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

鲁迅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在《呐喊》和《彷徨》两部小说集中收录了25篇现实主义小说,主要包括知识分子和农民两个主题。其中关于知识分子的故事有14篇,真实地描述了晚清、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个重要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和生活状态,是鲁迅小说的重要内容。

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心理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求名,充满了旧式文人的酸臭味。作者对他们既有批评,也有同情。

第二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如《肥皂》中的四明和《高老夫子q》中的高,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看似虚伪,实则充斥着盗贼和妓女,或是封建道德和虚伪的守护者,或是没有文化的文人垃圾和文人败类。作者只批评他们,没有同情;

第三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叛逆者,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酒楼上的吕》、《孤独》中的魏、《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药》中的、《长明灯》中的狂人、《一件小事》中的“我”。他们有现代意识,有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有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的光荣历史,但几乎所有的反抗都以失败告终。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希望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不仅仅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更是他们自身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结果。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的主题很明确,就是要“揭露家庭制度和伦理道德的罪恶”(鲁迅:《中国新文学系列丛书·小说二·鲁迅全集》第6卷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作品虽然是《狂人日记》,但始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存在的吃人现象展开。它的用意是告诉大家,在“仁义道德”的历史上,其实全书只写了两个字:“吃人”!这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思考的结果。

作品通过主人公疯子的眼睛,观察身边的人:“他们——有的扇了知府一巴掌,有的扇了君子的嘴巴,有的为了酋长霸占了妻子,有的被债主逼死。”然而,他们不会奋起反抗同类相残,而是会效仿。疯子对此很不解,作者对此很生气:“一直都是这么用的,为什么不做错?”"还是你失去了良知,故意犯罪?"在疯子或者作者看来,这些人如果不改变,最终都会被吃掉,未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些“或者”没吃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发出了“救救孩子们……”。

作品既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又表现了作者“悲愤交加”的人道主义情怀和以文艺创作改造社会、改造生活的整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狂人日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

鲁迅依靠他以前的外国文学作品和医学知识,生动地描述了狂人,一个具有恐惧、偏执、感性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完善等特征的“迫害妄想症”精神病患者。但他的作品主要目的并不是表现他的精神迫害,更不是一部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而是通过一个疯子的口来揭示封建礼教和人伦吃人的本质。

狂人形象具有“疯癫”和“不疯癫”的两重性。疯子的疯狂一方面在于他作为精神病人的特征,另一方面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疯子的“不疯”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者想不到的话。就像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和现存社会秩序的人,无一例外都被视为“疯子”一样,疯子的思维和语言往往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而深刻的。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挑战传统的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是一个敢于挑战现实世俗社会的清醒的反封建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但是,鲁迅并不看好狂人的命运和前途,所以他在《文言文序》中预见了他的结局:“我早痊愈了,所以去了一个地方袖手旁观。”

对过去的悔恨

在鲁迅关于知识分子的小说中,《伤逝》(写于1925、10、21,后收入小说集《流浪》)是唯一一部直接表现青年婚恋主题的作品。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是一对受五四新思潮影响,要求个性解放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相识后,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大胆追求自由恋爱,勇敢反抗封建道德和世俗偏见,毅然挣脱家庭的枷锁,在众目睽睽之下共同生活。最终,涓生被一封辞退信斩断了联系。像疯子、吕和魏一样,他们在强大的社会力量面前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因此,鲁迅小说《伤逝》的主旨与当时流行的同题材小说是不同的。不是为了表现年轻人为了争取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而对封建婚姻观的反抗,也不是为了歌颂当时流行的“个性解放”,而是为了指出“个性解放”的局限性,探讨受“个性解放”影响的一代“五四”叛逆青年如何在冲出家庭牢笼后走上“新生”。

鲁迅写这篇小说的前两年,也就是1923 65438+2月,他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做了一个题为《娜拉走后发生了什么》的演讲。《娜拉》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一部社会剧。被翻译成《木偶家族》在中国演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如何走出家庭,而鲁迅则在演讲中告诫大家:“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梦醒之后无路可走。幸福的是梦想家;如果看不到要走的路,最重要的是不要吵醒他。.....然而,既然娜拉醒了,回到梦里就不容易了,所以她不得不走;但是离开之后,有时候跌倒或者回来都是必然的。不然我们要问:她除了觉醒的心,还带来了什么?如果像先生们那样只有一条紫绒绳的围巾,再宽两三尺也完全没用。她需要更有钱,包里有东西。说白了,她需要钱。”两年后,鲁迅又重提旧事,因为他认为“娜拉走后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仍然没有解决。因此,他在对过去的悔恨中煞费苦心地用了12次“新生活”这个词。

在作者看来,子君是勇敢的。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她大胆发出叛逆宣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任何人都无权干涉我!”作者借涓生之口说,“这种透彻的思想在她脑子里,比我更清晰,更强烈。”虽然勇敢的爱可以支撑她“从容不迫,慢悠悠,如入无人之境”,但作者通过自己半年自由生活的实践告诉读者:“人必须活着,爱是美好的。”因为“爱情必须时时更新、成长、创造”,否则,再辉煌的爱情也会枯萎死亡。因为勇敢的子君在获得爱情的自由后,只把爱情作为“功课”来复习,“只为了爱情——盲目的爱情——而完全忽略了其他生命的本质”,所以,导演给涓生的一封辞退信,让她彻底崩溃。作者叹了口气说:“没想到这么一件小事,对刚毅无畏的子君产生了如此显著的改变。”

在作者看来,涓生也是勇敢的。他不仅是勇敢的子君的坚强盟友,也做好了导演被免职的心理准备。然而,作者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在强大的社会力量面前,涓生终究是弱小的,缺乏“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鲁迅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在局中的生活,就像在鸟贩子手里的一只鸟,只有一点小米维持余生,绝不会肥胖;很久以后,我只得到瘫痪的翅膀。即使把我从笼子里放出来,我也不能使劲飞。不仅不会飞,而且“就像一只落入淘气坏孩子手中的蜻蜓,被一根细线拴着,被玩弄,被虐待。虽然幸好没要了它的命,但最后还是躺在了地上,只是早晚要为它而战。”

这就是许多五四青年勇敢地迈出反抗的第一步后所面临的困境:就像笼中之鸟,放了就飞不起来,放了就飞不起来。所以作品越接近尾声,作者希望的“新生”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就越高。虽然鲁迅没能为娟子君指出一条新的活路,因为他和娟子君一样,只知道“还有许多新的活路”,却不知道“如何迈出那第一步”。但是,他固执地鼓励自己,告诉娟子君:“我还活着,我要朝着新的生活方式迈出那第一步……”

鲁迅作品中的农民形象

如果说鲁迅的知识分子小说主要表现了他“哀其不幸”的态度,那么他的农民小说则更多地表现了他“怒其不争”的思想,更集中地表现了鲁迅作为启蒙思想家的特质。

鲁迅的农民小说不仅成功地塑造了一批落后农民的艺术形象,而且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深刻地揭示了这些农民愚昧麻木的精神创伤。鲁迅先生曾在《灯下随笔》一文中指出:“其实中国人从来没有赢得过‘人’的代价,最多是奴隶,现在仍然是。然而,当他们是奴隶时,他们并不罕见。”所以,他直接把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总结为两个时代:“一是想当奴隶,但做不到的时代;二、我暂时成为奴隶的时代。”《故乡》中的润土和《祝福》中的祥林嫂都属于这两个时代。但也有不愿意生活在这两个时代的人,比如《阿q正传》里的阿q,《离婚》里的艾谷。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就像曾经反抗过的狂人、吕、魏、卷子君一样,鲁迅依然把“创造中国前所未有的第三时代”视为包括自己在内的“当下”。

阿q正传

《阿q正传》(最初连载于192165438+2月至1922的章节,后收入小说集《呐喊》)是辛亥革命失败后鲁迅在中国文化史上“钩沉”的结果,表现了鲁迅对它最深刻、最突出的态度。

鲁迅写《阿q正传》的目的是通过阿q形象,挖掘中国农民愚昧落后的原因,揭示中国人的灵魂,所以从阿q形象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有人“害怕”,怀疑作者是在用阿q骂自己,或者害怕有一天自己骂自己。这部作品开始在报纸上连载后不久,茅盾就断言:“阿q正传只在第四章,但在我看来,这是一部杰作。.....阿q,在现代社会是不可能指出来的;但是看这部小说的时候,总觉得阿q很眼熟。是的,他是中国人性格的结晶!.....而且,阿q所代表的中国人的性格,是中国中上阶层的性格”(《茅盾:交往》,《小说月报》第22期,卷13,2月1922)。

阿q是一个生活在江南小镇的农村流浪汉。(关于阿q的身份或者阶级构成,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一般来说,他属于“雇农”,即不拥有土地但主要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农民,也就是以短工为生的人。有研究者认为,他属于城市贫民,但他的身份和暴风中的七斤差不多,却一直被认为是“农民”。他“没有家,住在一个未完工的山谷神殿里;我也没有固定工作。我只是给别人做短期的工作。我收麦子就收大米,我捣大米就撑船。

阿q不仅没有土地,没有家,连自己的名字和籍贯都不知道。即使在韦庄,他也是社会底层。然而,他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总是认为:“我们比你富有得多!你算什么?”同时,“他很自重。村里所有没住过的居民都不在他眼里,连两个‘识字的孩子’都一副不值得嘲笑的样子。”而且就像茅盾说的,它也有“中上阶层”的性格:一是因为他头上有几道疤,所以有很多禁忌。“他害怕说”京和所有声音接近'京。后来推而广之,‘光’也是禁忌,‘光’也是禁忌。第二,因为他们总是在斗争中失败,所以他们改变战术,采取“glowerism”,以便在精神上取得胜利。谁要说“亮了”就拿“你不配...”作为反击和报复,所以他真的觉得自己的疮也是一种“高尚而光荣的疮”。即使被打,也能找到安慰自己的方法,以为自己“被儿子打了。“即使我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可以贬低自己的人,我也有一个巧妙的方法可以摆脱它:“除了‘贬低自己’,其余的都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吗?你是什么??"

这种不敢正视现实、不肯服输的态度,以及各种表现出来的自我轻视、自我嘲弄、自我羞辱,或者说是傲慢与自恋,是阿q人格的主要特征:自欺欺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阿q精神”或“阿q主义”。因为这种表演的目的是为了赢得精神胜利,所以也叫“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作为主观唯心主义的一种思想特征,通常是需要胜利而不能胜利的人所使用的一种“欺骗”,往往表现为没落统治阶级的精神状态。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阿q怎么会有这种现象?在人类思想的一般意义上,这是被统治者接受统治阶级影响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每个时代的统治思想。.....所以,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都是被统治阶级所支配的。”因为当时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封建阶级总是用这种精神上的胜利来掩盖帝国主义列强在现实中的失败,所以当时的中国公民普遍如此。

具体来说,中国农民得精神病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从一次又一次的造反失败中,中国农民错误地得出造反没有出路的结论。没有反叛,他们无法忍受现实和痛苦的生活,只好寻求精神慰藉,或求佛拜神,或寄希望于来世。第二,由于自然经济的封闭环境。中国的农民长期生活在一个地少人多、自给自足的小国里。稍有满足,就会狂妄自大,盲目排外。第三,由于封建宗法家庭生活。中国的农民虽然社会地位低下,但在家庭中却拥有至高无上的尊严,越是在外面受辱受压迫,越是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精神胜利法”作为弱势群体的精神特征,不仅揭示了中国国民性的根源,也揭示了人类的共同特征。因此,阿q形象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艺术典范。

《阿q正传》在前三章充分展示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第四章“爱情的悲剧”之后,阿q的性格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革命》中,以阿q的革命为中心,展现了社会动荡时期以阿q为代表的中国人的种种变化,具有更深更广的意义。因此,阿q性格中的革命要求和他的“精神胜利法”既对立又相互联系。在谈到阿q是否真的要做革命党时,鲁迅说:“就我个人而言,中国不革命,阿q就不做,但既然是革命,就要做。”我阿q的命运只能是这样,恐怕没有两种人格。“阿q的革命是他人格复杂性的表现,是他人格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虽然对叛乱“深恶痛绝”,但当赵爷爷等统治者对革命感到恐惧时,他不仅开始“梦想”革命,而且致力于“改造这些母亲的生活”。

阿q革命作为对“精神胜利法”的反叛,实际上是农民从愚昧中觉醒的开始。但是,阿q的革命只是初始阶段的“自发革命”,只是一种想得到什么的革命,一种改朝换代的革命。即使这次革命成功了,也只是改变了皇帝的姓氏,只是改变了皇帝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身份,社会和传统观念依然如故。这是中国社会不能进步,封建统治能延续几千年的一个根本原因。

但是,辛亥革命不是阿q革命,也不是中国农民革命。在辛亥革命高潮时,不仅绝大多数中国农民还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就连阿q这样的少数下层农民也渴望改变自己的身份,投身革命,但最终都因为维新派的反对和统治者的报复而遭到拒绝,甚至成为阿q这样的“宣传”材料和冤鬼,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阿q越是轰轰烈烈地进行革命,他的死期就来得越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阿q正传》表明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态度,也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阿q正传》第九章最后一章“大团圆”,表现了鲁迅对辛亥革命和中国国民性的失望。他不仅不担心被阿q抓去杀了,反而为自己的圈子不圆而感到羞耻和解脱,而且在众多看客面前游街示众的过程中,还大喊“二十年后又是一个”,这让阿q终于有机会表演他的“精神胜利法”,更有甚者,通过那些没有听到自己所熟悉的东西的看客,

鲁迅小说的成就

鲁迅小说不仅是现代小说的开端,也是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不仅因为它体现了五四启蒙和思想革命的要求,而且因为它将西方小说的技法和技巧与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精神完美地结合起来,在题材、立意、心理描写、小说文体和语言等方面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实现了中国小说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鲁迅小说最重要的贡献是在主题上的突破。

中国传统小说一直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或亡命之徒的天下。甚至在描写人的生活时,也离不开其神仙鬼怪,以追求故事传说和情节的蹒跚者为特征。而鲁迅的小说,大多取材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即使是当时社会上的大事,也往往是通过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生活场景来实现的。

《狂人日记》讲的是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吃人现象,但只是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日记来揭示。《孔乙己》讲的是科举制度的危害,造成了中国几千年知识分子的屈辱。它只是关于一个农村学者的几个片段。医学是启蒙不被人理解的悲剧,只是“人血馒头”的故事。《风波》描述了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但只说了农村的一场辫子风波。《阿q正传》讲的是中国人的灵魂,只讲一个农村流浪汉的生死。小说主题的变化反映了社会风尚和时代精神的变化。五四时期,鲁迅将小说的主题集中在主要承担启蒙任务的知识分子和长期处于蒙昧状态的农民身上,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鲁迅小说在五四时期众多以平凡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它总能从熟悉的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出生活中所蕴含的“万物永恒的悲凉”(张:鲁迅先生,现代评论,1925 1),形成了独特的冷峻风格。

在《祝福》中,作者讲述了一个在江南农村随处可见的故事。一个连自己名字都没有的女人祥林嫂,在丈夫祥林嫂去世后,被婆婆逼着改嫁。经中间人介绍,祥林嫂逃到陆思大师家做帮工,但还是被婆婆卖给了皇族。然而,她的第二任丈夫也去世了,唯一的孩子被山里的狼叼走了。她回到鲁大师家,却成了众人眼中的“瘟神”。当年最重要的祭祖活动“祈福”,也不再和她保持联系。她不得不求助于上帝,并捐出了门槛,作为她在神庙里的替身,以此来弥补她再婚的罪过。但是,她没有得到陆家的原谅。最后,她带着对灵魂存在的怀疑,在热烈的鞭炮声中安静地死去。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祥林嫂”的故事,也看到了她无论如何反抗和挣扎都无法逃脱的悲惨命运。她的第一任丈夫比她小11岁,她的婚姻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但当婆婆要求她复婚时,她却逃跑了,抗争到死。她不想违反“忠于自己的生活”的道德准则。刚来鲁老爷家的时候,她暂时是个奴才,所以脸色很快就红润起来。可是第二次去鲁大师家,她想做奴才。一个普通的故事,鲁迅讲的,总是发人深省,令人不安,甚至令人震惊。

鲁迅的小说之所以常常令人震撼,不是因为它在主题上的突破,也不是因为它在人物心理描写上有多么细腻,而是因为心理描写结合言行描写“画”出了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华老栓对医学的无知,通过他在命案现场买人血馒头的过程,尤其是他的手碰到藏在内裤口袋里的“硬”银元,以及他的眼睛在现场专注于馒头的动作表现出来。《皂》中四明封建道人虚伪的嘴脸也主要是通过他与妻子和几个同事的对话表现出来的。但在这些人的言语和行为中,越是有生活经验的人,他们能读出的“潜台词”越丰富,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潜意识。这被后人视为中国小说向现代性转型的显著特征之一,对后世现代小说创作影响深远。

鲁迅小说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小说文体和语言上的艺术创新。

中国传统小说是在文人史传文学和勾栏王故事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他们既重视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也重视故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鲁迅小说继承了传统小说重视人物语言和行为的优点,但又打破了重视故事连续性和整体性的常规。他借鉴西方小说截取生活“横断面”的方式,打破时空秩序,根据内容需要安排情节,并借鉴诗歌、散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造了抒情体的《伤逝》、《散文体的故乡》、独幕剧等多种小说文体。

《狂人日记》一出版就因其“特殊的格式”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其独特性主要在于其“日记体”这种中国传统小说中从未使用过的文体。在中国传统小说中,多为笔记、章节,多使用第三人称,日记则使用第一人称。整部作品都是主角的内心独白。作品中,序言是标准的文言文,正文却是标准的白话文,其白话文概括的力度和深刻程度不亚于文言文,成功地完成了中国现代小说由文言向白话文的过渡。《狂人日记》在标题和风格上借鉴了俄罗斯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但在语言和内容上却很好地展现了中国本民族的生活、思想和意识,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而且鲁迅的小说在文体上也是一直在创新的,就像茅盾在1923阅读《呐喊》中说的:“至于青春,《狂人日记》最大的影响在体裁上;因为这显然给了年轻人一个暗示,让他们抛弃‘旧酒瓶’,努力用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中国新文学界,鲁迅先生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驱。《呐喊》的十多部小说几乎都有了新的形式,而这些新的形式对年轻作家的影响很大,很多人必然会去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