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学生流行语的构成

无论是《漂亮女孩》、《愤青》、《超女》、《好男儿》,这些大多由年轻人创作的新语丝的出现,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无异于一场语言革命。从网络到电视,越来越多的新词让老年人直呼“听不懂”。所以,以年龄为界限,这场以少收多的咸味纸战,明显分成了两派:年长的多贬损,少的多褒扬。

毫无疑问,网络和电视正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流行语也就不足为奇了。至于流行语为什么会引起话语冲突,恐怕还得求助于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观念冲突。年纪大的人经常浏览年轻人占据的网络论坛,里面全是“炸弹”和“赞”,也不知道为什么;打开电视,主持人的发言如滔滔洪流,中英文夹杂,毫无优雅可言;老人为精致语言的丧失、人的崇高感和敬畏感的消失而痛心,不禁感叹:如果不对此加以限制甚至禁止,汉语的美好和纯粹将不复存在,其生命将岌岌可危。对于年轻人,这些新词的活跃使用者,甚至创造者来说,上述论调完全莫名其妙。老年人不能理解的,是他们引以为豪的“暗语”,是他们“入流”的象征!这些话要么简单,要么戏谑,要么解构经典,要么讽刺现实。当然也有很多肆意的恶作剧等等。他们不屑于长辈们推崇的语法规则和惯例:“我是我地盘的主人,我们用的是舒适。为什么我们需要所谓的‘规则’来发号施令?”

仔细听了双方的论点,不能不说他们语重心长,振振有词,有理有据。然而转念一想,这种说法绝非偶然,而是必然。这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自古就有。它是快速的社会变革留下的文化投影,经常表现为新旧思想的激烈冲击和冲突。古代有春秋战国。在公元前后的这个“轴心时代”,百家争鸣,针锋相对,在争论中奠定了中国思想的基础;到了现代,就是五四运动。当时还留着长辫子的北大教授辜鸿铭对“改良”二字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字典里从来不用“变好”二字。“改善”是把“好”改回来吗?在今天,这大概是个笑话,但在当时,这才是这个通晓九门外语、深谙儒家精髓的文化人真正的困惑。

当前,全球化、信息革命等诸多“冲击因素”正在汇聚,变化的速度甚至比以前更快。所以,当我们面对观念认同的冲突,老年人和年轻人的争执时,我们应该采取一种更为正常、开放甚至是愉悦的态度。如果他们意见一致,那就令人担忧了。另外,长幼之间没有“交集”,争论应该是年龄和生活经历的差异自然产生的不同认识。而如果要说这种论调能带来什么好处,恐怕也要从“交集”中寻求答案。对于老年人来说,宜保传统而不碍新生,宜背书经典而不视时尚,要知道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成员必然被历史吸收或淘汰;对于年轻人来说,更需要开放但不放纵,参与但不沉迷,积极但不狂热。需要注意的是,创新不是恶搞,低俗也绝不是最终的快感。如果双方都反思,既能接收到前贤的思想,又能发出新生代的声音。只有在这种氛围下,传统才能发扬光大,创新才能进行。

文化不是殊死搏斗的战场,不是甲方压倒乙方的生死搏斗,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有冲突,不可怕;有了“交集”,这是可喜的——在平静的交流中,在开放包容的心态中,在规则底线的守护中,一场表面的观念之争,就是思想之河汹涌澎湃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