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中常见名词的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相关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2.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当动机太强时,效率会降低。只有保持适度的动机水平,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3.实验研究:是探索在一定的控制情境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4.相关研究:研究者不创设某种情境,只是观察自然界中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两个变量是否相关的结论。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正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加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加。

(2)负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加时,另一个变量减少。

(3)零相关: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5.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不涉及探讨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只是描述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象。梅斯在1978进行了观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

6.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即发展既包括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

7.生理发育:个体的生理发育,也称生物因素的发育,是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及其本能的变化。个体的生理发育过程是一个内生过程,即个体按照自己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自然成熟和成长的过程。

8.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从出生到心理成熟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心理发展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渐进主义”的观点,即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的量化过程。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量变的连续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质变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不连续过程。

9.先天因素:指个体在出生时从父母那里获得的遗传质量。

后天因素:指个体出生后受到的来自环境的各种影响。

10、自然成熟理论:布勒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发展的内在节律与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有关,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照生物因素的预定程序和节律自然成熟的。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或减缓心理发展的步伐,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的内在节奏。

11、环境决定论:心理学家沃森等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12、刻字:洛伦茨在研究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时发现,刚刚会走路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跟随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对象,并很快与他们建立起难以改变的依赖关系。这种现象被洛伦兹称为“雕刻”。

13,他律:儿童的道德判断是由他自己以外的客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的。

自律:一个孩子的道德判断是被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的。

14、学习: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适应性变化。

15,反射学习:学习掌握某种刺激和某种反应。

认知学习: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

16、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在19年底至本世纪初对狗的消化过程的研究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开始了条件反射的实验研究。

17、习得:在巴甫洛夫实验中,贝尔(CS)反复匹配食物(US),使狗学会对贝尔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称为条件习得。

18、消退: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如果在狗对铃的条件作用建立后,食物(US)不再伴随铃(CS),狗对铃(CS)的流涎反应(CR)会越来越弱,直至最终消失。这个过程叫做条件反射的回归。

19.自发恢复: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已经明显消退的条件作用会在一段时间后以非常微弱的形式重新出现。这种现象叫做条件动作的自发恢复。

20.刺激泛化: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学习高音流涎时,稍低的音调也会诱发其流涎反应。这种CR自动延伸到CS以外的其他刺激的现象称为刺激泛化。

21.刺激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回归,使生物体学会对CS和与CS相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过程称为刺激分化。刺激泛化和分化是互补的过程。在刺激泛化的帮助下,学习可以扩展到原有的具体刺激之外,而在刺激分化的帮助下,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适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泛化。

22.二次条件反射:一个条件刺激对另一个中性刺激进行条件反射的过程叫做二次条件反射。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896年开始从事动物学习实验,其中(猫的“笼养实验”最为经典)。

23.效果定律: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系的加强或减弱受反应后的效果支配。如果反应得到满足或奖励,反应与情境的联系就会加强;如果你在反应后感到恼火或受到惩罚,反应和情境之间的联系就会被削弱。

24.实践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情境与反应的联系因实践因素而加强或减弱,联系在实践后会加强,这就是应用规律;没有练习的联系会减弱甚至消失,这就是失用症的规律。

25、对教学实践的影响是(斯金纳的)(*条件作用理论)。

26.斯金纳在这个难题的基础上创造了(“斯金纳盒子”)。

27.正强化:当生物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时,它立即呈现出一种愉快的刺激(正强化),从而增加了以后出现这种反应的概率。这种动作就是正强化,也叫正强化或正强化。

28.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当生物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时,它会立即排除或避免某种刺激性或不愉快的情境(负强化),从而增加未来在类似情境中出现这种反应的概率。这种行为被称为负强化。

29.无强化:当一个有机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时,它没有被给予任何强化,从而降低了未来反应的概率。这种动作叫无强化。

30.惩罚:当生物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时,为了消除或抑制这种反应而立即呈现出一种不愉快的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这种反应称为惩罚。

31,程序教学:将程序教材以教材或教学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规定的程序自学教材。

32.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重新组织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原则。

33、当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Ausubel)提出了学习(认知-同化)理论。

34.有意义学习:是指在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恰当概念之间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

35.非人为联系:是指认知结构中新知识与观念的联系不是任意的,而是基于逻辑的。

36.图式:指的是行动的结构或组织。变化的结构不是解剖结构,而是认知功能结构。原始模式被继承。

37.习得技能(Acquisition skill):指个体从他人角度理解他人思想和情绪的一种必要的社会认知技能。也就是站在对方角度思考的能力。

38.从属学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原有概念在包容性和概括力方面都高于新知识,因此新知识与旧知识形成从属关系,也称为类属关系。这种学习是从属学习或类属学习。学习有两种:派生的一般学习和相关的一般学习。

39.PQ4R法是一种阅读策略,是六步法的简称。包括预习、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复习六个操作步骤。

40.罗森塔尔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由罗森塔尔等人发现的。即教师根据对某个学生的了解形成一定的预期,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发生符合这种预期的变化。

41,实验教育学运动:出现于19年底,20世纪初。他的倡导者是德国教育理论家莫伊曼和拉伊,他们主张对儿童身心发展进行实验研究,改进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