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阐释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宗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其实就是对“有效性”的最好注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避免无效或低效的活动,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变得有效,让孩子在课堂上掌握需要掌握的内容,尽量避免课后加班补习,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在此,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具体谈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首先,深入研究课文

新课程倡导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是教师首先要学习和理解课文,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选择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在语言中体现和落实的;语言一旦脱离了书面语言,‘工具’就不可能是工具,‘人性’也就没有了依靠,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自觉地探究。学生的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越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年轻的心中,都有渴望学习、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个‘火药’了。这个“火药”就是兴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斯通过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提高3-4倍。有人介绍过这样一个描述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下意识地消除尊师重道的传统思想,真诚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把学生当作共同讨论问题的平等伙伴,从而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支持性氛围,让学生真正拥有“学习”的环境,才有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学习中,“说”是学生学习思维的外显行为。那么,教师可以以“说话”为突破口,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民主的范围。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说话,大声说话,人人都会说话”。倡导“敢说”,主要是为内向的学生和暂时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打开“敢说”的通道;鼓励学生表达自己不成熟的意见,不刻意追求完美。“畅所欲言”旨在培养学生直言不讳、乐于主动探索的精神;“人人说”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正确、流利、快乐地说话”,让学生不仅愿意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且要求正确、完美。为了让学生通过“说”来提升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主探索、讨论、创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关爱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开始吸引兴趣就是其中之一。在课开始时引入趣味,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话题的引入,一上课就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比如我在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时候,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忍不住唱了几句“猴哥,猴哥……”。学生们来讲述他所知道的孙悟空的故事,以及他眼中的孙悟空形象。从而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学生学习自觉主动。这种介绍为这门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还有其他吸引兴趣的方式,比如谜语、悬疑、故事、小品。一堂课的开始如此重要,就像在一场战役中选择突破口,辉煌的战果就从这里开始。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注重开头的趣味性。

第三,抓住切入点,“化繁为简,简化三秋树”。

“真、简、实”是新课程倡导的语文教学精神。崔峦老师提出“单纯教语文,分册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简单、快乐、实用。把握教学切入点是教好简单快乐语文的关键。

1.教学目标简明具体。首先,我们必须在教学中确定合适的目标。目标应该简洁。目标太多,面面俱到,脑子里就没有目标,见不到一面。目标设定不应该含糊,而应该具体。

2.教学会降低简单性和专注性。有效课堂体现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为了实现有效的互动,作为主导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精心选择讲课的切入点,设计的问题能够使重点突出,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课文的大意,更好地理解课文。

想要把握好一个教学突破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反思,仔细琢磨,用眼睛去探索这个“突破点”,巧妙设置,才能收到“一字穷,全班主脑定,字重,全身经络通”的教学效果。

3.教学过程简单自然。一堂真正好课的主要教学环节往往只有几步,重在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写、说、懂,真正地体验和揣摩语言。

第四,师生对话的有效性

新课程理论指出,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与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与交流。

要进行有效的对话和交流,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对话欲望。在《爱如茉莉花》第二课堂的教学中,作者营造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多媒体的运用和教师及时的语言渲染,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文中所描述的平淡而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体会到亲人之间如茉莉花般淡淡的爱意。在这种对话中,学生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说。

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质疑文本。问题是理解的开始。只有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形成对话。在《夹竹桃》第一课的教学中,作者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主动提问题目:作者为什么写夹竹桃?夹竹桃有什么特点?合作学习就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小组成员互相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然后组织课内交流,真正实现多元互动。对话教学的本质是交流与合作。可以说,没有交流与合作,就没有真正的对话教学。只有交流与合作才能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社会交往。

上述实践证明,只有师生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向、多形式的有效课堂对话,师生才能分享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感情、经验和观念,从而达到* * *知、* *乐、* * *进,实现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第五,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与之相对应的语文组织形式——小组学习被广泛引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但是在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形式。那么,如何让合作学习有效呢?

1,组建合理的合作团队。

建立合理的合作小组可以有效提高合作效率。如何形成?我觉得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别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也要考虑好、中、差成绩的结合。其次,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每个人都有相对重要的职责,如组织者、记录者、资料员、演讲者等。,并且经过一定的时间,角色要互换,让每个成员在不同的岗位上体验、锻炼、提高。

2、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内容。

(1)在理解课文有困难时,开展合作学习。

苏教版教材里有很多深刻的道理,对我们山区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很有挑战性。他们在独立探索中遇到困难很正常。但是,如果学生能够自己去阅读、去发现、去总结、去提炼,那么所获得的知识将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他们所感受到的、所想到的将会被长久地记住。在嫦娥奔月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村民们为什么这么怀念嫦娥?浅显的初读,说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赞美嫦娥的美丽善良和她乐于扶贫。对于《危难中的嫦娥》所揭示的人性之美,学生读不透,理解肤浅。这时候我设计了这个问题:“乡亲们,你们怀念嫦娥只是因为她美丽善良,经常帮助你们吗?“然后组织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合作、交流、探索。经过思想的碰撞,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嫦娥不仅美丽善良,而且在庞孟抢夺仙药的危难中勇敢足智多谋,使她匆匆吞下了仙药,留下了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这些情感体验都是学生在充分阅读、思考、合作交流中产生的。

②课堂上产生问题,就进行合作学习。

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整个过程要充满思考和敏捷。由于小学生思维方式、思维水平、认知能力和相关经验的缺乏,个人对一些教学问题的理解往往是有限的、片面的。学生理解问题的角度也不同。这时候可以考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小组内成员充分发表意见,通过有意义的协商和分享,取长补短,不断受到他人发言的启发,形成辩证统一的认识,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和理解新教材。我教莫高窟的时候,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质疑:“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位于...为什么用‘她’来指代莫高窟而不用‘它’?“对于学生参与学习的问题,我并不急于给出一个正确的解释,而是把小问题‘放大’,引导全体学生去探究。学生各抒己见。有人说“她”和“珍珠”两个字连用。有人说莫高窟的彩塑多为女性。有人说这是约定俗成——因为“祖国”“柳江”都是“她”所指。还有人说这个字印错了...在意见的交锋中,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敦煌莫高窟不仅有精美的彩塑、壮丽的壁画,还有重要的藏经洞。她精致、高贵、神圣,像一颗耀眼的珍珠,又像一个端庄美丽的女人。用“她”来指代她真的很合适。学生们不禁为他们的“伟大”发现鼓掌。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不仅进一步梳理了文章的结构和脉络,还对课堂上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完美的解释,完善了认知结构。

3.老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合作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说明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每一步怎么做,目的是什么。还要通过适当的演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采取讨论、举例、引证、实验、诊断、归纳、演绎等形式,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开篇段落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30至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