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第三中学学校管理

创新德育日常管理

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不断创新德育常规管理,对全体教职员工提出了“育人为本、教书育人”的明确要求,要求全体教职员工无一例外地肩负起育人的责任,对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尽心尽力:管理责任、教育责任、合作责任。

一是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德育工作小组,按照自愿结合与组织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将148名教职工分配到全校42个教学班,由班主任担任德育工作小组组长,明确德育工作小组的工作职责,让全体教职工都成为德育工作者。

二是实行校长值班、管理员和值班教师值班、学生值班制度:校长、管理员和值班教师按规定时间签到后,由值班校长负责监督管理员、值班教师和值班学生履行职责,协助值班管理员处理师生间的意外事件,调查学校“三风”情况;值班人员和值班教师负责监督落实全校教育教学和综合管理安全工作;值日生负责全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检查。

三、畅通德育信息报送渠道,制定上杭三中学生异常表现及综治安全日常登记制度。要求每天上课的所有老师在课后及时在登记表上登记学生请假、迟到、早退、缺勤、生病、违纪等异常情况或安全隐患,各班主任根据登记情况及时咨询处理学生异常情况或安全隐患。当天晚上下课后,各年级值班老师收集本年级的登记表,由值班周管理局汇总,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值班校长、政治部、德育室。对值班时未填写《学生异常情况及安全隐患综合治理登记表》的教师,发现后实行倒查制度,按照“谁值班谁负责”的原则追究值班教师失职责任,并按照《教职工月考核办法》进行处罚。

四是实行家校联系卡制度。每学年,学校至少会召开一次不同年级的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班级和学生。班主任和班级德育工作小组的老师们把每天了解学生迟到、早退、缺岗的情况作为日常工作,找出迟到早退学生的原因,及时进行教育;对于无故旷课的学生,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或家访,并做好书面记录。为了加强假期的管理,学校要求每个班在周末至少了解一名学生的家庭情况,填写一份家长签名的家校联系卡,并在第二周将联系卡提交给政治部核实。家校联系卡制度加强了家校联系,构建了良好的家校联系网络。

创新教学日常管理

一、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体现新课程精神的管理模式,重建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注重检查的有效性:教务处、教研室的管理人员每周花半天时间检查、调研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作为教务处的常规工作。一、教研组、备课组根据课程改革理念和课程要求,制定教学常规工作要求,并报教务管理部门审核备案,作为教务管理部门检查教师教学常规的依据。二、周检对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人,将学生或家长有异议的教师纳入强制检查对象。三、检查流程:检查对象自查,填写自查自评表,将教案、学生作业本、备课组活动记录等相关材料发送给检查人员;召开座谈会,双方就日常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进行平等交流,共同探讨改进方法;教务部门填写教学常规检查反馈表,检查结果记入教师专业档案。四、在那一周的教师例会上,将调查情况汇报。

二是建立符合学校情况的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之间提供信息交流、专题讨论、经验分享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升。一是找准切入点,抓住校本教研的生命线,引导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研,建立“日反思、周交流、月总结、期评价”的教研新套路,搭建培养“思考者”教师的发展平台;二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沿着“三条线”(开展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系列研究活动、组织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和组内研究课)、围绕“三点”(课堂教学理念的体现、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的达成)、遵循“三个全面”(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原则,搞好校本教研;三、以科研推动课改实验,将课题研究与课改实验有机结合,以省重点课题“主体性课堂教学实验与研究”的实践指导本校课改工作;第四,制定《上杭三中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方案》,奖励教师的好成绩;五是成立教研室,充实新课程实验工作队伍,丰富教研氛围。

三是建立校本培训体系。在实践中,通过“五字措施”(即“学习——学习政治理论、学习课改理论、学习学科与专业理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工作表现考试和理论学习考试;研究——教学研究与教育研究;评估主题专家评估会议和客户民主评估;竞赛——竞赛思想、竞赛风格、竞赛动机、竞赛表现”)和“六动策略”(即“目标启动、骨干驱动、活动推动、科研推动、兴趣驱动、关注感动”)渗透着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以教育教学为主线的教师教育策略。学校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积极选派行政领导、教学骨干和学科教师参加县、市、省、州有关部门组织的课改培训。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进修提高学历,并给予财政补贴。要从职业道德、业务素质、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综合考虑,发现和培养自己的骨干教师,帮助优秀教师成名。

四是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首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根据新课程理念,重新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和评价表,形成符合课改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其次,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进行了探索:在教师评价方面,开展了教师发展性评价市级项目的实验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关注教师发展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上,将教师的教学研究、课程改革、创造性教学、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师生关系引入年度评价和岗位竞赛评价;在评价的组织实施上,杜绝形式主义,按照课改的理念重新制定《上杭三中教育教学经常性工作检查方案》,变检查为指导,让评价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自己、总结自己、更新观念的过程。在评价结果的使用上,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来看待每次评价的结果,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在学生评价方面,建立了学生成长综合记录袋,制定了《上杭三中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和《评价表》,并作为实施和推进课改实验工作的重要内容。

实施“行走式管理”建设良好“三风”

学校实行“行走式管理”,积极探索“程序化”行政工作的运行机制,建设良好的“三风”:行政人员每周必须安排一个单位时间巡查校园,走访教师,深入课堂,调研学风、教风、校风“三风”建设情况,填写《上杭三中“三风”建设情况调查表》,并于当周召开行政会议。值班校长每周调查“三风”建设情况,填写《值班校长日志》;值周行政和值周教师每天填写值周日志;值班教师应填写《学生异常情况及安全隐患综合治理登记表》;每周一,校办会收集整理上周各部门、各层级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提交校长及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处理;在每周的常务会议上,各职能部门反馈处理情况。各职能部门解决不了的,常务会议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