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感恩健康成长

学会感恩,健康成长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法则。但感恩意识的缺失是普遍现象,应该引起广泛关注。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感恩、感恩、感恩教育,让学生在内心懂得感恩,在行为中回报善良。关键词:感恩意识;感恩教育;德育前言:感恩能驱散心中所有积怨,感恩能洗去世间一切尘埃。感恩是人生的大智慧。感恩是一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精神背景。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让世界如此多彩,让我们如此美丽!一、现实引发的思考:有一次,我在语文课上组织学生造句,要求学生依次说“妈妈是给我的……我是给妈妈的……”但是我不会重复。让我遗憾的是,《妈妈给我……》的内容只停留在复习功课、做饭洗衣服的范畴。学生似乎对父母的所作所为漠不关心。而“我是一个母亲”的答案...是很少的。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目前,感恩意识的缺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人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雨露,却在肆意破坏着他们朝夕相处的环境;面对父母的恩情,孝顺、赡养的观念在很多人心中已经大打折扣,甚至冷漠,只知好处,不知感恩;享受着别人带来的快乐,只知道索取,却不知道付出;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只有“我”是中心,人情味弱。我无法善待他人,只知道被爱,不知道如何回报;在祖国的滋养下长大,我对国家和社会的照顾是理所当然的,只有接受,不知道责任...感激之情逐渐消退。“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了匮乏的地步。孩子不懂得感谢大自然的滋养,感谢父母的养育;不知如何感谢老师的教导;不知如何感谢祖国和社会的恩情。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感恩?二、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1、社会环境缺乏产生感恩意识的土壤。“给它一个桃子,还它一个李子”。中华民族是最感恩的民族。在我们的文化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忠孝”、“望云思亲”、“写信救父”、“彩衣养亲”、“哭笋”、“打虎救父”、“笼母归”、“鹿奶侍亲”(郭巨《孝经》自汉代流传至今,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孝文化,在我国家庭道德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留下了“惟寸长草有几许情,赏三缕春光”(孟郊《游子颂》)的感人诗句。但在儒家传统观念中,感恩是一种基于自然血缘关系的原始情感,是由血缘和情感维系的实质关系。现代意识强调的是权利义务关系和契约关系,这与我们传统观念中以血缘和情感维系的实质关系恰恰相反。此外,由于当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金钱与利益的平衡取代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帮助,侵蚀了人的良知,感恩意识在现代发展观中必然被削弱。另外,社会正处于过渡和转型时期,一些基本的人性在道德缺失下受到挑战。人们普遍过于自我关注,不在乎与他人的关系,也不在乎社会的发展,渐渐忘记了我们永远无法独自获得幸福。2.我们的家庭教育很少教会孩子感恩。在家里,孩子是家庭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为零。现实生活中,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一切都围绕着智力。他们把专注、读名牌、成就大事作为第一要务,却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不知道物极必反,习惯于自然的孩子,从长远来看,父母的付出和索取都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任何负罪感,孩子会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根本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体验。孩子处在一个被过度娇惯的家庭环境中,不懂得报恩,不懂得欣赏和珍惜,不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去回馈他人和社会。这就是缺乏“感恩”意识的体现。反思孩子感恩意识缺失的深层根源,关键是“爱”的泛滥。现在的孩子得到的“爱”太泛滥,太单向,太单一,让他们在爱情中麻木。在“爱”的问题上,父母只履行“给予”的义务,不谈“索取”的权利。他们宁愿经历各种磨难,也绝不为孩子贫穷。久而久之,小家庭环境助长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自大的心态和习惯。3.学校教育都是“填鸭式”的知识教育,而道德教育往往拿一些“高、大、全”的人物作为孩子的榜样。孩子培养出无限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对生活和身边的小事缺乏感情,体会不到“感恩”的情感。所以我们的教育制度并没有在孩子心中播下对身边的人和事感恩的种子。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为别人着想,关心别人,所以没有感恩之心。三、感恩教育的内涵: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现感恩、感恩、感恩、善良的人文教育。”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感恩的态度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种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人格的组成部分永久存在,时刻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怀有感恩之心。感恩教育包括:1,感恩父母。“孝为先德”,感恩教育倡导对父母的感恩。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三千年前,就有这样一句感人的诗句:“父生我,母屈我,宠我,养我,护我,答我,进进出出,欲报我德。”(《诗经·潇雅》)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他们为养育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给了我们最多。孝道的源头是爱,是父母子女之间的爱,是人类最简单最自然的感情。所以,首先要感恩父母。感恩父母是儒家精神的根本意识,是一种心理情感的境界。从呵护自己的身体皮肤到保命,从理解服从到试图认同,从站在大街上到为后人正名,从生前伺候丧葬祭祀到慎终追远,无一不是对父母的感恩。《论语》、《礼记》、《孝经》等儒家经典从基于自然血缘关系的原始情感出发,赋予了“孝文化”丰富而具体的内涵和意蕴,孝存在于教育的理论范畴几乎是毫无疑问的。我感谢父母的支持、鼓励和无私的爱。我们说感恩父母是做人的根本。2.感激老师和朋友。老师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给我们具体的指导和教育。历史上第一部学生守则《弟子规》,对尊师重道有着严格的规定。感恩的老师在我国也是有优良传统的。孔子说“弟子进则孝,出则孝”(《论语·学而思》),意思是在家要孝顺父母,在社会要尊重老师。卢作孚先生认为“家庭生活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社会生活;亲戚、邻居、朋友等关系是中国人的第二社会生活。”邻里朋友给予我们帮助和关心,我们应该回报大家的善意和付出,感谢朋友的信任和友谊。可以说,对老师和朋友的感恩是美德的基础。3.感恩社会,感恩祖国。孟子说,“天下之本,在于国”。(《孟子·离娄上》)范仲淹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也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精忠报国。古往今来,精忠报国的例子数不胜数。人是社会人,社会和祖国给了我们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自然要回报社会,感恩祖国。一个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人,会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他的人生会很精彩。从某种程度上说,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4.感恩自然。追求普遍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而儒家早就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环境。大自然给了我们清澈的蓝天、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给人类提供了生存的资源和空间。从人类的历程来看,我们的祖先依靠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始终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只有懂得感恩自然,树立环保意识,珍惜资源,关爱家园,才能尊重、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说,感恩自然是生存之本。四。感恩教育的实施成功科学家安东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时刻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心存敬意和感激。如果你接受了某人的好意,不管是礼物、建议还是帮助,你也应该花时间表达你的感激之情。因此,让学生在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时心存感激就显得尤为重要。1,利用环境进行宣传教育。利用环境进行宣传教育,让校园充满深深的感恩。充分利用广播播放感恩的诗词、散文,播音员会讲感恩的故事,播放感恩的歌曲;悬挂以感恩为主题的标语牌;在宣传栏张贴以感恩为主题的诗歌、散文、故事等材料;出版以感恩为主题的墙报、黑板报,让孩子置身于这样的校园环境中,时刻受到感恩的熏陶,感受到浓厚的情感氛围,感受到校园环境传递的感恩。2.举办各种教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开始欣赏身边的人和事,父母的养育和教导,老师的导航和培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进而学会欣赏他人、社会和所有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过努力、汗水、提供过服务和帮助的人。利用不同的节日,全校每月组织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如1月组织“我是今天的主人”周末活动;2月,比赛用手抄报;3月,我们在3月8日为母亲组织了一次“爱心卡”。4月,“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纪念活动;5月,母亲节,我发出了“我为妈妈做一件事”“给父母写一封信”的倡议;组织“关爱父母,努力学习”的阅读主题,设计“给父母洗脚一次”、“给老师喝杯茶”、“给老人让座”、“打扮自然”等活动。让学生明白感恩是做人的根本,是幸福生活的源泉,让感恩之旅成为自然而然的举动。3.这个主题渗透着感恩教育。各个学科也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开展感恩教育。比如语文课组织现场命题作文比赛等等;音乐课教唱《只有妈妈好》、《妈妈的吻》、《感恩的心》,让感恩的歌在学生心中响起;数学学科组织学生进行学生及家长家庭教育问卷调查,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在心理课上,开展了题为“拥抱家庭”的心理教育活动;政治课要求学生写一份“家庭收支”调查报告;综合实践班组织学生为父母和老师制作“爱心卡片”。使德育与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更加有效。令人欣慰的是,社会舆论已经开始关注感恩意识缺失的严重性,感恩教育受到社会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也对感恩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和探讨,一些学校也在积极开展感恩教育。2005年8月,上海市教委正式发布第三次修订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首次将“学会感恩”列入《中学生行为规范》第六条。相信这些做法对于增强公民的感恩意识,改善社会风气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感恩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家庭、学校、社会都要尽一切努力构建德育环境,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愿感恩之花永远盛开,感恩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