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国有那么多大师?

民国时期,军阀众多,政局混乱,国家衰败。但在这个时代,中国的教育空前发展,诞生了一大批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学术大师。为什么?在我看来,有几个原因。

教育法规。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民国教育部1912年明确规定:“初中、师范、高等师范免学费。”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详细。这里有几条:“教育文化应培养民族精神、自治精神、民族道德、健康体魄、科学和生命智能。”“国家应注意各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并促进社会教育以提高普通公民的文化水平。”等一下。

教育基金。《教育宪法》规定:“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给予补助。其重要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可由中央政府办理或补助。”“教育、科学、文化经费在中央不低于总预算的65,438+05%,在省不低于总预算的25%,在市县不低于总预算的35%,并保证依法设立的教育、文化经费和产业。”业内人士可以按照60年前的这个标准算算今天的账,看看有没有差距。

教师待遇。根据1927颁布的《大学教师资格条例》,大学教师月工资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元,助理教授160元。教授600元最高月薪和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20世纪30年代初,中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分别为220元、120元和30元。同期上海普通工人月工资约为15元。20世纪40年代,教育宪法规定:“国家应保障教育、科学和艺术工作者的生活,并根据国民经济的进步随时提高他们的待遇。”

教育理念。民国以来,中学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张伯苓常说,学生“不仅要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还要有课外活动,从这里获得的知识和见识比书本上的要好得多”。在他的倡导下,南开中学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形成了奉献社、艺术研究会、摄影研究会、文学社、京剧社、新剧团、校风出版社、武术社等“育人”的载体。值得一提的是,南开的剧团特别有名,所以有“戏剧摇篮”的美誉。曹禺、黄宗江等人都是从南开走上戏剧之路的。

教材。民国教科书的编写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民间,民众编写教材自主权较大,只能报教育部审核。第二,其编撰者都是具有现代思想的一流教育家,如胡适、舒新城、郭炳文、朱经农、黎锦晖、廖世澄等。由他们来商定编写小学生教材,自然体现了民国时期教育的基本理念。

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当时的中国,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形成了参差不齐、多态灵活的“差序格局”。南开中学是一所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相比,私立学校具有灵活和自由的优势。当时的文化环境足以让私塾生存发展,社会上也没有对私塾的偏见,这得益于当时的文化生态和民国时期教育家的胸怀。

教育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在抗战最困难的时候,当时的国民政府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同时,抗战客观上为西部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使得西部各省的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1937年底,国民政府教育部在四川、河南、贵州、陕西、湖南、甘肃、江西、安徽等地设立了22所民族中学和3所民族华侨中学,培养教育了65438+万“战区流亡学生”。中国* *产党的许多杰出人才都是由这些民族中学培养出来的,如前国务院总理、中国“两弹之父”邓稼先、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著名诗人何敬之、国防科工委主任丁将军等。抗日战争结束后,这些民族中学在1946逐步恢复,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残酷的战争中书写了中国教育的传奇。

教育是千年大业,民国时期的上述办学做法值得今天借鉴。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世界上共有八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其中四位(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崔琦等。)出生于民国二三十年代,接受民国时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