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工作方案
一.实施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新设立的、必修的、独立的课程领域,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组成,占必修学分23个,其中研究性学习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
二、实施内容
1.探究学习。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活动)设计两大类。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解决某个问题,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项目(活动)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一个复杂的操作问题,一般包括两种类型:社会活动的设计和科技项目的设计。
2.社区服务。参加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包括社区文化活动(如法制宣传、人口与健康促进、环保与健康促进、科普活动、电脑培训、助学、拥军、文娱活动)、社区环境建设(如环境卫生、绿地认养、社区学校辅导、海报橱窗制作、交通秩序维护等志愿活动)和其他志愿活动。
3.社会实践。内容包括军训、社会回报调查、素质教育基地实践、值日班管理实践、社会调查、社团活动等。
第三,实施方式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1.组织。一般来说,每个学生在三年内参加并完成两个研究项目(含项目设计,下同),其中高一完成的研究或项目设计,每个项目10学分,高二5学分。
2.时间安排。每个项目总研究时间为90学时,项目研究的起止阶段集中;中间的研究过程是分散的,高一第一学期每周3课时,后期减少。
3.项目研究:学生可自行申报项目,组成6-8人的项目研究小组,实行分工合作制,自行聘请教师;也可以由学校推荐,填写申报表,由教务处和年级组协调。
一般来说,课题的研究要经历确定课题、制定计划、收集资料、整理分析、总结报告、交流评估等过程。每一步的工作情况都要记录下来,以供学分认定。
(2)社会实践
1.组织形式:学校或班级的统一组织与团体组织相结合,以行政班级或团体为单位。
2.时间安排:三个学年合计不少于三周。其中“军训”安排在高一开学前,“社会回报调查”安排在高一暑假,其他形式安排在高二寒假。
3.活动记录:由政教处记录。
(3)社区服务
1.组织形式:教师组织或学生自由安排。
2.时间安排:学校规定时间,放学后,节假日分散,三年内累计服务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3.活动记录:学校组织的服务活动由学校团委记录;如果是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结束后学生自己交社区服务记录卡,再交给团委确定学分。
第四,信用认可
学分由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年级组初步认定,教务处组织公示确认。如对认定结果有异议,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将重新考虑。
1.探究学习。必须满足五个条件。(一)有符合要求的项目计划;②研究过程记录完整;(3)有符合项目成果的报告;有三个层次(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合格的评价结论;⑤实际参加活动的时间达到规定时间或以上。以团队上交的用户手册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2.社区服务。具备三个条件,可获得2学分:①三年累计服务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②社区服务记录卡记录完整;③抽样回访、成果展示、公示后无异议。服务时间超过10个工作日。
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要求6学分。其中,“军训”、“返乡社会调查”、“素质教育基地实践”等活动分别计2学分。
本方案自xxxx年9月开始实施。对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应另行制定具体的操作细则。执行过程中如有改进,以届时公布的实施细则或年度实施计划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