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宜昌中小学秋季开学时间

离九月越来越近了,也就意味着秋天的开始时间快到了。宜昌部分学校开学时间已确定。当然,大家还是以老师的通知为准。如果没有通知,请参考以下信息。

部署2021秋季开学工作,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于9月1日正式开学。

总体要求始终坚持把师生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属地防控要求,分区域、分层次、错时、错峰有序启动秋季学期,做好疫情防控和学校开学各环节协调工作。学校疫情防控条件不能满足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学校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未能实施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的,不能回学校。

开学时间是1。全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9月1日周三正式开学。如疫情发生变化,将根据疫情和防控要求及时调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统一调度。

2.市内高校原则上在9月2021日星期三分时段、错峰开学,特殊情况可据实调整。湖北省确定的高风险地区和重点地区的师生将暂停返校。2021级新生请按学校最新通知报到。高校在开学前一周将开学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报省教育厅备案。

3.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复课不得早于当地中小学、幼儿园的线下开课时间,同时要忠实执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双减”文件要求。

学校准备1。仔细制定计划。按照国家最新防控技术方案和属地防控要求,坚持“一地一策”、“一校一案”,抓紧制定完善学校启动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及时准确地将学校作息时间和防控要求告知每一位师生,提前与新生建立联系。与暂缓返校的师生保持联系,做好沟通解释工作。

2.严格的健康监测。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全面落实师生(含学校外来人员)开学前14天回居住地健康状况监测和高危地区居住史报告制度,动态掌握师生健康状况和出行轨迹。建立“一人一档”,在开学前准确掌握高危地区、学校、班级健康异常人群分布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3.加速接种疫苗。开学前后两周内完成全市12-17岁学生、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高校教职工、学生第二剂疫苗接种,做到见一个,不漏一个。准确统计师生两剂次的接种情况,做好除禁忌症外遗漏师生的“清零”工作。

4.实施核酸检测。暑假期间,集中隔离、居家观察、离开宜昌市区、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等中高风险地区生活过的师生(含食堂、保洁、保安等后勤人员)、校外培训机构师生及家长,返校前进行核酸检测。继续做好核酸采样工作,确保重点人群应检。

5.储备防控物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学校规模和师生人数,加快储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防疫物资,对已储备的物资进行全面清查,清理过期、临时、破损物品,按需及时补充。在适当区域增设水龙头或移动洗手设施,并配备洗手液等物品。

6.标准化场地准备。统筹利用学生宿舍、教室、校内宾馆、闲置场所等。,并规范医务室或诊所、校内观察室、校门口临时观察室、隔离区的设置。隔离观察点应远离居民小区和教室、宿舍、食堂等学校重点区域。,且位置相对独立,必要的防疫用品要按要求配齐。

7.改善环境卫生。结合全国文明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在开学前开展一次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对教室、食堂、宿舍、功能室、图书馆等重点场所进行持续清扫、消毒、通风换气,对学校空调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加强垃圾分类管理,确保日产日清。

8.保证各种安全。继续抓好校舍、围栏、食品、消防、危化品、特种设备、饮用水、燃气、校车、校园及周边治安安全管理,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抓紧完成维修改造工程,验收合格后尽快投入使用。新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和设备设施,以确保环境保护标准。

9.组织应急演练。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全员、全过程、全要素的应急培训。会同当地卫生疾控部门开展发热病人处置、全员核酸检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实战演练。,并在开学前至少开展一次演练,优化各环节应急处置程序,做到人员到位、职责明确到位、熟悉程序到位。

10.优化校园管理。坚持严格适度,保证师生正常学习生活,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进入校园。确需进入校园,严格落实扫码、测温、实名登记等防控措施。开学前未经许可,非暑期学生不得提前返校,报到时家长或其他陪同人员不得进入学校。精心安排后勤服务、食堂供应和物价稳定等保障工作。

11.制定教学计划。统筹疫情防控、教育教学,针对疫情变化和不同人群,坚持常规教学和非常规教学相结合,制定线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和线上教学的方案。一旦风险等级发生变化,线上线下教学可以瞬间无缝切换。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

12.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精心组织“第一课”,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做时代新人。巩固控制辍学和防止辍学的成果。加快幼儿园项目建设,确保学前教育“两个指标”完成。继续消除大班额,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做好教材教辅的发放工作,确保课前书到人到。

13.注意心理健康。认真落实《宜昌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密切关注师生心理状况,完善心理预警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的发生。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学业就业指导、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防范个体和群体安全事件。对因疫情停课返校的师生进行细致关怀和服务保障。

14.抓课后服务。坚持课后服务“5+2”模式,提供营养午餐服务,确保秋季开学义务教育学校和困难学生“全覆盖”。学校要及时制定课后服务计划。探索推进初中开设平日自习课。尽量保证书面作业在校内完成,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15.落实“双减”要求。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尽可能实现教学,保证学生在学校学得好。结合落实“五个管理”要求,学校制定了作业管理办法,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量。继续规范和管理校外培训机构。

16.完善工作机制。完善教育、卫生、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联防联控的启动保障机制,完善疫情研判、家校沟通、信息共享的联动机制,动态掌握居住地和学校所在地的防控需求,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按照各级最新防控要求,各地严格评估验收当地学校,不合格者不得安排开学。

招生报名1。落实防疫要求。学校要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师生的健康管理工作,处于高危区域或贴有黄色代码、红色代码的师生一律暂停返校。师生错时返校、不同年级高峰时,入学前必须提供健康承诺书。暑假期间,被隔离、在家观察、离开宜昌市区、去过中、高危地区等的教师、学生、工作人员、教师和家长。居住在中度和高度危险地区或有红色代码的人,在报告时必须在48小时内持有阴性核酸检测证书。返校前一周出现发热、干咳、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应及时向学校报告,待痊愈后再返校。

2.做好护路工作。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接触公共物品和车辆零部件,尽量避免与其他人接触,提倡乘坐私家车返校。在去(回)学校的路上,你出现了发烧、干咳、乏力、腹泻等症状。第一时间到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及时向学校报告。不鼓励新生和其他学生家长陪同学生返校,家长或其他陪同人员不得进入学校。

3.抓紧报到上班。各校精心安排部署,成立专班,提前做好招生报名工作。师生员工按照招生报名要求,按时、分批、有序到校。保持1米的社交距离,完成体温检测、症状查询、身份验证。大学生必须验证健康代码和旅行代码。如师生员工出现体温异常等可疑症状,应按照各学校应急处理程序及时妥善处理,并及时向当地卫生、疾控、教育部门报告。

4.加强联防联控。积极协调公安机关开展高峰执勤,最大限度出动警力,维护校园内及周边秩序。校园责任民警和责任督学前往责任学校,督促学校完善内部安保措施。各学校对校园安全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认真对照中小学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相关要求,重点落实“三个100%”,紧盯校园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严防责任盲区、工作死角和防控漏洞的发生。

正常防控1。加强封闭管理。落实校园常态化防控措施,特别是在进出校园时,要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登记等措施。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校园。确需进入校园的,必须测量体温,核对健康码和接种疫苗,实行实名登记。加强教室、宿舍、食堂的消毒和通风。

2.加强食品安全。加强对学校食堂、餐饮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管控,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定期清理存放食品,及时处理不适宜加工的原辅料,重点做好冷链食品检验,不订购来源不明的冷链产品、冷鲜肉凉菜、生水产品,降低冷链传播风险。引导师生分批、分时段、分排就餐。

3.加强多种疾病的预防。加强校医、保健老师等队伍的力量。重点做好流感、诺如病毒、手足口病、结核病、水痘等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在秋冬季学校,严格执行学生晨午检制度,对因病缺课者进行病因追踪和登记,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将结核病筛查纳入新生体检必修项目。

4.加强健康教育。继续引导养成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米粉、分餐等卫生习惯。加强学生近视防控,教育引导学生适当运动,均衡营养膳食,合理安排休息。组织学校文体活动等教学集体活动时,要综合考虑学校防控压力,制定防控方案,避免人员交叉接触。

工作要求1。压实责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和放松,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继续加强当地学校防控监管,全面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师生自律责任、家长监护责任。坚持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加强统筹协调,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2.加强宣传引导。以各种形式宣传国家、省、市、属地的疫情防控形势和要求,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服从属地卫生、疾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安排。教育引导师生和家长关注疫情,不要轻信谣言、散布谣言、制造谣言。引导家长加强对自身和子女的健康监测,加强家校协同防控和协同教育。

3.突出监督检查。各地学校按照新版防控技术方案逐项检查疫情防控、学校准备、校园安全、教学安排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督促整改到位。不符合教育部“三入学标准”者,不得开学。各地教育局将会同卫生、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实地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