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生校服的裙子里有一层网。功能是什么?
1,吸汗耶
2.抗静电功能
最好不要拆,因为拆了会有静电,吸收汗渍的效果会大大减弱,然后裤子就会吸附在腿上。这个时候就需要拉裤子了,特别难受。
扩展数据:
校服的发展历史:
从辛亥革命至今,校服的变迁一路跟随历史的脚步曲折前行,几乎承载了我们每个人童年的所有欢笑与泪水,在记忆中熠熠生辉。
从辛亥革命到20世纪20年代:制服制服第一次出现。
辛亥革命虽然没能成功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解救出来,但却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服饰限制。新文化运动的大潮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年轻一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纯真、放松和愉悦。
20世纪30年代:旗袍在校园里受到青睐。
旗袍式校服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逐渐取代了原来的裙装式校服,30年代也是旗袍最流行的十年。
四十年代:延续三十年代的服装风格。
50年代:比较随意,缺乏特定的校服。
建国之初,全国人民自动穿上蓝灰色的干部服、列宁服、棉大衣。长衫和马褂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五十八年前,风气比较宽松,大学女生还穿着花花绿绿的毛呢大衣。杨沫的《青春之歌》就是关于这个时期的。
六七十年代:旧军装:一场又一场的“运动”抹杀了锦绣河山的绚烂色彩,略显鲜艳新奇的衣服被压制。看看这个时期的学生,草绿色的旧军装是他们的主色调。但这不是校服。“校服”这个词就是在这个时期从我国消失的。
80年代:校服重新出现。
改革开放后,中国服装终于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80年代后期,“校服”这个词逐渐回到我们的视线。一开始,很乱。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校服。穿校服的学校也一样。没有统一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运动服主宰世界。
此时中国大陆的校服以运动服为主,颜色以蓝、红、绿、白为主,面料以涤棉、金丝绒为主。这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起到了重大作用。教育部1993发文,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
21世纪:统一校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的运动服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韩版和制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校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传播社会礼仪文化,培养孩子的社会规范。美观、舒适、安全是制服的主要特征。在校服设计中加入一定的时尚元素,既能保持校服的规范,又能突出孩子的青春活力,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