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中学小升初考试

从年底就开始准备初中开学了,第一轮折腾让我印象深刻。先给还没进入这个阶段的家长一些建议:

一.建议

1.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快乐教育和素质教育。

优质的教育资源,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永远是稀缺资源。补习班、奥林匹克数学学校和英语学校...虽然有句老话,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在我们国家,随大流往往是正确的选择。等到初中开始,你会觉得这些有多关键。

我们家孩子从小就放养,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上一些补课课。其实我们小的时候也有面试,其中一项就是考英语单词。幼儿园不学英语,我们也从来不给孩子补课,所以这一轮分数全丢了。

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奥数的时候,发现学习和思考根本用不上,只好一对一报考,但是费用是小班的好几倍。即使从一年级开始考奥数,费用也只有三年级这么多。最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考奥数,不增加成本,这样可以打好基础,也可以避免以后不留名的麻烦。

如果决定走高考这条路,只有一个选择:独木桥。

社会越来越多元化,这是好事。很多孩子从一开始就决定未来出国,也有孩子从小选择体制外教育或者有其他发展方向。总之,不走高考这条路,可能有千万种选择。但是如果以后打算高考,就只能选择勇闯独木桥了。

你为什么选择高考?最大的原因大概是,高考是一种相对公平、最廉价的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方式。精英阶层不用担心教育资源,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获得更好教育资源的唯一途径就是高考。

培养孩子的特长是有用的。

很多优秀的学校都有专门的班级,比如体育,乐器或者表演。按照今年的招生政策,特长生提前招生,自然能进别人梦寐以求的好学校。如果能培养孩子的特长,有一两个终身爱好,即使不考虑升学的问题,对个人以后的成长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曾经有一位家长分享了他的经历。他看中了一个离家不远的学校,但是很难进。得知这所学校的特色是排球,他让女儿加入了学校排球队。两年后,我如愿以偿,进了这所名校。当然,特殊技能上学还是有风险的,也需要付出相应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培训。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说,有一技之长是好事。如果能顺便解决升学问题,那就更好了。

4.打算买学区房需要更好的规划。

目前户口一般要求至少两年,所以在哪里买,能不能覆盖小学初中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可能会有区划变动或者学校搬迁等不可预知的因素。

我们买房的时候看中了这个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地方。但是面对初中的问题,发现当初考虑的还是不够,今年还是要折腾。

今年的招生政策允许申请人家庭分离,手续相对简单。家长会上,老师提醒我,人户分离很难考上好初中。一旦申请,就整体进入教委,很可能进入那些学生不满的学校。所以真正申请人户分离的是已经拿到公办学校录取通知书的孩子。

第二,感情

接下来说说小升初至今的感受。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十几年来都是建立在放养的基础上。我们唯一做的就是从高一暑假开始报英语班,到高三报奥数班。孩子的作业和考试都是自己布置的,从来不陪孩子做作业,以至于有一次四年级去开家长会,是在不同的班级开的。我真的不记得孩子是四年级了。)类?我应该去哪个班?

今年2月底3月初开始的奉献小升初的洪流。按照往年的政策,2月底开始准备简历,3月初开始申请,之后是各个学校的面试,然后开始录取。但是今年政策变了,不允许投简历,不允许私下面试,不允许提前录取。虽然听说有一些学校私下接受简历和面试,但是大部分学校还是不会公开这么做。大部分家长因为简历无法提交,开始慌了。

1.在这场混战中,最大的感受是,在战斗开始之前,孩子们已经分成了牛娃和普瓦两个阵营。

没有必要担心牛娃。学校都在争,希望尽快锁定学生。今年由于政策限制,无法公开签约,但从各方反馈来看,只要是真正的牛娃,还是会有学校联系的。

最初,我认为牛娃是一种罕见的生物,但我真的开始接触它,才发现牛娃比我想象的还要多。牛娃,原本以为只是比赛的前几名之一,但是到了初中,我发现身边看似普通的孩子,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或者他们持有各种比赛证书,或者他们有各种天赋,或者他们有体育天赋,或者他们的父母关系非常深厚,或者他们早就准备好了学区房...只要他们有任何一个,他们都可以被称为牛娃。

没有天生的牛娃,几乎都是资源、金钱、时间的积累。不要羡慕别人的牛蛙。我也在想,是不是我在养育孩子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如果前期不做很多努力,那么这些都会集中在小升初初期。欠的债终究是要还的。

2.专业和爱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说起来,我们的孩子也不是什么都没学到。游泳、乒乓球、自行车、篮球、单簧管、围棋、剪纸...学校开始招特长生的时候才发现这些都不叫特长。有证的是特长,没证的只能叫爱好。爱好帮不了你考上各种学校。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各种考证如此盛行。

3.谈谈校园开放日。

作为普娃的家长,按照今年的招生政策,校园开放日基本上是了解各中学招生情况的唯一途径。开放日的名额不亚于上海车牌拍卖。有的家长为了预约开放日,跑到多年没去过的网吧里厮杀;然而,西施中学的一个孩子忘记带他的电子学生证,被门卫拦住了。父母当众下跪。从校园开放日预约到学校录取,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让人心酸。

校园开放日可以让你对学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也可以看到不同学校的精心安排和诚意。很多学校都是有备而来,连来访家长的临时停车证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校长亲自发言,安排各种体验和互动活动。有些学校设立了多个咨询台,家长有什么招生问题可以和招生老师详细沟通,这也是加深了解的一个很好的窗口。今年的政策变化很大,很多家长忐忑不安,不知道从何下手。虽然招生老师不能对所有的问题都给出非常明确的答案,但至少我可以和老师说说话,心里还是轻松的。

据说有些学校精心挑选了可以参加开放日的学生,开放日期间也有一些孩子的面试。这是几个。毕竟每个开放日,每个学校都要接待几千个学生,没办法了解每个学生。至于一些热门学校的开放日,根本没有预约,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上海车牌拍卖。我们约了家附近的几所中学。学风严谨,老师认真负责就好。

也有学校对校园日敷衍了事。整个活动只有十分钟,转了一圈校园就结束了。我感觉不到任何诚意。可能这些学校有五班,已经锁定了学生,但是迫于压力不得不举办校园开放日。怎么做简直流于形式。但是对于大多数认真准备来的家长来说,浪费了很多时间。

一般来说,校园开放日与招生无关。一些专门的学校安排了各种互动活动,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就当是春园游也挺好的。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校长们的发言。

听了四位校长的发言,感觉不一样。三位校长的发言都很好。学校有什么特色,与其他学校相比有什么优势?结合学校的优势,谈了自己的办学理念,突出了学校的特色,了解了一些家长最想问的问题,并在会上及时解答。倾听是非常有帮助的。

唯一一个不舒服的。虽然校长讲了很多学校的历史,但这些都不是家长感兴趣的部分。学校有什么特色?你能给孩子什么样的帮助和支持?历年的升学率如何?前几年的学生都怎么了?这些才是家长真正关心的,校长一个都没提。我讲了将近45分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校长需要说一些套话是可以理解的,但不是所有的套话,因为这样对家长做决定没有帮助。

另外,校长大力表扬了学校的老师长期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这也让我大为惊讶。加班是不正常的情况。如果老师需要长时间加班,老师、学生或者学校制度都会有问题。后来我很纠结这个学校。感觉校长的思路不是很清晰。

第三,总结

小升初还在激战中,预计5月中旬尘埃落定。

上一篇文章的最后,我突然想到了知乎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个人都要努力?有人回答说,人生就是一场交换,你的筹码越多,你在交易中就越有利;如果你手里没有任何筹码,那么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或机遇,你将无能为力。小升初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如果孩子成绩优秀,有很多竞赛证书,有特长,是各种班干部,和家长关系极好,家里有学区房...那么初中就不用担心了。但是,当你手里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你就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也许我们平时的努力换来的是关键时刻可以决定命运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