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强的主要作品:
情动人成名作——评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赵四小姐与张学良》第12集(写于1991年)、《100世界——中国中学生随想选》1993。
《生命的声音》(报告文学,1993,与孙文合著),报告文学集《1993中国十大少先队员》,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1993。
宋涛北京之行(报告文学),发表于城市晚报1993 165438+10月21。
青藤伸展人生(报告文学),中学生报第一版1994年5月16。
《光辉的道路》(报告文学,1995,与宗杰华、陈合著),报告文学集《1995中国十大少先队员》,由出版社出版。
“孙岩的妈妈是这么说的……”,中国妇女报1995。
长春电视台电视纪录片剧本《光明行》
一束裸露的野花——评李光森的散文《城市晚报》1995年6月8日
说说我的山东人吧,发表于5月东北师范大学报1994 5月11,获当年校报优秀文学作品。一.期刊文章:
走向体验与对话——李锐近期小说的叙事姿态(摘要)当代作家评论2001/3
大学小说《走出校园》冯春文艺出版社2003
当代校园文化的精神窗口冯春文艺出版社2004
《莲花灯:开创中国动画电影的新路》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2。
写作教学体系三论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中国语言文学教学研究专辑
”还说“最好”《文怡报》2002年3月8日
叶老父子的“习作”中国月刊2003/9
《吉林艺术学院戏剧学报》2004/2综述
听青春的脚步,青春文学,2005/3。
主题形式的表现力,青年文学,2005/4。
风景故事的叙述,青年文学,2005/6。
家庭与巴金的寻根历程,《寻根》,2005年6月。
从反叛到皈依,《青年文学》,2005/6
青春文学的边界与瓶颈,《青春文学》,2006/4。
《叙述的奥秘,多重视角下的文本解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心的声音——王蒙作品中的听感与声学美学,《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2期。
《论高行健的早期实验戏剧》,《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内心的声音,收录于王蒙《革命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书名文化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书名释义词典》,《词典研究》,第1期,2009。
汪曾祺全集年代辨析——兼论几个章节的文学意义,《文艺评论》第11期。
跨媒体叙事研究范例——从小说和电影叙事看雅各布·卢特的叙事学,《江西社会科学》,第11期。
①参见印相著《印相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印相(二)》、《伊彦》,参见《印相(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照亮经验盲区——推拿漫谈(与赵坤对话),《工人日报》9月2日2011。
《文字二论》,《中国月刊》第4期,2012。
“半成品”、“对折”和“半开”
“年级”与“学期”辨析
《汪曾祺全集(上)》补遗与考证,东吴学术,第3期,2012(《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全文,JBOY3乐队,人大复印,第8期,2012)
沈从文《存新废邮》四篇非书信体文章的文献学解读,《新文学史料》第2期,2015。
汪曾祺文学年表(一),东吴学术,第4期,2015。
汪曾祺书画笔墨解读辨析,《现代国学研究》第4期,2015。
广州日报专栏《诗人的雅事》(2065 438+05);
认识汪曾祺(2065 438+2005年4月27日)
朱自清的贫困史
《浦江情西游》:现代版的《南方指南》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副业教授,安徽商报,2065438+2005年6月7日。
中学生阅读中的“写作作品集”栏目(2065 438+04-2065 438+05);
“看着写”——论写作中的视觉化:
开启五官;
“你发现了什么”;
《一颗疣》的启示;
聚焦矛盾;
《一到十——谈把握特点》;
“一双堪比x光的眼睛”;
“现在,靠近我的村庄,遇见人”和“害怕消息传来”;
感觉的录像机和放大器;
典型感觉的变形;
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塑造想象力;
象征性想象;
类比想象;
“长途运输”——从隐喻开始写作;
猜测和想象;
合成想象;
《意向性写作第一——思路与提纲举例》;
写作以意义为基础——谈主旨
二、会议文件: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观及其视角理论,哈佛国际小说笔会,2002年8月,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心灵的声音——王蒙作品中的听觉感知与声学美学,王蒙文学思想研讨会,2006年9月,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青春文学的瓶颈,中国写作学会2007年年会,2007年7月,成都(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写作学会)。
《第二人称叙事新论》,第二届国际叙事学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叙事学学会),2009年6月5日至10月。
当代外国文学跨媒体叙事研究、历史写作、叙事风格举例——当代外国文学学术研讨会2010,青岛(青岛大学、南大《当代外国文学》杂志)2010年7月。
散文随笔五题,2010吉林写作学会年会。
论序言《叙事理论的不朽——杰拉尔德·普林斯研究》,第三届国际叙事学会议暨第五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长沙,2011年10月。
《新文学作家年谱》中的叙事问题,第四届国际叙事学会议暨第六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广州,20113。
三。学术翻译:
《叙事的开始——现代主义文学与电影媒体》,雅各布·洛特著,《江西社会科学》第2期,2011。
第四,学术翻译:
《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雅各布·洛特(挪威)著,沈丹学派徐强译,365,438+00000字,收录于沈丹主编的《新叙事理论翻译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65年8月,438+00,1,2065,438+02版。2015,6月第三次印刷1;东北师范大学第十二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作品奖(2014)
《故事与话语》,作者西摩·查特曼(美),徐强译,是30万字的“外国叙事学名著翻译计划”中的第一批“叙事学四书”,被收入“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2065438+65438。
《叙事学:叙事的形式与模糊化》,作者杰拉尔德·普林斯(美),徐强译,第二类23万字《叙事学四书》,收录于“世界学术名著系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65年6月438+2003年6月。
《故事的语法》(A Grammar of Stories),作者杰拉德·普林斯(美国),徐强译,是“世界学术名著系列”收录的20万字“叙事学四书”的第三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4,1。
动词 (verb的缩写)非学术文章和在内部期刊上发表的文章:
致2006年5月、5月、春季的信息。
《庆祝原作周年》(诗),发表于2007年《原作》夏季刊。
《诗的自杀与袁的使命》,袁,2007年秋。
平凡中的诗情画意,袁,2008年夏。
《我们创造历史》,载于袁(2011)夏季号。
《沃土——献给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大型集体朗诵诗)2008年2月创作,2009年元旦演出,吉林省自然村;2009年毕业季在文学院红楼演出《红楼梦节略》。
《通往文昌之路》(歌词)为2010元旦晚会创作,演出地点为吉林省自然村。
思源之歌(歌词),香港思源基金会之歌。
八首序诗,见《印象(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六首散文诗,见《印象二》,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东师大文化发展的潜在空间东北师大报第四版2010年4月25日。
积累·挖掘·解读——大学文化建设的现实形态与历史形态《东师风范》第4版2011。
《论大学精神、校园文化与大学诗歌》,《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第1196期(20165438+25 0年9月)。
少年的情怀永远是诗,和东方老师的风格
《变形记》心理史被人民网评选为脱颖而出:中文(第一语言)12年级学生用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12年级中文(第一语言)教材。
《师德是教师的良心》《东北师范大学校报东方师风》
代代相传的美德故事传——中国道德故事序,收中国道德故事,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三校联手创造奇迹,中国道德故事,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
沈从文:二十年服装史,中国道德故事,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
与世界共享中华文明成果——文化输出漫谈,东北师范大学学报,4月15,2065438(第1257期)。
六、编辑或参与编写教材:
主编《世界凝结的伤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参与撰写《小学生心理与教育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主编:2001年校园文学大学生最佳小说。冯春文艺出版社,2002年。
主编《名言名句》(插图版)冯春文艺出版社2002年
主编:校园文学年评选的2002年大学生最佳小说;冯春文艺出版社,2003年。
主编:校园文学年评选的2003年大学生最佳小说;冯春文艺出版社,2004。
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文学概论》
2003年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学理论教程》。
参与《中外文学作品导论》(一)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参与《中外文学作品概论》(下册)吉林教育出版社,2005年
参与《多角度文本解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06年参加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学生写作教程》。
参加《MHK高分作文点评》,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
参加过大学语文,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语文新课程标准课外阅读概论》丛书主编之一,北京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
《印相II》编委及来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中国现代应用文写作规范丛书》编委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011
主编:《科教文卫社会文献写作规范》(文教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主编《爱语文》丛书,一套六册,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1版。
主编:《中国道德故事》《农家书屋》一书,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
七、学术报告、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