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学尤其是初中,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从热门栏目《变形记》中可以看出,许多青少年最终成为问题少年,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从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现状及成因、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论述如何做好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一,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受科学技术和自然知识的影响,1忽视了思想道德建设。

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和社会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成为人们追求的对象,形成了以功利主义科学观为基础的科学主义世界观。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一些学校的口号。于是,教育的知识性和科学性被人们夸大,形成了对科学主义的崇拜。科学主义在教育上的回应是“应试教育”。(1)家庭,

受科学主义的影响,学校和社会只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升学率,忽视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现在我们国家很多中学还被禁锢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还有办法争取更多的学生考上重点高中,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初衷。政治课也是作为应付入学考试的科目完成的。很多中学把初中政治课当成辅修课,不管老师学了什么专业知识,都可以安排从事政治教育教学。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有的学校干脆实行班主任制,除了数语课由专门的老师授课,其他科目如政治课等都由班主任负责,这就大大降低了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在对政治课教学成果的认定上,大部分学校把语文、数学、外语作为主干课程,政治作为辅修课程;因为初中的考试要求开卷考试,政治科目的成绩不计入学生总分,所以政治科目的地位不如除了语言学以外的其他科目。政治老师不被学校认可,地位低,所以很多老师不愿意教这门课。即使是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求转到其他学科,或者暂时处于流氓式的工作过渡,也很难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和要求。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客观上降低了,其他因素阻碍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使素质教育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实现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

2德育把知识和道德分开,忽视养成教育。

目前,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时效性差,未能实现知行合一,忽视养成教育。德育时效性差的主要原因是:一是过于强调整体,强调灌输,忽视个性和人格的培养。第二,重智育轻养成。道德教育重视知识和书本,不重视行为的培养和养成,造成言行不一的人格缺陷。第三,目前学校德育只讲理论和规范,忽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上课也只是一句空话大道理,更不用说我们身边那些普通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小事了,放大了学生与道德的距离。

道德不是空的,道德不应该离我们很远。所以,最好的德育方式,就是用身边平凡而高尚的东西去启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道德就在我们身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对学生施加思想道德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要有高尚的品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良好道德品质的长期感染下,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但从上面可以看出,由于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政治学科地位低下,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素质难以得到保证。

第二,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现状及其原因。

(一)当前我国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状况。

思想政治道德包括政治信仰、社会理想和行为、思想政治观念。当代中国中学生的政治信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政治信仰令人困惑。目前大部分学生政治信仰坚定,但部分中学生受社会一些不良影响,对* * *资本主义信仰的热情有所下降。政治信仰的实用主义,中学时期是人的主体意识逐渐形成的时期。在选择政治行为时,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很多学生选择政治信仰主要是看是否对自己有利。这时候就容易削弱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政治信仰的知行不统一。有些学生表面上、口头上、理论上承认为崇高的政治信仰而奋斗,但在实际行动中缺乏言行一致。遇到现实问题时,政治信仰被个人利益推到一边。

根据当代中国中学生的理想和行为,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居多。他们积极向上,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前途结合起来。第二类学生也占了很大比例。这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理想,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不强,基本服从国家利益,没有上进心。第三类学生占的比例很小。这些学生虽然学习努力,但都是从个人兴趣出发。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会表现出极其严重的自私。

当代中国中学生的政治思想,当前中学生的政治思想更加活跃,他们有民族精神,关心国家,有社会责任感,在人格上也表现出对美好道德的向往。但是,也有少数中学生在思想政治心理上存在困惑。此外,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中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的一些问题使一些人的思想无所适从,影响他们在政治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中学生道德素质。目前,中国大多数中学生品德良好,遵守学校纪律和社会公德,热心维护社会秩序。但是,也有一些情况不容乐观。一些学生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听老师的教导和家长的指导。经常逃学,一些学生素质不好,加入流氓团伙,危害社会安宁。

(2)当前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状况的成因。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影响了中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由于广泛接触信息,现代中学生不仅关心国内信息,而且时刻关心世界动态。他们看到资本主义国家正依靠其经济和技术优势向发展中国家出售产品,占领市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尤其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少数学生质疑其* * *产品主义信仰。

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和渗透,使学生失去了传统的观念和价值观。第一,市场经济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与世界经济接轨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在中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发展中国家仍然通过兜售产品和制定国际贸易规则来主导国际格局。社会主义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实力相对较弱。20世纪末,东欧剧变导致苏联解体,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中学生思想不成熟,对问题的看法不是很全面;容易被资本主义强大的外表所蒙蔽,看不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一些对资本主义政治信仰不坚定的学生容易受其影响。

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大众化和生活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过去,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单项”教学,学生接受的信息都是由教师选择的。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个人电脑的普及,大大小小的网吧在全国遍地开花,学生的学习渠道和信息来源得到了拓展。但是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不善于辨别信息的学生难免会受到不健康信息的毒害。

第四,如何面对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受科学主义的影响,忽视道德建设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科学主义影响的对象非常广泛,不仅是道德教育的主体,也包括道德教育的客体。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从德育的主体学生出发,还要从教育的客体学校和社会出发。我国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技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但也要看到公序良俗等社会道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的作用。因此,必须形成一种既重视科学发展又重视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学校要承担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伟大任务,在注重教育科学定位的同时,注重教育对学生品德塑造的功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现真实而非口头的素质教育。学生是德育的主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中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注重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以及品德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打破科学主义对道德建设的影响。

部分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师资匮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对应的师资匮乏,是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农村地区学校的教学环境,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吸引各类教育人才到农村任教,扩大农村中学教师队伍,解决我国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口师资缺乏的问题。提高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德育时效性差、知行分离、忽视养成教育也是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问题。知识与道德的分离和对养成教育的忽视将会大大降低道德教育的效果,必须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教育者在实施德育时,要把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教育与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在实践中形成道德习惯。德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知识是行动的基础和指南,没有正确认识作为指导的行为往往是盲目的;做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只有知行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和实践道德规范,实现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统一,才能达到理想的道德教育效果。

与主导世界格局、影响国际经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社会主义国家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力量还比较薄弱;这让对* * *资本主义信仰不坚定的学生对自己的政治信仰产生怀疑甚至动摇。这也是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中学德育工作者必须引导学生逐步提高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分析问题,看到问题的本质,提高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使学生明白,资本主义国家强,社会主义国家弱的局面只是暂时的,社会主义经过漫长的发展终将取代资本主义。这样才能坚定中学生对* * *资本主义的信念。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为学校德育开辟了新的领域,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互联网的普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和信息来源,极大地改变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方式。网络拓展了青少年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但同时更多的不良信息也强烈冲击着青少年的思想。因此,面对网络这把双刃剑,学校德育必须设计德育内容,改变德育方法;提高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和健康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新技术服务学习,自觉抵制不健康信息。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消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