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不仅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要达到班级管理的预期目标,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和学生之间,由于角色不同,学生自然为老师构筑了一道无形的心理防线,不利于班级管理的开展。所以要想办法缩短和学生的心理距离。总结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很遗憾,目前学校里的学生,尤其是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都很讨厌老师,老师也不同程度的不喜欢学生。经常听到学生顶撞老师,不禁让人深思。下面,我就结合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事情,谈谈自己对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看法。首先,老师应该尊重和热爱学生。首先,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老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你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当众惩罚学生而不侮辱他们的人格。在与学生交谈时,教师必须以一个冷静、文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即使学生违反了纪律,当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理智,情绪化,不讽刺,不挖苦,不攻击。如果同学有什么错误,请尽量叫他们到外面去谈,谈话声音不要大,给他们解释的机会。其次,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技能,为就业做准备的教育。文化课不再是衡量学生成功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学生练习技能的同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只要身体健康,老师就应该积极鼓励,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我班有个学生前段时间经常请假,说身体不舒服想去看医生,但是我发现他根本没病,他在撒谎。后来,在我的再三追问下,他说出了真相。原来他加入了一个跑酷俱乐部,周末去训练。我当时说,这是好事。我支持,但是也要注意参加培训不能和学习冲突。我们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每两周去一次,特殊情况请假。从那以后,这个同学请假的次数减少了很多,在学校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很多,可以专心上课了。第三,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感受。现在的学生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非常重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亲戚之间的感情,尤其是男生和女生之间。作为老师,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的情感问题。而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处理情感问题,让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这种珍贵而纯粹的情感朝着有利于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二,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也要主动与学生沟通。教与学的互动产生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但在班级管理中,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是一种普遍现象。老师只和个别班干部交流,“好”学生只愿意和自己喜欢的老师交流。首先,教师与学生交流时,可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职校生自我意识发展迅速并趋于成熟,思想活跃。但是每个学生的自然条件不同,学习积极性也差。还有一些单亲家庭和组合家庭,还有一些同学还有一些不良习惯,比如抽烟,上网。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特殊的世界,这就要求老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具体。我班有个学生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不善于交际,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后来通过和他家人的交谈,我了解到他小时候体弱多病,小学初中的时候经常被欺负。他父母年事已高,家庭条件也不好。了解情况后,我觉得他的性格可能和他的家庭有关系。所以我经常找他聊天,从各方面开导他,影响他,关心他。慢慢的,这个学生开始改变,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各方面都有进步。其次,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拉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主动关心和亲近他们,与他们推心置腹,坦诚相待。如果一个老师能够用友好的语气很随意地叫出一个学生的名字,他就会感到开心,尤其是在师生接触的初始阶段,老师能够很早就记住他的名字,甚至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学生觉得自己获得了老师的尊重,对老师的亲和力突然增强。相反,老师很少直呼某些学生的名字,使他们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容易导致学生的失落感。教师要对学生的困难给予热情帮助,及时解决问题。学生身体不适时提问;在平时的交流中,拉拉总是宾至如归,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第三,与学生交流,我们也应该努力与他们的父母合作,以赢得他们的信任。有了他们的配合,效果会大不一样。要经常和家长沟通,尤其是学生生病在家的时候,问问他们好不好,什么时候能来上课。对我们来说很正常,但是父母会感动。他觉得老师很关心自己的孩子,总是在课堂上表示感谢。家长会把老师的关心告诉孩子,让孩子做出相应的回报。赢得家长的信任后,工作就会顺利很多,家长也会配合帮你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最后,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一些方法和策略。与学生交流时,有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鼓励都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波动,对师生关系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应注意一些方法和策略。如果有的老师能把学生犯的错误记得清清楚楚,把学生犯的错误都挖出来,就可以“新账旧账一起算”。但结果往往是越算越生气,学生觉得很丢脸。不仅不服气,还会“破罐子破摔”。老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重事实,而不是人,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与学生交谈时,也要注意方法和时机。单一的说教和恰当的谈话方法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注意谈话技巧,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实际工作中的细节还不止这些。只要老师能及时恰当地发现和处理这些细节,学生就会觉得你体贴、友好、平易近人,把你当成知心朋友。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三,教师要正确处理师生矛盾。老师和学生相处,难免会产生各种矛盾。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经常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尊重老师,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学会以适当的方式与老师交换意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为了同一个理想和事业,齐新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第四,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教师在与学生的关系中起主导作用。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也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教师要遵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为学生做表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格,使自己具有热情、慷慨、幽默、风趣、真诚、宽容的良好品质,自觉提高理论知识,拓展知识视野,提高职业道德和教学能力。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学生要有一桶水。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我们不仅要专攻,还要博览群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思想开放、平衡、得心应手,让课堂生动活泼,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一方面要学习书本,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还要学习心理学、人际关系管理等相关知识,努力做到多才多艺;另一方面要向同行学习,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当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以上几个方面,还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但只要我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就一定会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