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变得一样。
小班数学教案:成为多达1的设计思路;
根据皮亚杰的智力阶段发展理论,小班幼儿属于前概念或符号思维阶段,这一阶段的思维发展是从直觉到表象的,因此应以操作活动为主。同时,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让孩子玩中学,动中学,既能满足孩子游戏的需求,又能很好的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习题因为游戏变得生动。在这项活动中,孩子们在操作熟悉的生活材料的同时,学习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
活动目标:
1.试着加减使5以内的两组对象相等。
2.进一步体会两组运算量的关系。
3.鼓励孩子乐于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图:大象,木头,香蕉,万通板。
2.学习工具:杰克串珠、对比卡、泡沫板插花、大象搬运木材的图片、8个塑料筐(装满塑料穿线动物)和花件。
活动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大象运木(感知3和4的数量关系)。
我是大象运输队的队长。我们队的大象力气很大,可能会做!我们今天接到通知,我们应该携带木材。
(1)展示木制图片(粘贴的),让幼儿数一数,说出总数。(三堆木头)
(2)我们队里有多少头大象?老师逐一展示大象,孩子们边看边数,说出总数。(4头大象)
(3)比较两组之间的数量。引导孩子少说木头,多说大象,少说桩。
(4)有一只大象没有木头。怎样才能让大象的数量和木头一样多?让孩子感受3和4之间的数量关系,引导他们通过加法说出大象和木头一样多。)
(5)老师的总结。
2.大象运香蕉(感知4和5的数量关系)。
大象运输队再次接到通知,要去香蕉园运输香蕉。
(1)展示五筐香蕉(粘贴)的图片,让幼儿数数,说出总数。
(2)这次来了多少头大象?老师逐一展示四只大象,孩子们边看边数,并说出总数。
(3)比较两组之间的数量。引导孩子说:香蕉多,大象少,脑袋少?
(4)还剩一筐香蕉,怎样才能让香蕉的数量和大象一样多?让孩子感知3和4之间的数量关系,引导他们通过减少或增加来说香蕉和大象一样多。)
(5)总结。
第二,以“送礼物”的形式,引导孩子比较两组礼物的数量,通过减少或增加,使两组礼物的数量相同。
1,引导孩子比较两组之间的数字。
(1)大象热爱工作,非常能干。孩子们给大象做了许多礼物。大象不会数数。他们想知道哪组礼物多,哪组礼物少。你愿意帮他们数数吗?
(2)教师提供材料,提出操作要求:操作时,材料要放在两组进行比较,哪组多,哪组少。幼儿小组操作练习(第一组:对比卡;第二组:图片;第三组:串珠;第四组:插花;第五组:穿线动物),老师巡回指导。
(3)分享运营成果。让孩子交换比较两组礼物的结果,哪组多,哪组少。
(4)总结。
2.通过减少或增加,引导孩子说出两组礼物的数量是相同的。
(1)大象想让两组礼物一样。你知道吗?
(2)儿童操作,试图通过减少或增加,使两组礼物数量相同。
(3)分享运营成果。孩子交流,他们是怎么让两组物品变得一样的?
(4)总结。
活动扩展:
玩“抓多少”的游戏。
老师提供鲜花介绍玩法;孩子们两人一组,一人抓一把,摆一摆,数一数;再抓一个,摇一摇,数一数;谁多谁少?尽量让两组花的数量相同。
小班数学教案:变成多达2个活动目标:
1.让孩子在操作中体验尽可能多的具体意义。
2.学会通过增减把不同的东西变成相同的东西。
3.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小熊一家》
2.四只熊,衣服,裤子,椅子,玩具等
3.活动课件:变得一样。
活动流程:
1.热身活动:玩网络游戏:找朋友。
2.小组活动:
1).变得一样。
创设一个情境: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小熊家玩。你想去吗?老师也为他们准备了礼物。请看:老师在工作毯上一排展示四只熊,熊下面有三件衣服。
请孩子观察。听,一只小熊在哭。它为什么在哭?(他没有礼物)让孩子们数一数有多少只熊,有多少件衣服。哪个多哪个少?讨论怎么办?让孩子用加法的方法,让他们变得一样。
2)看,老师还带了别的礼物。它们是什么?
老师给我看:三只熊排成一排,下面是四条裤子。让孩子观察讨论,通过去除的方式,尽量让他们变得一样。
3).游戏:坐在板凳上的老师会把孩子分成几组,给每组比孩子多1-2把椅子或者1-2把椅子。播放音乐。当音乐停止时,让孩子们坐在椅子上,比较每组是孩子多还是椅子多。我们怎样才能变得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