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起的成就和荣誉

国立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迁至上海办学。袁建奇被唐院长聘为矿冶系教授。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袁建奇带着唐山工学院的师生回到唐山,一路上看到的解放区的新面貌,让他感叹,也让他备受鼓舞。在教育问题上,袁建起强调“启发而不是注射”,他讲课尽量生动活泼。在唐山理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任教期间,正如学生们评价的那样,“他把矿物学这门课带活了”。

1952随着院系调整,唐山理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采矿系地质组转到新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袁建奇转到北京地质学院任教,历任教研室主任、院长、教务长、院长助理、副院长。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地质人才,他讲授了普通地质学、矿床学、非金属矿床地质学等课程,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制度、方法和内容改革。1959年,在庆祝建国十周年之际,他写下了《巨人的脚步——从北京地质学院的成长看地质教育的发展》,对我国新旧地质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对比,他赞扬了地质教育的蓬勃发展。调到北京地质学院后,他继续学习,对启发式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反复强调:“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方法问题,也是教学理论和辩证思想的具体体现。要激发参与者积极思考,教师必须积极引导他们。”他把走上讲台比作一个行为艺术家走上舞台,“进入角色”。

他已经70岁了。他在主管武汉地质学院研究生部(担任研究生部主任)时,为了获得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经验,坚持在教学一线上课,对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论文选题,乃至学生的课业负担和课外活动都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参与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使研究生教学步入正轨。在1985中,他还指出,高校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要能够运用和发展知识,这对研究生部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几十年来,他以极大的热情从事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地质事业的接班人做出了突出贡献。

1954年,袁建奇加入九三学社,历任九三学社北京支部常委、宣传部长、中央委员。九三学社第四、五、六、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评议委员。1964至1988当选为北京市CPPCC第四、五、六届委员。1978—1982,当选为湖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湖北省第四届、第五届CPPCC常务委员会委员。1981他74岁加入中国* * *产党。他的学生称赞他“乐见盛世犹健,心有大志。”

中国盐矿研究的先驱,大陆钾理论和高山深盆成盐模式的创始人。

1978至1986,先后担任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主任、钾盐矿床地质研究室主任,探索立足国内实践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教学工作。1980年由他主编的《矿床学全国通用教材》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1988。1979当选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后任名誉理事。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81,加入中国* * *产党。1981—1988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1988后,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该校学位委员会主任。

袁建起一生致力于祖国的地质科学和教育事业。中国开发利用盐矿的历史非常悠久,但用现代地质方法研究盐矿始于20世纪30年代。1940以来,袁建奇对我国西南、西北广大地区的盐类矿床进行了最深入、最系统的研究,在盐类矿床成矿理论的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的盐矿调研中,他首先指出西南地区寒武纪、三叠纪和中新生代红层蕴藏着丰富的盐资源,并兴奋地期待着“盐业以新的姿态崛起”。从1943到1944,他率先进入西北,调研了47个盐湖矿山。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盐湖地质调查。旅途中,袁建起抽空整理资料,先后发出了6篇论文和10篇描写地理和民俗的《新疆杂记》。回来后,他出版了专著《西北盐业生产考察实录》。他将盐湖的成因归结为“盐的来源”、“地形的影响”、“气候条件”等地质地貌环境条件。他首次提出“滩盐”体系是砾石间潜水蒸发形成的,不同于盐池卤水蒸发沉积的盐层。他还观察了盐湖地区地形变化与卤水降水不同作用的关系,如达坂城盐湖的石盐和芒硝的分化。西北断陷盆地四面环山,“山与深谷高度相差很大”,“盆地内气候极其干燥,气温炎热多变,有利于盐池的形成”。这些认识是袁建起后来的高山深盆成盐理论的基础。其中,盐物质的来源、盐湖卤水成分的演化、成盐区的构造控制、地形与气候的关系、盐体的变形特征等学术观点,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建国后,他三次深入柴达木盆地,对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总结了矿床形成条件。他的学术论文《中国内陆盐湖钾盐矿床的若干问题》不仅在世界上首次描述和报道了这种新类型的钾盐矿床,而且总结了陆相盆地的成钾条件和成钾机制,已被国内外盐矿家广泛采用,并称之为“陆相钾盐理论”。他的研究成果被苏联科学院院士斯特拉霍夫(CtpaxoB,1962)在《沉积学原理》第四卷中引用。

65438年至0956年,袁建奇受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委托,指导新中国盐矿地质工作。北京地质研究所成立了盐矿研究组,负责地质条件研究和钾盐矿床找矿工作。应邀担任轻工业部盐业资源勘探队科学顾问。在他的指导下,在衡阳盆地找盐过程中发现并勘探了我国中新生代红层盆地第一个石盐矿床。三次赴青海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湖工作,总结了我国陆相成盐成钾的地质条件。1957年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刘提纲等组成中国科学院盐湖调查队,在柴达木盆地发现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

在地质部的领导下,主持了1959《中国盐矿床分布规律及远景预测》研究项目,编辑了中国第一幅全国盐矿床预测图,不仅为地质部部署全国盐矿床调查提供了依据,而且根据中国的地质构造特点,分析讨论了中国盐矿床与西欧、北美盐矿床的差异。虽然当时可获得的实际资料还不够丰富,但他的预言基本上被以后的探索所证实。1961年,我国首次在湖南衡阳红层盆地进行了盐矿床普查。他被邀请现场指导。他从地层、构造、沉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不久,他钻入厚厚的盐层,在红层盆地发现了第一个岩盐矿床。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几个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盐矿床和钾盐层。他在《中国碎屑岩系钾盐矿床的形成条件》一文中,系统总结了中国盐类矿床的地质资料,概括为(1)盐盆地活动;(2)盐物质的多种来源;(3)盐沉积过程的复杂性(卤水掺杂和卤水迁移);(4)盐沉积的变异性(包括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等四个方面,并进一步概括为“高山深盆成盐模式”。这一研究成果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宣读,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袁建奇提出的这一理论模式概括了构造控制、盐的物质来源、岩相分布、沉积环境、卤水的演化发展等基本成矿因素。它不仅有现代实例,而且有许多地质历史上的盐类矿床的数据基础,并得到了找矿实践的检验。

袁建奇长期在高校从事地质教育工作。在教学中,他一直倡导认知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他工作努力,在教学和科研上精益求精。他是一位学识渊博、平易近人、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也是一位要求严格、科学作风严谨的老师。袁建起常说:“一个人要对人诚实,要尽力为社会做贡献,这样社会才会不断发展。”他言行一致,大家都称赞他是一位谦逊真诚的长者。

袁建起一生共发表学术论文、专著、教材和译著65438000余种。他是中国盐矿地质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学术思想和对盐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贡献,使他在国内外地质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由于家道中落,8岁加入上海奉贤县袁应田家,故改名袁建奇。他勤于读书,好学有思,思维敏捷,兼职家业凋零,读书不易。从小就培养了他好学励志的优秀品格。袁建起的叔叔是同盟会成员,他有强烈的民主爱国思想。抗日战争时期,因拒服日军(任县令)入狱。受其影响,少年时期的袁建起民主,立志报国,走科学救国之路。

袁建奇对自然科学有着广泛的兴趣。热爱阅读,文学知识渊博,历史知识丰富。小学讲课,中学写小油印刊物的经历,让他受益终生。1940年代,他根据个人经历写了一系列题为《新疆杂记》的文章(连载于《盐务月刊》)。

袁建奇1924进入东南大学物理系,以优异的成绩选了《地学通论》和《矿物学》,于是转入地质系。1929中央大学地质系毕业,留校任教。历任院长、教务长、副校长、研究生部主任,并担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对地质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专业学科建设、教学计划、教学管理等。他一直主张加强基础教育,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良好学风,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他长期负责学校的教育事务。他认真负责,实事求是,以朴实真诚的精神为教学服务,深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1929的秋天,袁建奇不仅担任了地质与矿物学的实习和导师,而且恰逢土木工程系二年级新开设的“工程地质学”。在郑厚怀教授的鼓励下,他承担了这门课程的全部授课和实习任务。他认真备课,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他在生活中不怕困难,敢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就是从这个时候培养起来的。

高元贵、袁建奇、杨遵义

1929—1939袁建奇曾任中央大学地质系助教兼秘书。先后讲授工程地质学、地形测量、普通地质学、地貌学、岩石学、结晶学、矿物学、经济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他是张正平、李学庆、郑厚怀和爱德华·帕雷哈斯等教授的助教。

在中央大学地质系1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主动承担繁重的室内外教学工作,完善了地学、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等课程的实验和实习。

65438-0933在郑厚怀先生的指导下,率先将“矿物学”的研究方法引入中国矿床学的教学实验中。在《江苏江宁獾洞成矿作用》(1936)一文中,首次发表了用矿物学方法系统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从而得出矿床成因的结论。谢先生认为这篇文章“...是一部结构严谨的作品,并附有六张显示矿石结构的图纸,绝对精美,极可接受”。任教后在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宁武等地从事矿产资源调查和矿床研究。由于对宁镇地区的地质情况非常熟悉,在教学中经常安排现场教学演示,如地形测量、地质填图、矿产调查方法等。在他看来,地学教学如果能随时与野外实践相结合,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就能融会贯通,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的积累都可以得益于勤奋的实践。

1933年带领学生随中央大学地质系“四川地质调查团”调查四川綦江铁矿,西行至峨眉县。为了测量震旦纪玄武岩的剖面,何、李春雨、张祖等人冒着生命危险,艰难地爬上800多米的绝壁,来到金顶。1938年,何、李成三、郭令之赴西康调查。在雅安、康定、道孚、新龙等地进行路线地质矿产调查。在去康康的路上,他因为马震伤了左腿,所以在路上无法接受治疗。他只是草草包扎了一下伤势,又让人抬下马背,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向西,直到完成侦查任务。

解放前,我国边远地区交通困难,治安混乱,高校经费困难,生活工作条件差,地质工作不仅艰苦,而且安全问题。但是,他从来不关心个人的疾苦。他总是说,“只有地质学家才能体会到欣赏山川的乐趣,懂得宝藏的丰富。”由于努力工作,年轻的袁建奇在许多地学领域发表了科学论文,如江宁县凤凰山铁矿床的新估计(1934)、长江上游水电站厂址的地质讨论(1935)、宜昌黄陵寺和葛洲坝筑坝(65438+)。1948年,盐务总局南迁,但袁建奇拒绝搬迁刚刚步入壮年的袁建奇,此时已经无法安心课堂教学。他望着河对岸的北斗七星,终于迎来了祖国的解放。1949五月和理工学院的师生回唐山时,一路上看到解放区崭新的面貌,让他感叹,也让他备受鼓舞。

北京地质研究所

65438-0952年调入北京地质学院任教,历任教研室主任、院长、教务长、院长助理、副院长。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地质人才,他讲授了普通地质学、矿床学、非金属矿床地质学等课程,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制度、方法和内容改革。195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他写了《巨人的步伐——从北京地质学院的成长看地质教育的发展》,对我国新旧地质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对比。

在教育问题上,他被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回顾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他觉得自己只想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容易记忆,远远达不到“启发式”的要求。因此,他在讲课时尽量生动活泼。在唐山的两年教学,正如学生们评价的那样:“他把矿物学这门课带活了”。调到北京地质学院后,他继续努力学习,对启发式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反复强调:“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方法问题,也是教学理论和辩证思想的具体体现。要激发参与者积极思考,教师必须积极引导他们。”他把走上讲台比作一个行为艺术家走上舞台,“进入角色”。你在讲理论的时候,要像在辩论中一样,去分辨疑惑,去解决问题,去解释概念。讲描述性知识的时候,要像身临其境一样。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效果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上过很多示范课,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毫无保留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听他讲课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辩证法和科学风格。他的课堂教学能够融合科学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美学,这是他几十年潜心钻研教学艺术的结果,也是他对教育和学生大爱的体现。他坚持认为地质学家应该用他们的大脑和双手。因此,他在主管北京地质学院教学时,非常重视周口店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对于学生的毕业实习,他坚持认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与地质找矿工作相结合。

1978期间,他在武汉地质学院主管研究生部(担任研究生部主任)时,为了获得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经验,坚持在教学一线上课,对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论文选题,甚至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外活动都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参与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使研究生教学步入正轨。在1985中,他还指出,高校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要能够运用和发展知识,这对研究生部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几十年来,他以极大的热情从事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地质事业的接班人做出了突出贡献。

60年来,他和翟雨生共同主编了《矿物学》等多种教材,撰写了100多篇科学论文和学术专著。主要获奖成果有:中国碎屑岩系钾盐矿床形成条件(1980,袁建奇、霍成宇撰写,国际交流地质学学术论文集,为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撰写),获武汉地质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81;高山深盆成盐环境——一种新的成盐模式分析(袁建奇、霍成玉、蔡克勤,地质评论),获地质矿产部成果三等奖1983;袁建奇代表参评单位(武汉地质研究所)“江汉盆地钾盐矿床的发现与研究”获石油部1985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矿物学(国家编教材)(1988,袁建奇、朱尚清、翟雨生编著,地质出版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1988);《钾盐矿床微机专家咨询系统》(袁建奇、帅大熊猫开开、彭胜峰编著)获地质矿产部1988三等奖。

1963起,袁建奇教授任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学会北京分会副理事长,后任名誉理事。1979当选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1984后被任命为名誉理事。中国科学院地质部委员,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盐湖考察队副队长,国家科委盐湖组成员。袁建奇教授长期担任地质部地质矿产司科技顾问,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所科技顾问,北京市科协自然科学丛书编委,地学集团董事长,《沉积学报》编委,《矿床地质》杂志常务编委,《构造与矿物学》杂志编委。65438-0954加入九三学社,历任九三学社北京支部常委、宣传部长、中央委员;九三学社第四、五、六、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评议委员。1964至1988当选为北京市CPPCC第四、五、六届委员。1978—1982,当选为湖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湖北省第四届、第五届CPPCC常务委员会委员。1981他74岁加入中国* * *产党。他的学生称赞他“乐见盛世犹健,心有大志。”

中国盐矿研究的先驱

20世纪30年代,谭希畴、谢、李春雨、李、等都对四川黄卤、黑卤、岩盐的成因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而齐是第一个对盐矿和盐湖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人。

1937年,南京沦陷,袁建起带着中央大学地质系师生迁居重庆。1939年,他转到云南大学任教,与朱希仁、郭灵芝* * *合编《云南矿产资源简介》(1940)时,一路上经常看到“家贫,常其食不咸”。抗日战争时期,海盐来源被切断,内地盐价飙升。受地质学家良知的鼓舞,他决心调查盐矿和卤水资源。从65438年到0939年,他在袁永敬和滇中的黑井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1940年8月,辞去云南大学教职。在朱廷虎的邀请下,他到贵州开阳当盐矿技术员,经常一个人在云贵的山沟里跑。

他在云贵从事找盐工作时,逐渐接触到以侯教授为首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会。当时侯先生因沿海被占,正在内地谋求重新发展中国盐化工业,急需调查盐矿、盐湖资源。1943年7月,盐务总局和黄海化学工业研究会联合组织了西北盐业生产考察团。作为小组中唯一的地质学家,袁建奇负责盐储量的地质调查。西北盐湖分布广泛,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但没有人做过科学的地质研究,也没有盐矿资源的记载。当时辽阔的西北地区,大漠荒原,盐湖盐矿,几乎都在戈壁滩深处,人迹罕至,贫困乡村举步维艰。何一行四人,冒着风险,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蒙古五省(区)行程两万多公里,历时13个月。他在《西北产盐考察实录》(1949)一书中记载了“16山盐矿、55塘盐矿、19重要滩盐”,并指出:“西北各省地处大陆中心,远离大海,水流不漏,雨量稀少。这是中国盐矿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轻工业部组织了一支探盐队。在他的指导下,茶卡、唐珂和吉兰泰等盐湖被钻探,计算出的储量与20世纪40年代估计的储量相似。目前,上述盐湖已成为机械化开采岩盐的工业基地。同时,在他的指导下,在湖南衡阳盆地首次发现了古陆相厚岩盐矿床。

为了给农业施肥,他致力于寻找钾盐资源。应地质部副部长宋颖邀请,多次参加工作部署讨论并提出具体意见,推动了云南、新疆及东部各省红层盆地、四川三叠系、陕西奥陶系的盐钾找矿工作,取得了进展。除了在云南发现勐野井钾盐矿床外,在云南和东部沿海省份也发现了许多石盐、芒硝、天然碱矿床和钾盐矿床的找矿线索。对新疆库车盆地的盐矿和达坂城盐湖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60年代初,他分管北京地质学院的教学领导,却煞费苦心。在盐矿地质人才培养和工作部署方面,他不仅参与组织策划,还亲自前往四川、云南、贵州和东部各省的工地。他三次进入柴达木盆地,不顾剧烈的山地反应,白天在崎岖的盐脊间奔跑,晚上在寒冷的盐滩上露宿,为找盐找钾事业做出了贡献。同时,他还根据国外经验,提出了油气勘探中盐矿床的勘探方法,受到了地质和石油部门的重视。在江汉盆地65438-0972段,发现硫酸钾层的预测最终被钻探证实。

1976之后,袁建奇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时,十分重视盐矿床的地质建造和开发,提出在蒸发盐建造中,除继续寻找钾盐矿床外,还应注意寻找其他矿种。虽然不能亲自去找矿现场,但他还是以80岁高龄参观了化工部钾盐矿床培训基地,登上了泰山之巅。

陆相钾理论与深山盆地成盐模式的建立

由于袁建奇在盐矿地质方面的突出贡献,一五计划之初,他被轻工业部盐务总局聘为资源勘探队顾问。短时间内,食盐生产全面恢复,满足了国计民生的需要。鉴于农业是中国历代的立国之本,他把目光投向了寻找农用肥料的矿产资源。根据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农业肥料的发展经验,他多次指出,中国磷矿资源优势好,但缺乏钾肥资源。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我国钾盐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方向。1956在北京地质学院矿床教研室成立了以他为学术负责人的盐矿研究组。不久,他和中科院* * *化学所刘大刚先生成立了盐湖调查队,并担任副队长。1957期间,青海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钾盐矿的发现,让他震惊不已。为了搞清楚这个内陆盐湖钾盐的成矿条件,他从1958三次到察尔汗盐湖工作,对这个面积5800平方公里、钾盐储量上亿吨的矿床进行了科学考察,撰写了《中国内陆盐湖钾盐沉积的若干问题》(1961年)、《钾盐矿床形成条件的若干问题》(1998年)。同时,为了指导盐矿床工作,他组织北京地质学院30多名师生完成了1959《中国盐矿床分布规律及远景预测研究》,编辑了中国第一张盐矿床预测图。在这部著作中,他指出中国盐类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矿化面积与西欧和北美的著名矿床不同。结合他十几年前在新疆指出的盐变形和卤水运移的特点,他决定以我国盐类矿床的实际资料为基础总结成矿理论,以提高我国盐类矿床的找矿水平。同年,衡阳盆地找盐工作遇到困难,他应邀现场指导。根据沉积中心迁移的观点,他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不久,轻工业部盐勘探队钻入一层厚厚的盐层,发现了茶山坳岩盐矿床。1961在云南省边境地区江城县发现了一处钾盐矿床。他立即带领师生进入矿区,通过实地观察指出了这一钾盐矿床的物质成分和矿体形态特征,并带领研究生亲自参与了这一矿床的研究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他根据察尔汗盐湖钾盐成矿过程和环境的实际资料,结合云南勐野井、湖南茶山坳和新疆库车盆地的盐矿床特征,总结了盐(钾)成矿理论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与一百多年来一直作为盐矿成因理论基础的沙洲观点并不相同,而与国外的一些新观点颇为相似。

20世纪70年代,石油地质学家在东部中、新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广泛分布的岩盐矿床,也发现了一些含钾的盐层,为袁建奇的成盐成钾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为1980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撰写的题为《中国碎屑岩系中钾盐矿床的形成条件》的论文中,他系统地阐述了过去30年来中国盐矿床研究的主要成果,概括为:盐盆地活动;盐类物质的多种来源;盐沉积过程的复杂性;盐类物质的变异性(包括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进一步总结为“高山深盆成盐模式”,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学术报告会(1983)上宣读,受到广泛关注。程先生在会议总结中指出:“高山深盆成盐模式”是我国盐矿成因理论的新发展,也是对传统成盐理论的修正和补充。袁建奇院士提出的这一理论模式,总结了成盐盆地的构造控制、盐的物质来源、岩相分布、沉积环境、卤水的演化发展等基本学术观点。不仅有现代的例子,还有地质历史上许多盐矿床的数据基础。他对盐矿床成因理论的总结,特别是他以中国地质资料为基础发展的钾盐成矿理论,形成了系统的学术体系,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学术流派。

1988 81袁建奇患有食道癌和贲门癌。他坚持每天做早操,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项工作。直到1991的春末夏初,病情恶化。他仍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坚持参加一些会议,审阅研究生论文,参与修改有关察尔汗盐湖的文章...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尽力为后人提供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新的认识和看法,以更好地完成“承前启后”。

19911 10月28日凌晨,袁建琪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