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安全教育平台落地入口
二,宝鸡安全教育平台介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推进我国学校安全教育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中国教育学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经验,紧密结合我国中小学和幼儿园实际,组织专家研制而成。2013年,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在全国建立安全教育实验区,开展基于信息平台的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模式研究,探索创新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为各地开展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提供依据。
1.建立有效的安全教育管理机制。
实现安全教育过程和效果的实时管理和量化考核,强化和落实学校和教师的安全教育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实验区安全教育管理水平和能力,努力将实验区打造成“全国安全教育示范区”。
2.建立有效的安全教育体系。
在保证安全教育内容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的基础上,借助信息平台资源,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安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3.协助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
通过信息化平台,教师可以方便地利用视频资源组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进行家校安全教育互动,及时了解和评估安全教育效果。
4.协助中小学生(儿童)自主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通过信息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安全知识学习、安全技能培训、参加安全专项活动、检验学习效果等活动,有效提高中小学生(儿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5.协助中小学校提高应急疏散演练效果。
各地、各学校要按照《中小学和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的要求,中小学每月、幼儿园每季度做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并确保演练的安全有效。中教协协助各地着力解决学校师生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应急疏散演练效果。
6、加强家校互动,提高家长的安全监管意识和能力。
三、宝鸡中小学安全教育新闻
近日,宝鸡市教育局出台实施方案。从今年到2022年,我市中小学将实现“五校区”全覆盖。《方案》提出,要努力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文化校园、生态校园、阳光校园、健康校园、平安校园。“五位一体”将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发展活力,培育典型示范,突出育人特色,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开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局面。
建设文化校园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教育力量。根据《陕西省中小学文化建设示范学校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学校的精神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教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公共关系文化、校园环境文化将深度融合,学校文化体系全面构建,文化导向正确,历史脉络清晰,办学特色突出,办学品位和教育质量提升,精炼深厚。
建设生态校园
以绿色校园、花园校园建设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载体和基础,持续开展节水节电、低碳节能、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生态文明志愿活动,高标准实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结合学校条件,努力营造环境优美、绿树葱茏、绿花绿榭的校园环境。将学校的生态设施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强调协调,注重功能性,增强观赏性,突出文化性,真正让生态文明覆盖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建设阳光校园
用阳光的心,培养阳光的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加强文化课的同时,重视和加强美术、体育教育,按规定开设好体育、美术、劳动和综合实践课程,坚持举办校园艺术节、科技节、社团活动节、学生运动会等。每年努力满足学生社团活动需求,办好合唱艺术节、青少年足球、篮球等体育赛事,不断增强办学活力。按标准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加强生命安全教育,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让课堂充满阳光,让学生充满自信,处处感受到尊重和理解,凝聚起和谐、进取、昂扬、进取的正能量。
建设健康校园
将“健康第一”的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扎实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力普及健康知识,积极创建健康示范学校,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把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扎实实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手拉手”向家庭、社区、社会辐射。根据学校规模,设置规范的卫生室或保健室,配备校医或保健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质监测,建立健康检查和管理制度。加强校园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防控,实施预防近视、肥胖、龋齿等行动,全面防控青少年儿童近视,做好控烟干预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有效减少“小眼镜”“小胖墩”。按照宝鸡市中小学、幼儿园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切实维护师生健康。
建设安全校园
以全力确保校园安全为底线,按照《宝鸡市中小学(幼儿园)创建平安校园检查评估细则》,坚持“教育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力度,扎实开展防火、食品卫生、防溺水、防欺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强化校园门禁管理, 并在校门口完成防撞墩、隔离围栏、警示牌,坚决通过建章立制,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全面清洁校园环境,落实学生入学体检和早晚巡查制度,确保校园每个角落安全无虞。 配合公安、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对校园周边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对特殊、重点人群的排查管控,确保学校、师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