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一中的学校沿革

邕江书院创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由年间的林创办。

当初清乾隆六年(1741)迁都城南门,五十九年迁回旧址。院内有5厅,两侧有朱敬、行书、修德、宁道等书房,附属建筑有御书屋、秀秀阁、香仙寺等。

清代茶陵著名儒士萧晋中、曹曾在此讲学。历代学者捐赠的石头有500多块。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高等学府。1904年,鲁总督奏校,曾(1903中进士)为师范学堂第一任督学(即校长)。

1905 6月10正式开学,原名湖南省关里南路师范学校,后更名为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湖南省第五中学、湖南省衡中学校、湖南省第二中学。

1911九月,辛亥革命爆发,学校停办。湖南省第三师——湘南革命的摇篮

1912民国成立时,校长谭(茶陵人)督学湖南,使钟、、南路三师分别改名为湖南省第一、第二、第三师范,并将督学改为校长。抗战时期,历经三迁,于1941入驻具有500年历史的湖南茶陵邕江书院,1952更名为“茶陵一中”。

1912年2月,学校复课,更名为湖南省公立第三师范学校。

1914年4月更名为“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1927,女子三师初级中学与三中初中部合并,更名为“湖南省第三初级中学”。同年5月21日,“马日事变”发生,学校被迫停办。

1935,更名为“湖南省衡阳中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敌机时而扰衡阳。

1938,迁到耒阳县城办学。

1939年,高级中学、师范专科学校迁至常宁办学,称“省衡阳中学本部”,初级中学离开耒阳,称“省衡阳中学分校”。1941年2月,中学部转制为“湖南省第二中学”,师范部转制为“湖南省第二师范”,均暂留常宁。6月后,省教育厅选择茶陵甬江书院作为省二中的“永久校区”。

1942年春,湖南省第二中学本部由常宁迁至茶陵,取消“本部”和“分校”称号,合称“湖南省第二中学”。

1944年6月,日军入侵茶陵,学校停办一期。次年,学校奉命与省三中、省十一中合并为“中学湘南”,在蓝山建校。65438+2月,学校决定在资兴青瑶市场设立独立学校,仍叫“湖南省第二中学”。

1945年8月5日,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21年8月20日,何将军代表中国政府在西南大后方的前沿军事基地。湖南枝江接受侵华日军投降书,并代表今井武夫签字,向中国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举国欢腾,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胜利结束。

1946年春,抗战胜利后,湖南二中迁回茶陵原址办学。6月,1952,11,湖南省所有中学更名为“湖南省茶陵一中”,进入湖南省首批重点中学行列。1968年4月,茶陵一中在文革中被关闭。8月,1969,茶陵一中复课。

1969-1973文革期间,我国外交部在我校高中部设立了一个“五七”干校学生班,俗称“外交部子弟班”。1980年6月,茶陵一中被列为湖南省重点中学。

1996年春,荣获“湖南省重点中学”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