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中,第三条有一段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关爱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什么是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关于学习的内在品质,它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向学习”相对。根据认知建构主义原理,自主学习实际上是没有认知监督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的要求,主动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的过程。自主学习要求个人对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有意识的认识和反思。我国有学者认为,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前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并做好具体准备,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整,在学习活动后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们的学习就是自主学习。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取决于他们的心理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轻松愉快的氛围能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心理自由。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育改革的源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教师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只有激活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达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愚公一山》一文中,教科书对“混合承诺”的注释如下:“异口同声地同意。杂,此起彼伏。许赞同道在新的教学课堂上,我觉得这种解释不太合理,理解为“相继同意”更符合课文但此时不方便直接告诉学生,所以可以制造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课文中有太行、吴王两个地方,你不能以君之力破坏你父亲的山头?还有怎么放置土石方?而‘以你剩余岁月的力量,不能摧毁一座山的一根头发,那是什么样的泥土和石头?音调一样吗?”,“愚公的妻子从一开始就没有反对吗?全家人一致同意了吗?”这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纷纷发言:龚宇和文志的妻子语气不同,一个关心的问题,一个讽刺的反问否定:龚宇家人口多,发表意见的人多,何况龚宇的妻子从一开始就“表示怀疑”;相继同意并不意味着异口同声地同意。经过激烈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书中的解释不合理,“相继同意”更符合课文。这样,学生学会批判地接受知识,不盲从,敢于挑战权威,不迷信书本,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在问题探究中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要“引导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传统的教学是基于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虽然教学中也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但这一切都在老师的掌控之中。依靠学生查找资料,很少有基于集体讨论的学习活动。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为书面练习和阅读课本,很少布置阅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作业。学生很少有机会按照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讲“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但“授人以鱼”;“带学生去求知”就是“授人以鱼”。教师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装满的容器,而是一个必须点燃的火炬。老师的责任是点燃火炬,让它燃烧。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我们不能直接告诉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而是要通过适当的启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索,把思维焦点引向知识的光芒。如果教《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可以问很多问题如下:(1)题目是《藤野先生》,但是为什么开头要写《清学生》?(2)如何理解清代留学人员使用的“标致”一词?(3)作者写作《弃医从文》与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4)当藤野先生听说“我”不会当医生时,他为什么会露出悲伤的表情?(5)既然“我”是“太勤劳”,如何才能得到藤野先生的特别关照?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在讨论中会明白:这些问题涉及人物、文章选择、主题等几个方面。这时,老师可以给学生留下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要写自己的老师,你是如何安排和组织材料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写作,形成自己对阅读与写作关系的独立认识,从阅读中理解写作的奥秘。平庸的老师直接把答案给学生,而名师带领学生走进知识殿堂寻求答案。
第三,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无论从教育发展规律还是从个人发展规律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柳斌同志说过:“育人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中学教育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活》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而且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从“学”到“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比如,在讲授何其芳的现代诗《秋》时,如果仅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上反复讲解,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无论老师的语言多么优美,学生都无法搜索到意境,感受到山谷、农舍、渔船、牧羊女组成的流动的、融为一体的美丽画卷,无法体会到作者对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热爱。如果学生是开门见山、出门见水的农村孩子,他们的生活环境与本课描述的农村图景非常吻合,学生理解课文并不难;如果学生一直生活在城市,他们可能会在理解课文方面有一些困难。这首诗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品味诗的优美意境,教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激发学生表达美好情感的欲望。课堂上采用诵读和品味的方法,让学生在诵读和品味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他们热爱诗歌的精神和祖国的优秀文化。艾青曾说:“生命是海洋,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幸福和宝藏。”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带学生去寻找快乐和宝藏。在此基础上,拓展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开展“走近秋天,亲近自然”的活动。返校后,学生们创作了许多以赞美秋天为主题的作品,包括摄影、散文、诗歌等。比如谭的《雅韶之秋》,充满了爱和文字,对家乡的爱溢于言表。然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整理,举办“走近秋天,亲近自然”展览。这样,学生既能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汉语,又能满足好奇心的心理需求,大大提高了学习汉语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实现向“我要学”的过渡。
第四,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不同的思考,真正把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培养落到实处。
不同思维,即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寻求答案,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不同的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知识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听众”,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这样,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一种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理解文章内容和表达的学习方法,称为“立体思维法”。在阅读文本时,我们关注的不是点线面,而是多维度的思维空间。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天》时,我们可以把这段文字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进行比较。这两篇都是“借景抒情”,但在如何描写景物的特点上有所不同。春天在同一条件下(春天)表现出不同事物(草、花、风、雨、人)的特征,而济南的冬天从不同角度(上、下、整体)表现出同一事物(济南的冬天)的特征。前者是多角度写的,后者是多角度写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了解作家的不同风格,并学会找出同一类型的不同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从而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这种学习方法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开拓思维空间,提高研究问题、阅读、写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五,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行多元评价,动员学生自身、同学、老师、家长、社会参与评价,对学生发展达成* * *认识,形成合力,相互关爱,促进学生成长进步。传统的教学评价只强调成绩为标准,注重知识的量化,排斥难以量化的内容。事实上,有些教学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过程和质量标准来匹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强调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评价是学生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考。教师的积极评价将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自我认知倾向、自主行为的调节力、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合理运用考试的评价方法,还要收集一些能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材料。可以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学习档案袋,档案袋中的内容选择和评价标准应包括学生的参与,可以包括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力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总结、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家长的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