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有效的物理实验课

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自始至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实验教学,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高中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研究和探索的能力。这种高中生

从走上讲台的那天起,我就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如何教物理?我也问过很多学生学习物理的感受。大部分都觉得物理实验ffJ有意思,但是物理太难学了!我觉得这是对学者的呐喊,这种呐喊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改革势在必行,物理教学改革应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对实验的再认识——谈实验教学

众所周知,物理、化学、生物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实验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个大大的吻~?上海?但由于十年浩劫,实验设备损毁严重,设备不足,药品极度匮乏。此外,许多实验人员和年轻教师不适应实验教学的要求,导致许多学校的各科实验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本实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将探究式教学应用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查阅参考资料,然后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并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探索,形成物理概念,发现物理规律,掌握知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本实验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对三个实验班的90名学生进行教学,并将三个班级分别进行年级和性别分组。以采用常规实验教学方法的控制班30名学生为对照,比较物理成绩自评、综合实验能力自评、教师评价和实验兴趣,四个班级两两比较。结果表明:①探索性实验教学法能显著提高物理成绩;②分数分组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综合实验能力和物理实验兴趣没有显著影响;但性别分组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综合实验能力和物理实验兴趣有显著影响;③探究式实践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4)探究性实验教学法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实验综合能力(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⑤探索性实验教学法对男生效果较好。

孔九生

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突破口应该是加强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物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重点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并给出了各种实验教学方法的具体设计案例。本文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概况、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和选择原则、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常用方法的探索、各类中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设计案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个部分展开论述。其中,探索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常用方法是本文的重点。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直观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直观教学主要采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和教学图表。但是这些方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能见度低;有些示范现象转瞬即逝;有的限于条件演示效果差;学生对很多物理知识的理解不能完全建立在直观的感知上。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用视频播放一些不易演示的成功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比如托里拆利实验是用水银做的,有同学会问如果用水做实验会怎么样?这个实验一般不能演示。我们可以通过人教版准备的视频演示研究人员做的实验。通过观察高于三层楼的水柱,学生对大气压的理解大大加深。再比如:在学习物理状态变化的部分时,我们很难在课堂上直接观察到雾、雾、霜、雪、雹、云、雨、露。所以我们用视频把这些自然现象浓缩成几分钟的片子,在课堂上给学生看,来解决这个问题。讲授电压和电流时,学生看不清、摸不清电流和电压,理解起来很困难。利用FLASH制作相应的课件,将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的过程,电流强度的大小在不同的场景下展示给学生。利用类比法,对电流和水的流量、电压和水压进行比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个知识点。课件的展示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从未涉及过的事物,也为学生直接感知和观察这些事物或现象创造了条件。将抽象的规律和概念形象化,突出了事物的关键点和本质属性,便于学生观察,形成表象。通过观察、视听、人机互动,学生不仅可以接收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还可以获得清晰愉悦的感受。动画画面生动,图、声、文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接受知识快,课堂效率高。借助多媒体模拟实验,可以模拟微观世界,模拟复杂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创造直观、动态的情景。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这个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策略上,第一,老师不要过多干涉学生,即使学生的假设有时看起来相当幼稚。如果学生的注意力偏离了目标,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提醒,但这种提醒只是学会了理性分析,提出逻辑猜测和假设。比如探索自由落体的规律,根据实验得到的纸上各点之间距离的变化,可以肯定是在加速直线运动。教师在点评学生的猜测结果时,需要引导学生从加速度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先快后慢甚至加速度四种情况出发,从物体只受重力且这个力不变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推断。2.3设计方案,验证假设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要学习心智技能,即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策略上,教师要以探究的参与者身份参与活动,可以口头提醒学生一些重要情况,但不要急于干涉学生的活动。教师要与各个小组进行巡视和交流,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想法,并不时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必要时,可以通过评论、演示或讨论的形式提供其他信息。

2.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这个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是探究式教学的难点。在策略上,首先要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和方法,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通过交流取得进步。

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活动,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其智力从“正常”跃升到“兴奋”,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其次,要提醒学生他们之间的不一致。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哪个结论更正确?通过在探究的过程中反思,在推理的基础上反思,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进而得出一个* * *知识,并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表达结论。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实验模拟,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实验现象,增强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总结出本质和规律。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学会分析数据的策略、得出结论的技巧以及小组合作的态度和方法。3 .关于探究式教学的特点、问题及策略

通过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探究式教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3.1探究从问题出发,围绕问题解决,以验证猜想和假设为目的。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主线。教师应该考虑创设什么样的问题情境?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解题?怀疑、动机、兴趣、情感是前提和基础。在策略上,要尽力营造激发学生潜能、形成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自由、轻松、安全的心理空间,这样,

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思考,敢于提问,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验证假设的过程是发展学生心智技能和提高科学素质的关键,可以训练学生的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策略上,教师要加强引导,帮助解决各种技术问题,避免学生盲目活动,使活动紧紧围绕要解决的问题。3.2开放性与引导性的有机结合

探究式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开放的,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和看法,往往会出乎意料。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但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并不是天生就具备如何提问、如何建立假设、如何验证假设等知识的。他们只能依靠老师的指导,逐步习得和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策略上,要坚持开放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诱导,即变教学为诱导思想、促进发展的诱惑,使探究活动有序进行。3.3学生自主参与是主要形式。

探究式教学不是先直接告诉学生结论,然后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来验证。就是通过“思考”和“活动”来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交流阅读材料等探究活动,亲自得出结论,参与和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建构对自然的新认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这种通过各种活动情境获取知识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深入理解知识,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面对现实。

解决问题时更容易激活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策略上,教师可以将探究的内容转化为问题,以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探究的内容,引导学生以系列问题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探究的问题体系,熟悉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思维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考虑什么样的问题讨论来纠正。

3.4合作与沟通是主要过程。

在探究式教学中,经常需要小组实验、讨论、观点综合等合作学习。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建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因为经历、知识背景、思考角度的不同,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有所不同。合作学习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反思或批判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从而建构新的、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谈论和交流研究成果时,有策略地关注每个学生,认真分析和评价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计划和研究成果,让学生感受到他的思想和劳动的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大胆提问。4 .关于探究式教学时间的问题与策略

探究式教学的探究过程是开放的,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践表明,这种开放式的教学形式最容易导致课堂结构和课堂教学的分散。

学习进度的滞后。要充分了解学生探究知识的准备情况。对学生每一步可能出现的反应要尽可能估计,对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预判和心理准备;要控制变量,太少达不到探究的目的,太多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耽误探究活动。精心设计和准备探究活动所需的学习材料和实验设备,力求用最清晰、最简洁的语言或方式使学生对问题情境和要求有清晰的认识,使探究活动按照预定的节奏进行;抓住时机提醒和引导学生,让学生顺利地从一个探究转移到另一个探究。其次,尽可能增加学生的专注时间;精心设计探究情境的呈现,使问题包含与学生原有知识的矛盾,从而引发探究兴趣和内在动力;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氛围。教师作为探索者与学生合作,将极大地改善课堂上的民主气氛。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最好让学生轮流主持,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对探究负责,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更积极、更专注地参与探究活动;分阶段观察学生的探究活动,对学生的探究行为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反馈。对探究活动能力低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提醒注意力脱离探究活动的学生,使其注意力回归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