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埠镇新农村建设
一、苏南村落概况
苏南村靠近苏埠镇南侧,老皮河东岸,是典型的沿湾地区。全村8个村民小组,1200多农户,4083人。全区总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1066亩,人均不足3分。
村里有一条新建的特色商业街、一个占地153亩的木材市场和一个500亩的益阳林场。豆制品和挂面加工企业超过65,438+000家。集体经济的收入主要来自砂石开采分成和木材市场管理。200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近4000元。
村两委班子始终保持团结协作,村工作制度和组织体系健全。2004年,被民政部、司法部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2005年被省委组织部定为“五好”村党组织。2006年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二,苏南村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做法
1,抓好建设规划,分步组织实施。2006年5月,该村聘请晋安区土地勘测站对全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勘测。同年6月,邀请省土木学院专家到村里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制定规划,并刻制规划光盘、规划文本和地图。整个规划方案以苏恒路、苏南大道、立白路、百家安路、世纪星城、竹市为骨架,在突出地方特色、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上,对整个村庄进行了整体调整。随后,该村确定了基础条件较好的李庄、白院两个村民小组作为新农村规划建设示范社区。该村从“三清四改”入手,着力打造“亮点”中的“亮点”,更好地发挥了早期示范效应。
2、明确产业定位,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木材产业,以村集体投入为主,村民投入为辅,筹资654.38+0万余元,新建木材市场30台套,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提高木材附加值,促进交通、餐饮、加工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解决就业654.38+0万余人,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亿元以上。在老皮河荒地种植大面积意杨林,长势良好,预计建成后经济效益可达300万元以上。加强传统手工业,鼓励农民利用当地天然水资源和独特的生产技术,不断扩大豆制品和挂面的加工生产。这个村的豆制品和挂面产量占苏埠镇总产量的95%以上,畅销六安,出口合肥等地。同时,该村采用集中排放发酵生产沼气,发展循环经济。
3.改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结合实施“村村通”工程,投资200多万元新建水泥路8540米,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群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整治疏浚河道3公里,新建排水渠道2200米,加固老皮河堤1.800米,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苏南大道新铺设彩砖人行道长800米,宽3.2米,种植香樟树620棵,建设街道草坪花园420平方米,建设标准化抽水马桶两座,环境优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李庄组综合整治,清除杂树2100余株,平整粪坑25个,污水坑18个,通组路基2600米,初步实现了村容村貌整洁。此外,投入5万元加强白家庵小学硬件建设,投入5万余元建立全区首批村级警务室。
4.实行民主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于村里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重大问题,按照民主程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最后进行科学决策。每个村民小组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独立协调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对重点问题进行全过程监督。充分发挥村治安委员会和民间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村的目标。多年来,没有发生治安和刑事案件,没有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