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物理又爱又恨。
看完这本书,我一直在思考自己和物理之间的故事。当然,这里的物理指的是学校的物理课。
从我记事起,第一次接触物理应该是跟表哥学做“手电筒”。小时候去表哥家玩。他可以做一个手电筒。其实就是用纸把三节1号干电池串联起来,然后卷起来,再接上电线,点亮一个从废弃的旧手电筒上拆下来的小灯泡。
初中的时候,我有幸考上了我们县的实验中学,那是当时县里最好的中学。我们当时就是这样,初中高考前要报志愿。我们县的中学可分为三个等级。第一梯队是实验中学,还有附属中学,仅次于实验中学。第二梯队是我们邻镇的一所中学。虽然是乡镇办的,但是教学质量还不错。第三梯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我们家乡的乡镇中学,可以报名。我们学生之前学校是不允许填报实验中学志愿的。反正之前没人填过。具体原因不详,可能是因为老师认为我们进不了第一梯队的学校。如果考不上第三梯队的学校,那就太可惜了,所以同学们都志愿填第二梯队的学校。在我们这一届,允许填第一梯队的学校。当时有同学报考了实验中学,我就是其中之一。竞猜结果出来后,录取了四个人,当然也包括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311,实验中学录取线是299,超过12。我一直在想,如果当时没有放开限制或者拒绝报考第一梯队学校,我可能就要去邻镇的中学读书了,这样我的高中和整个学生生涯恐怕就完全不一样了。不得不说,我们走什么样的路,能走多远,跟环境和运气有很大的关系,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关系,当然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反正我很幸运的进入了实验中学开始学习。学校离家十几公里,我就开始寄宿,一周回家一次。那年我12岁。实验中学聚集了全县最优秀的学生,我在他们中间并不突出。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年级里大概有500个学生。最好的时候应该是我考了120多,差的时候200多。大概就是这个位置。现在我觉得我一年级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怎么学习。比如我不知道有些文科的东西需要背什么。有些科目也不好,比如英语。当时小学的英语是代课老师教的,没见过正式的英语老师。虽然老师教的很辛苦,但是她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不系统。比如她教我们背单词的时候还是念小写,有些东西教的不对。纠正这些错误花了很长时间。还有就是我每换一个环境,都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和摸索,然后才能知道新环境的生存法则,学会如何在新环境下生存。这个时间可能比一般人要长。
直到初二才开始学物理。因为之前对物理的了解,所以对物理特别重视,也很想学好。感觉身边很多同学对物理不够重视,有时候超前的思维意识真的很重要。很快就要进行第一次物理考试了。当时我考了84分。物理单科成绩是不是全班第一不清楚,但肯定是前三。对于我来说,整体成绩不算突出,物理成绩突出,这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有时候我们做好一件事是因为兴趣,但有时候我们对做好一件事感兴趣,更多时候是两者都有。物理给我带来了自信,我也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学会了学习,所以从初二开始,我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从我开始学物理开始,物理就一直是我的优势学科,总是给我加分。物理带来的自信也让我更有热情去学习,促进了整体成绩。初三第一年,整体平均分要在年级前30名。当然我也是一次过了一级,这是以后能在衡水读书的前提。
中考前,衡水某中学邀请我校初三年级前30名的学生参观,目的是吸引学生到那里学习。我简单说一下当时衡水中学的招生制度。衡水教育全国闻名,最著名的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衡水中学。衡水是老牌名校,衡水最好的学生当然是首选。一中是1996年创办的,衡水地区招的学生水平跟衡中没法比。所以当时一个中学会在周边招生。而我们县是一中招生的县之一。我们县只在实验中学招生(后来招生范围变了),所以如果我没能在实验中学招生,去了第二梯队学校,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当时某中学给的政策是这样的:可以先交押金,然后只要中考成绩不是特别低就可以被某中学录取,相当于提前录取。因为钱不多,所以大家基本都交了押金,算是多了一个选择。中考成绩出来后,我考了573分,不好。因为在邯郸排在1500之外,所以不知道具体数字。我进不了邯郸一中这样的学校,所以当时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我们县一中,给的条件比较优厚;另一个是某中学,提前录取了。没有太多犹豫,我选择了去一所中学。虽然我知道接下来的三年会很辛苦,但有时候除了前进,我别无选择。
大一的时候成绩还可以,分到了实验班。高二下学期的时候,学校突然组织了一次物理的选拔考试。后来才知道,学校想选拔一批物理成绩好的学生,给他们训练然后参加竞赛或者名校自主招生(主要是清北)。是的,我迷迷糊糊的通过了选拔考试,开始在竞赛中学习。下学期的竞赛学习主要是每周集中学习一次。学校把大家集中在东校区(学校有东校区和西校区两个校区,我在西校区的时候),然后让物理老师给我们上课,学习。当时的学习内容并没有脱离高考的范畴,只是比下学期的正常进度要快,内容会更深入。除了精读,平时和大家一样,照常一起上文化课,一起考试。这样学了大概一个学期。
转眼间,我到了高二。我高二的时候,学校成立了奥赛部,把我们参加数理化生物竞赛的同学都拉了出来,还选拔了一批高一的学生。在奥体部,我们每个月有130多节课学习比赛的知识,剩下的时间学习文化课,仍然和其他同级别的同学一样参加月考等考试,这些都会影响成绩。但是有的同学考的和以前一样好,那就看你了,但是大家重点关注的竞赛科目成绩肯定比以前好,毕竟投入了那么多额外的时间。在学习竞赛期间,每个科目的学生将有一个单独的教室,每个科目大约有十个学生,大家在同一个教室学习。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自学和自由讨论。虽然有老师,但主要是自己做题,自己学习。气氛很随意,大家都可以随便讨论。于是我学了一年,然后大家去河北师范大学参加物理竞赛考试。结果十个人都得了省二等奖。只有一等奖才能参加以后的自主招生或者通过竞赛降低名校分数。换句话说,我们都在比赛本身中失败了。我认为失败的原因如下:
我们比赛失败后,学校解散了奥赛部。高三分班的时候,我们和其他同学一样重新分班,正常学习,准备高考。高考不是特别理想,但也不算太差,不算太差,也不算太差。成绩出来后,我也想过如果没有参加比赛,高考成绩会不会更好。但转念一想,如果在比赛中拿到名次,会觉得当初的决定是对的吗?大概我们总想走一条直线的人生之路,从起点走到终点,但实际的路总是曲折的,这样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每一条认真走过的路都不会白走。
到了大学,学习的课程里还有物理。大学物理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经常推导出大量的公式。我对纯数学公式推导不感兴趣。课程中也有配套实验。高中比赛的时候我们还去大学做实验,很有意思,很好玩。但是,我对大学课程实验已经完全失去了那种兴趣。这个问题也是宝颜采访的时候问的。仔细想想,因为我高中的时候在大学做实验,完全可以自由探索。我是真的感兴趣,没有目的。大学实验是为了拿分,实验过程有操作步骤,必须遵循,现象就行,否则没有分。实验时间也很紧,没有时间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索,去做实验去验证。有时候事情目的性太强,反而容易让事情失去乐趣。
大学还参加了两次物理竞赛,一次是学校组织的,一次是北京的,都是在高中的基础上获得了一等奖。真的是高中的基础。记得北京的比赛,高中唯一学过的完整题目印象深刻。一等奖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加分,物理课成绩可以加分。物理课也是我校研究生唯一一门满分的学科。另一个是综合量化,这是研发的重要依据。没有这个奖金,保研可能会受影响,当然可能还是有保障的。总之,你认真走过的每一条路都不会浪费,以后还可以用。
在这一点上,大概率以后不会和物理有任何交集。一路走来,有得有失,但比起物理知识或者结果本身,我觉得从中获得的人生经验更有价值,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最后,向所有指导过我的老师和帮助过我的同学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一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