今天说的文凭和学历都是在中国的条件下,不涉及海外,所以不要拿那里的哈佛或者剑桥MBA来举例。至于现在的研究生热,都是用人单位在捣鬼,很多有能力的本科生打着“非研究生不招”的旗号望而却步。这种方法也强化了文凭的“价值”。更可气的是,很多用人单位完全是压榨员工的血汗,“血汗工厂”由此而来。想必大家都知道,很多外企非常人性化,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健全。至于国内的企业,很多都是在榨干你离开,很多高学历人才都成了他们的牺牲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陷入了恶性循环,即“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价值依次贬值,呈现“多米诺骨牌”发展态势。目前来看,本科生受害最深。可以预见的是,再过几年,当硕士生阵容越来越庞大的时候,硕士生也会步本科生的后尘,同样的最终结果可能是博士生也会遭殃。那么这一步该怎么做呢?笔者提个建议,教育部继续打造一个新的文凭——“超级研究生”来接手博士班,因为如果有一天很多人拿到了博士学位,还是找不到工作,或者但是在“超级学者”之后呢?如果“朝史圣”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我们应该继续建造新的建筑还是就此打住?不能因为文凭而“白头偕老”。五六十岁了还是拿不到毕业证吧?所以当时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只能是两个字——“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