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酬..逸夫中学校训"德、智、体、信"的含义及我的新理解。
美德:高尚的品格,高尚的情操。
博:范围很广。学习:研究
博学:广泛学习,涉猎。
健康:强壮。
身体:体格
健身:强身健体,让自己更健康。
本尼迪克特:应该是诚实,尊重之类的:走路。
敬业:是一种行为标准,并不明确,有一点恭敬的意思,就是你不要在待人接物上傲慢无理。
“德”应该是取自“地势坤,君子以德载物”,讲的是儒家的仁德,虽然是出自《易经》中的卦:“天道强,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德载物。”天(即自然)刚强健,相应地,君子要刚毅坚决,气要刚强;大地之势厚而滑,君子加德,兼容并蓄。
《论语·张子》:“夏紫说,‘博学而笃定,问而思之,仁在其中’。”"
《中庸》第二十章“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忠信”。
讲的是儒家努力提高学业,培养人格。
古代解释
四书十九章说:“博学,审问,细思,明辨,忠实。”这是关于学习的几个层次,或者说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是指为了学习,我们必须首先广泛搜寻,并培养丰富和旺盛的好奇心。失去了好奇心,学习的欲望也就消失了,博学也就变得不可能了。“博”也有博大、包容的意思。只有博大包容,才能兼容并蓄,学习才能有世界眼光和开放的心态,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大度”,进而做到“热爱群众,与人为善”。所以博学可以是学习的第一阶段。过了这个阶段,学习就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审问”是第二阶段。什么都不懂,就要提问到底,怀疑自己学到的东西。问完之后,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审视和分析,否则学到的东西不是为自己所用,而是用于“仔细思考”。“论证”是第四个阶段。学问越来越清晰。不辩,所谓“博学”也就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追求”是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即既然学了东西,就要努力去落实所学,这样才能最终落实所学,达到“知行合一”。“笃”意为忠诚、坚定、专一、坚忍。只有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