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使用的报告越来越多,所以写报告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和简洁。一听到写报告就头晕?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生态环境报告样本。欢迎阅读收藏。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1一、调查理由:

近年来,随着大量矿业的开采,污染废水的排放,水土资源的破坏,人们的生活失去了协调。由于煤矿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氟,人们会患上各种疾病。于是,为了摆脱家乡的氟病毒,在贵州织金黑土乡做了一个调查报告。

二、调查的目的: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发扬“春天的使者”精神,使之服务社会,反哺家乡。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发展,我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虽然被开发了,但是生态环境被破坏了。随着大量煤矿的开采,对水和土壤污染的控制兴趣减弱,所以水的氟含量高;不仅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还会破坏人的生命系统的新陈代谢,危及生命安全。大量的氟中毒、氟斑牙、畸形儿童,等等比比皆是。所以为了反哺人民,服务人民,我给家乡做了一份分析报告。

三、调查方法和结果:

(1)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了解到当地煤矿储量丰富,交通便利。在这种有利条件下,大量煤矿合理开采但管理不合理,导致水污染严重,生态土壤失衡,严重危害田间作物生长和水问题。经过科学合理的统计,虽然近几年家乡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人的患病率在不断提高。各种类型的疾病也在增加。

(2)调查结果,通过与村委会的配合和实地调查,我们知道危害人民生命的主要元素是氟,氟是水中稀有气体,浸入水中的产物。虽然中毒病人发生率高,污染源容易扩散,但在村委会和众多希望水利的帮助下,新的治水方案的实施和调查仪器的准备阶段逐渐形成了统一,初步形成了方案的实施,同时也得到人们的配合,解决了许多必要的问题。

四。调查数据和原则分析:

(1)调查资料整理,通过访谈和实地调查,得出氟中毒发病率为95.5%,氟中毒引起的其他发病率为23.53%。不被氟干扰的人很少,很多得到的数据因为仪器不准确而不是很科学。得到的数据可以根据偏差的大小进行调整,从整体上把握主要矛盾。氟中毒的进一步研究。

(2)根据中毒和侵害原理分析,氟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符号F,原子序数9。它是卤族元素之一,是微黄色的。正常情况下,氟会夺取牙齿中的碳元素,导致牙齿发黄,出现参差不齐的迹象。中毒较深者还会导致身体畸形,不利于孩子身体发育。

动词 (verb的缩写)调查总结: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虽然得到了一份实地问卷,但是问题很多。调查的目的是确保未来计划的实施,调整一次性和非一次性之间的关系。

(1)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1)很多水势快的地方很难靠近,所以很难确定氟化物对土地资源的侵害程度。

(2)调查过程中,宣传力度不够,走访中与村民沟通不畅。

(3)走访或调查时,仪器设备不太准确,调查设备差,缺乏对拍摄数据的分析。

(4)调查周期短,时间短,准备不足。相关参考资料缺乏研究。

(5)没有团队合作,缺乏沟通讨论,导致很多片面的结论。

(6)天气和地理因素的影响。

(二)解决调查中的问题因素

(1)在今后的相关调查中,要注意充分准备材料,多做实地调查,提高调查水平。

(2)多功能利用相关专业讲解问题,咨询研究老师。

(3)尽可能以团队的形式出去调查,提高结论的合理化和规范化。

不及物动词调查计划的合理性及其未来实施的意义:

在很多数据中,尽量以这个方案为准,尽量完善方案,尽可能与地方部门联系,尽量取得他们的支持,得出相应的结论,以便实地考察,使方案合理。争取为家乡人民贡献一点力量,摆脱病魔的折磨。希望村委会和当地部门能兴修水利,帮助人们摆脱水污染。该方案有利于野外调查研究。逐步实施后,可以形成完整统一的规划方案。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2一、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1.全镇辖37个行政村,2个代管村,3个居委会,55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137户,总人口5126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7‰。目前,所有村庄都通了公路,并实现了通讯覆盖。现有耕地面积86000余亩,2012年粮食总产量35678吨,月人均粮食产量1400斤,2012年人均总收入10000元,人均纯收入3893元。

2.生态资源基本情况。全镇现有森林面积46万亩,其中路透林场、李安运林场、钟弦林场、林场、钟弦苗圃25万亩。森林覆盖率66.5,竹子1.2万多株,立木35万多立方米。森林资源极其丰富,竹木储备充足。古、徐、陆、枣四大洞穴,绵延数百里的国有林场,20多个村办林场的杉木林基地,都成了绿色宝库,其中林场是全市最大的国有林场。同时,人们历来有靠山吃山的习俗,有着强烈的生态环保意识,历来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

二、生态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思路和措施

1,发展思路和特色。“生态镇”是该镇一项长期的战略定位,也是促进其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基础先行、产业引领、旅游兴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以“繁荣大旅游、促进大发展、建设充满活力、强大魅力的城市”为战略目标,将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以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近年来,先后开发了李安运峡谷漂流、漓江漂流、惜春小镇漂流、驼龙峡漂流等一批生态旅游项目,树立了“一镇三漂”的品牌,在省内外享有盛誉。2010,该镇被授予“全国特色山水旅游名镇”称号。今年,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建设“美丽”的目标,要求全镇树立长远眼光和忧患意识,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改善,以实际行动配合“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

2.对生态文明有了新的认识。一方面,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今年将完成造林5000多亩;各村要将国内水泥路作为村级主干道对待,确保村道沿线树木绿化,鼓励村民房前屋后绿化。另一方面,加强生态保护。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引导工矿企业走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政府部门和单位各村倡导节能之风;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和公示制度,今年禁止采伐阔叶林;森林防火要时时关注,人人重视,完善村级护林员制度,加大宣传和巡查力度;任何村组禁止开采花岗岩,加强河道采砂监督管理;严厉打击乱采滥挖、乱砍滥伐、破坏耕地和林地、放生火烧山等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

3.在环境卫生方面采取了新措施。走行政推动、全民参与的道路。

一是通过教育提高意识。继续加大环境整治宣传教育力度,包括宣传车、广播、提案、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各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各厂矿企业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营造全民重视环境卫生的浓厚氛围,提高人们的自我约束意识。

二是以制度促变革。各村要严格按照村级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村抓组,组抓户;各村要制定改善环境卫生的村规民约,倡导垃圾不离家、不出村,垃圾由住户处理解决;各村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尝试集资成立村级环卫基金,用于聘请专业清洁工,补贴垃圾回收专业户。

三是通过考核强化监管。成立环境卫生整治办公室,实行一月考核、一季度考评、一年奖惩制度,确保环境卫生天天抓、经常抓、不反弹、不放松;根据月度考核结果,合格村插红旗,不合格村插黄旗;根据每个季度的考核结果,村干部会在大会上提出意见;根据年度考核总分,严格执行奖励先进、惩罚落后的制度;继续实行每个村干部负责一段路环卫监管的方案,确保责任追究。

4.把生态环境和城乡一体化有机结合起来。城市发展: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依托旅游经济繁荣带动城市繁荣,同时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提高旅游发展的承载能力,共同打造特色旅游景观小镇品牌。继续推进集镇开发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管理,力争将100亩大道沿线土地纳入规划。重点发展钟弦集镇,全力打造旅游产品和游客集散地。根据总体规划,向西拓展钟弦镇范围,大力引进各界客商落户,努力以流动人口和过往客商带动商业繁荣,以商业繁荣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努力把钟弦镇建设成为住宿、餐饮、休闲购物、娱乐、观光等功能完善的旅游集散地。城乡规划:以科学、可持续的战略眼光进行发展规划,提升国家特色风景名镇的整体形象。提高科学规划水平,推进村级合理规划开发,坚决禁止非法买卖土地,坚决遏制农村无计划建房和占用耕地建房现象。村级公路改造严格按照交通部门的规划和程序实施,严格控制。没有纳入计划不能开工建设,上级也不解决资金。

三是生态建设的一些制约因素

一是大部分年轻劳动力进城打工,导致植树造林缺乏必要的行为能力,从而影响生态建设的力度。

二是少数人和工矿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扭转一些影响生态环保的陋习和做法。比如少数人贪得无厌,盗窃森林资源或者野外用火或者乱扔垃圾。又如,少数工矿企业不愿投资节能减排,造成生态破坏;或者以牺牲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谋取利益。

三是生态建设政策相对较少,大规模生态建设资金严重缺乏,影响了生态建设进度。比如造林的费用,上级拨款不足,直接影响了造林的质量和规模。

四、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让生态文明意识成为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主流意识,让每个人都知道生态创建,积极参与。

2、加大鼓励和引导力度,采取财政奖励等实质性方式,鼓励和引导群众植树造林,增加造林补贴。

3.加强生态环境执法,严格执行采伐计划,及时有效补种采伐土地,严惩违规者。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严厉打击在火烧山失去生命的人。

4.加大对生态环境工作的投入。绿色生态已成为国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要逐步增加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投入,切实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进度和力度。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与县域自然地理现状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切旨在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工作的总称。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是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如围垦、滥捞、毁林、工程破坏、污染物排放等,其后果影响到大气、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生物资源等多个方面,其中植被破坏是关键,因为其他变化与植被状况密切相关。自然,为了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植被处于关键地位,因为植被不仅能对调节近地小气候发挥重要作用,还能控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是一系列污染物的吸收者和积累地;植被还可以缓冲外力对地表的冲击,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它是所有陆地生物种群的宝库和避难所。只有恢复和建设植被,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才能协调起来,进入良性循环。由于森林植被高大、结构完整,森林植被建设在植被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

(B)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

一个陆地面积4056平方公里的县,靠近珠江源头,生态环境地位十分重要,是珠江部分上游和中下游的生态屏障,养育着一个县11.3万多人口,影响着珠江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一个县最高海拔2861米,最低海拔740米。山高坡陡,山地面积50100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4%),25度以上坡耕地83.6万亩。全县有林地11.6万亩,疏林地1.3万亩,水浇地54万亩,未完林地1.4万亩,有林地(含荒山、半石山、石山、荒地)64万亩,森林覆盖率25.6万。石漠化面积23.6万亩。一个县的生态环境脆弱,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二、县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大气被污染

一个县周边的四个水泥厂,产煤区的改良焦化厂和热电厂等。,昼夜排放烟尘,以及生产生活中不断排放的其他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或间接造成一县上空的空气污染。根据某县环保局的报告,某县烟气粉尘浓度最高为827 mg/L,最低为286mg/L;雨水ph值最高为4.53,某县大气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大气环境质量平均为二级。

(B)水危机

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近年来,某县河流流量严重减少,甚至有多条河流断流。有些农田因为缺水无法灌溉;由于水资源短缺,一些村庄一年只有四个月左右吃人畜引水工程的水,其余时间都要挑水。

2.部分地区水环境恶化。

某县部分地区水体被污染。其中,武渡河(a县段)和沱江(a县段)污染最严重。武都河的污染主要是有机污染,是隐形污染。拖长江的污染主要是无机污染,可见的煤粉污染。

(三)固体废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处理率和综合利用率不高。

一个县的固体排放物主要是煤炭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这些垃圾的处理率不高。它们不仅占用土地,影响市容,而且破坏生态环境。矿区和人口密集区的人们对这些固体排放物的环境问题深有感触。

(D)严重破坏植被

由于一个县人口众多,农民为了获取粮食,毁坏了大量的森林开荒,从坡脚到坡顶都种上了庄稼;过度放牧;各种工程建设活动日益增多,对植被造成严重破坏,目前森林覆盖率仅为25.6%。

(5)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难度越来越大。

1,人地矛盾突出

人多地少,有限的土地既要造林,又要种粮放牧,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比如蚂蚁镇、大山镇的一些村,除了农民住所周围的几块地,其余土地的坡度都在25度以上。25度以上的土地如果翻耕,就没有耕地可以生长,生态移民很难做。

2.不植树造林,很难在这块土地上种树。

某县造林活动开展近20年。在容易种树的荒山、荒坡、水边、墙角、路边都种了树,其余都是沙化、石漠化程度非常高或者容易被人畜侵占的土地。这些土地很难种树。

三,建设县域生态环境的对策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

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森林资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除了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教育外,还应注重对公众的环境教育,不断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让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有计划地在一个县的中小学逐步增设和开展一些生态环境保护课程和宣传教育活动,让中小学生知道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从小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并举。

生态治理必须体现保护与建设并重的思想,因地制宜,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对通过保护措施可以自然恢复的区域,要优先保护,在村庄、公路、铁路等需要采取保护措施的地方,要加大绿化力度。

(3)保护植被,建设天然堤坝。

据研究,暴雨降临时,树冠和树叶能拦截20%以上的雨量;林地上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可以截留吸收5-10%的水分,1亩林地每年比1亩非林地至少多蓄水20立方米。森林植被对洪峰的削减最大可达50%左右。保护植被就相当于修建了一座很好的天然大坝。所以要保护好一个县的森林植被,搞好一个县的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

(4)搞好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应优先考虑生态建设。做好退耕还林工作,就是要把退下来的耕地用好。只有农民觉得退耕还林后的经济效益不比以前差,才愿意退耕还林,才能稳定地达到退耕还林的效果。因此,要正确处理农林牧的关系。首先要有森林优先的思想。综合治理应注重生态功能的发挥。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大力发展林业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治水的本质在于治山,治山之道在于兴林。山要绿,水要美,林茂才能五谷丰登,才能致富。根据一个县的土地条件、市场需求和农民需求,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合理安排林种,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林和经济林,使造林成为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其次,生物措施应与工程措施有机结合。

(五)搞好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

1,加大小型水利水土保持项目投入

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水库、拦沙闸、排灌渠、拦河坝、防护沟等工程,达到截流、蓄水、拦沙、沉沙的目的,解决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

2.加强坡耕地改造。

大力植树。对于25度以上的坡耕地,要尽量退耕还林(草)。对25度以下的坡耕地,要加快坡改梯进度,高砍低垫,修筑硬埂,运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建立一批稳产高产农田,增强蓄水保土功能。

(六)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一是限期治理污染严重的企业;二是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应尽量采用能耗物耗低、污染排放少的生产工艺;第三,大力发展小水电、沼气、太阳能,解决农民的燃料问题,减少农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第四,提高“三废”综合利用水平,实现“三废”的资源化利用。

(七)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法律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是搞好生态保护的根本途径。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打击各种毁林违法犯罪行为,杜绝筑路、采矿等直接或间接破坏森林植被的行为。同时,对其他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要依法惩处,使生态保护工作赢得公众的大力支持,最终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