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有历史名人。

清代人物徐叔奎因一柱楼诗案而闻名,是清代最大的文字狱案。

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文字狱甚多,知识分子到处患文。徐树奎《柱上诗案》是清代四大文学狱之一。

案主徐树奎,生于康熙四十二年(1663),中干隆三年(1738),江苏东台县江南乡(今江苏省如东县栟茶镇)人。雄心勃勃的许绍曾把自己打造成状元。因为乡试后的卷子被礼部复试,是“逆阻之意”(试题“君臣有礼”,徐卷子有“礼君子自杀”一句),被暂停考试,被剥夺了济世的希望。徐在家乡建了一座读书楼,上面有中柱和横梁。他将其命名为“一柱楼”,并声称要鹤立鸡群。有人认为“一柱”是“朱义”的意思,隐含着“反清复明”的意思。许在此写了许多诗,其中有六卷《柱上诗》,有许多已经失传。徐死后,他的儿子徐怀祖“痛心先辈的可怜成就。”在徐的学生徐受发和沈的帮助下,他出版并在一个柱子建筑上刻了诗等作品,“因为到处都有许多刻书。”徐怀祖死后,徐树奎、孙旭的粮田以及前岔南乡地主蔡家树都卷入了这场争夺土地的官司。蔡羽举报了徐树奎的一首关于柱子建筑的诗的“违规”。许石天到东台县自首,蔡瑁也报了案。经过多次反复,清政府大学士阿贵、两江总督撒哉、江苏巡抚杨逵、江苏巡抚刘涌等官员下令调查。乾隆四十四年(1779),徐叔奎、徐怀祖被斩首,其子孙徐世田、徐世枢,学生徐守法、沈被斩首。徐家是奴才,家产当官。为徐叔奎立传的前礼部尚书侍郎沈德潜已经去世,也遭到革职、失传、砸毁、肢解;办理此案的江苏藩镇陶艺“谋反”,藩镇衙门的朋友颜路“有心除重案”,均被斩首,扬州知府谢启坤“懒”“拖”,东台知府涂跃龙被革职流放。举人受托为许的诗《百枝会流三千里》作后记。据阿桂等人的《乾隆奏疏》记载,徐的主要罪状有:一是在《一柱楼诗》中“白叫,不可胜数”,如“振明朝正堂,一举进京”,“重明朝,敢说天无心”,“老天心原在”,“真恨明朝毁衣掘巢”。二是“捏造诗词、讲稿等书籍,故以破坏吕留良事业的异端邪说引为证据”;三是将学生徐守法、沈分别命名为“守法”、“程卓”、“隐原发制”。“一柱楼诗”事件后,一柱楼变得稀缺。清光绪末年,徐宅将“栟茶城公立启秀二等小学堂”出售,为学校图书室、文书室。一柱楼位于栟茶镇钟石街启秀巷(现栟茶小学西侧斜对面),平面L型,朝北,三面回廊,院中种梅,湖石点缀,景色清雅。辛亥革命后,此案得到平反,并翻修了一座一柱式建筑。清末状元、民国第一任实业大臣张謇题写“古一柱楼”。1947那栋楼拆了,现在没了。它已经被多次拆除,原址已经成为居民区。